溫故而知新,順應時勢,迎難而上—東風日產20年!

2023-07-27     SUV大咖

2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有些人老了,有些人成熟了,有些人長大了。每一個人從小到老的過程中,有辛酸,有苦難,有快樂,而階段性的轉變,可以是一瞬間,也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除了人之外,其實社會、市場、時代都是如此,都會隨著發展而產生轉變。

中國汽車市場發展20餘年,它從成長逐漸轉變為成熟,同時因為社會需求的緣故,它也迎來更符合時代發展的產物—新能源。同樣的,東風日產的20年,它成長了。但卻因為新產物的出現,老實說,東風日產還未「成熟」,而這一個階段轉變,或者說需要順應時勢的當下,東風日產選擇了「再創業計劃」,順應國內汽車產業新四化浪潮,開啟全新征程。

溫故而知新

為什麼叫「再創業計劃」?熟知東風日產的朋友相信都知道,東風和日產的合作其實在當年並不那麼順利。

在初期,合資車企的概念剛剛萌生,由於是新的經濟體,一種新合作概念,東風與日產的相結合的過程便有著較大的談判難度,而談判的時間也長達三年,最終在2003年6月16日,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成立,在當天,第一款轎車「陽光」上市。

之後的三年,東風日產從「爬」到「走」,其實還算非常的順利,甚至是達到了「開門紅」程度,隨後東風日產花都工廠以及襄陽工廠竣工投產。短短三年的時間,品牌影響力以及生產力也已經有著紮實的基礎。

本以為會順利向上發展,但在2004年,中國汽車行業卻因為種種因素,汽車市場遭遇了滑鐵盧般下跌。對於剛成立三年,也還在起步階段的新型合資企業的東風日產而言,不僅是面臨著一個較大的考驗,也是一個需要突破的難關。

但好在的是,不管是東風還是日產,在達成協議之初便有著相同的目標,並且談判基礎也非常牢固。基於相同的理念,在2005年,雙方共同頒布的《東風日產行動綱領》,而這一份接近2萬字的行動綱領,也奠定了最廣為熟悉的「人·車·生活」的背景標語,從「合資」到「合心」,以務實、靈活和創新的姿態融為一體,形成具有鮮明個性和持久競爭力的獨特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東風日產行動綱領》的頒布,在當時其實是有著不少的質疑聲,因為這不僅是一個罕見的做法,更是需要極具膽識的做法。不過,從歷史來看,東風日產成功了。東風和日產一起完成了全新架構的構建,新模式的產能,完善供應鏈的布局,實現了現代化企業成功轉型。而這一舉動,也得到其他合資企業的效仿。

當然,這一切也並不是偶然,而是東風和日產雙方在困難中的共同探索,並且有著相同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而形成的景象。

完成轉型的東風日產,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在2008年,東風日產第100萬輛整車下線;2010年,第200萬輛整車下線;2012年,第300萬整車下線。東風日產成為了最快完成300萬產銷量記錄的合資車企,東風日產也隨著成為了國內汽車行業中的「大佬」。同時,在2012年,合資自主時代帶來,東風日產創造了「啟辰」,開啟二次創業。

此後,東風日產可以說如日中天,品牌影響力、價值以及產銷都在穩定的快速上漲,2015年,東風日產完成了年銷百萬的里程碑,2017年,再次創造了新的紀錄,第900萬輛整車下線,2022年,東風日產成為最快達成1500萬整車銷量的合資車企。

不過,即使在穩定快速的東風日產,依舊保持著突破和創新的初心,在2020年,東風日產發布了「企業文化2.0」,類似於《東風日產行動綱領》,但不同的是,此次的中心放在了客戶身上,以傳遞有溫度的企業形象,進而獲得客戶的良性回饋為基礎,支撐起企業可續發展的理念。

從這20年的歷史不難看出,東風日產的20年,幾乎被《東風日產行動綱領》貫穿,《東風日產行動綱領》帶來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對於企業的轉型,或者在需要突破和創新的時候,東風日產其實已經比別的合資車企更為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體制。當然,最重要的是,東風日產有著紮實的領導班底,先進的規模化生產模式以及完善的供應鏈服務布局。

因此,在當下電氣化轉型的時代,不僅需要的僅僅是轉型,更需要突破和創新。而結合東風日產的20年來看,東風日產不僅存在規模化上優勢,其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團隊、一個信念、一種聲音」的理念作為底氣,持續為中國汽車市場以及用戶帶來更優化的產品和體驗的初心。

順應時勢

從2017年開始,受到國家的政策推動,大批量的新能源車企湧入市場,擾亂了本應該成熟穩定的汽車市場,但往往市場的轉變是迅速的,到如今,新能汽車的占比已超30%。而作為市場的「打工人」,不少的傳統車企也在慌亂中選擇轉型。相比之下,東風日產看似不緊不慢,卻已經轉型中取了較為顯著成效。

