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 · 64 修車在零公里

2023-11-10   馮曉暉

原標題:問道 · 64 修車在零公里

交給我們的,

你放心!

不找漢人修車的,

你是對的!

——※※※※※※——

前篇回顧

我和拋錨的老爺車被一輛重卡從西藏、新疆省界拖運到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縣城。

01 新藏公路零公里

從海拔5100米到1300米;從裹在羽絨睡袋中瑟瑟發抖到開著製冷空調;從就著冰紅茶咽下一塊干硬的煎餅到吃著拉條子啃著大塊羊肉,昨日就像從煉獄逃回人間。一天的經歷也讓我精疲力竭,到了司機阿卜杜介紹的旅館後,倒頭就睡。

一覺醒來已是上午九點多。十點到停車場,等待維吾爾族車主過來。昨晚約好早上八點見面,對新疆人而言,他們說的八點就是北京時間十點。我蹲在油污遍地的停車場裡等了兩個小時,車主買買提才施施然地出現。他叫來了一輛吊車,把我的車從平板上吊下來,那一刻,覺得這老傢伙挺悲壯的。

十二點半,司機阿卜杜介紹的修車師傅來了,還帶著幾個朋友。他們挺熱心的,檢查後認為,車的問題可不簡單,絕非換兩個零件就能搞定的事兒。很可能沖缸了,必須要拆發動機。

這可真把我嚇著了,不知要花多少錢,還有沒有維修的必要。師傅說他們沒有時間修,要介紹另一個師傅給我。我更緊張,這不是被倒賣了嗎?

一位年輕的師傅用不流利的漢語說,不是不能幫我修,而是這位大師傅姐姐的孩子,昨天游泳後找不到了,他們必須去幫忙。遇到這種事兒還能來赴約,讓我說什麼好。他們提出,把我的車拖到朋友的修理廠,算是幫個忙。維吾爾族兄弟們,很實誠。

於是我的車被一輛北京吉普拽著,上了葉城的大街。走著走著,就看到一座挺古怪的門口,上面有個大大的水泥塑的圈圈。門樓兩側有幅對聯,字寫得挺丑:

天路零公里,

崑崙第一城。

原來那個圈圈是數字「0」,這裡就是新藏公路零公里的起點。到此我的西藏之旅全部結束。被人拖著穿過零公里大門,可謂丟盔卸甲,狼狽不堪。

02 大卸八塊

修車的地方在一個院子裡,一排小鋪子,人也不多,停的車也不多。到這裡我就放心了,越是這種地方,越不會太宰人。修車的師傅也都是維吾爾族人,我覺得在這個修車場裡,我不僅是唯一的漢人,我這輛車也是唯一的漢人開的車。

接下我的活的修車師傅名叫艾尼瓦,長得特別像某個老東歐電影中的游擊隊員,消瘦、謝頂、眼睛突出而閃亮。他少言寡語,叫來個小徒弟開始拆車,他卻不見了。

眼看著自己的車被拆解是件很扎心的事兒,就像是你的愛人當眾被人扒光,大卸八塊。而且所有的拆車都是一個模樣,你永遠見不到一個熟練工,都是那種一邊探索嘗試,一邊粗暴著拉扯。你會相信,這些東西拆下來再裝回去,地上會多出幾個零件來。

好一會兒我都不忍心看下去,到一旁去發獃。直到艾尼瓦師傅回來,拆解的速度才加快,饒是如此,也花了兩三個小時,我也見