在新能源萌芽產生之時,東風日產其實已經做好了轉型的準備,2018年8月27日,隨著東風日產第1000萬整車產量達成,同時軒逸·純電的下線正式開啟,這意味著東風日產正式開啟的一個新千萬產銷的新征程。2020年Ariya正式發布,東風日產正式以全新技術,全新產品,全新品牌態度以及全新品牌形象開啟新時代。

到2023年,超混電驅軒逸上市,超混電驅奇駿上市,再到啟辰大V DDi超混動上市,東風日產步入電氣化轉型第一階段。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雙超混車型供不應求,正式開啟與自主品牌主導的「混戰」。

每一年均有電驅化產品推出,東風日產在電驅化轉型起步已經領先了絕大部分的合資車企,而這也證明東風日產的先見以及對市場變化準確的判斷。並且根據目前的市場來看,不僅是產品的成功,同時更是意味著東風日產電驅化轉型起步的成功。

當然,在接下來的產品布局中,日產品牌在2026年前將推出7款電驅化車型,到2030年,80%的產品線將實現電驅化;啟辰品牌每年推出至少2款全新新能源車型。而在今年,首款插混車型和首款全新純電車型將會上市。

同時,英菲尼迪品牌在回歸東風日產體系後,也將會彙集平台與資源優勢,提升東風日產整體的產品競爭力以及為豪華產品市場提供更優化的電驅化產品。將實現,純電、超混電驅e-POWER、插電混動、氫燃料、燃油動力5維並行,根據用戶需求,市場需求,對產品進行疊代更新。

由此可見,東風日產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快速轉變下,成功的做出即時的反應,迅速的做出自我變革和有效調整。從緊湊型產品到中型車產品,從轎車到SUV,再到全新電驅品牌。除了彰顯了東風日產電驅化轉型的決心之外,隨著更多產品的布局,東風日產相比其他合資品牌甚至自主品牌,已經處於走在前端的位置。不過,這也得益於東風日產20年積累的強大實力以及豐富經驗底氣。

迎難而上

在20周年之際,東風日產憑藉著強大、紮實的造車功底以及豐富經驗的底氣,提出「從零開始」,「再一個東風日產」,實現「再創業計劃」以及打造「NI+」用戶品牌。豪言壯志誰都能說,但是敢做的卻沒有幾個,然而東風日產卻已經在路上。

從剛所說的往後電驅化布局便不難看出,其產品布局的時間以及密度已經充分說明東風日產「再創業計劃」,其將會以啟辰品牌作為代表,肩負「東風日產新能源」轉型重任,利用其年銷30萬台的體系能力,帶動以及成為東風日產第二增長曲線。同時,以及1500萬為基礎,對4S店體系、NCH體系、合伙人體系、超級APP體系,以創新營銷形式和人人營銷模式來提升整體的價值,提高用戶粘度。

同時,東風日產將會利用「NI+」用戶品牌,從「產品服務」、「車聯生活」、「車以外的生活」、「個人成長」四大板塊,再次強化用戶粘度,延長用戶生命周期,訴說全新的「人·車·生活」背景。

說到智聯、車聯,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在好多年前大家都說,都在做,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達到車聯生活等狀態。而這就其原因便是在用戶粘度上差距,相比之下,東風日產目前已經在線下網點覆蓋了92%以上的城市,擁有著超過400萬的車聯用戶,而日產智聯APP註冊人數約600萬。因此,從用戶粘度上來看,東風日產有著絕對的優勢和基礎。

其中,在產品服務方面,將提供基於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售後維保、二手車服務、增值業務等服務;在車聯生活方面,持續創新升級互聯體驗,通過車聯網、智能算法等技術,構建人、車、萬物互聯的智能移動世界;在車以外的生活方面,將通過多元商城、活躍車友社區等,連結品牌與用戶;個人成長方面,會和用戶形成成長培養計劃,將發揮提升用戶與品牌共創力的作用,激勵用戶成為品牌深度合作夥伴。

以「東風日產超級APP」平台,和線下的渠道為基礎,「NI+」用戶品牌也將會營造出「共享、共創、共生」的用戶運營生態體系,帶來更優質、更完整、更舒心的服務。

從「再創業計劃」以及打造「NI+」用戶品牌的提出不難看出,東風日產對於在注重用戶交流,強調用戶需求的思維上,從第一次創業之初便沒有改變,而這也是東風日產20年下來所積累的成果,時下也成為了其電驅化轉型最大的紮實基礎。並且,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過程中,東風日產不斷強化自身的產品以及品牌理念,提升價值,吸取經驗,以更好,更優質的方式來繼續東風日產未來20年的故事。

總結:

走過一個時代的東風日產,它需要從成長中轉變為成熟,這個轉變的過程,並不容易。相比20年前的挑戰,當下的難度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同時其產品內容,技術,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也完全不一樣。但有一點相同的是,東風日產依舊保持了20年前的初心,不破不立的精神、敢於自我否定的智慧、自我重塑的膽量而這一個初心也將會是東風日產走向更加「成熟」的關鍵要素。同時也相信,東風日產也會走上更高的歷史台階,迎來中國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人人熟知的東風日產的「人·車·生活」理念,也會迎來一個新的景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221b08cd8709a57ca86cf7f95e1bb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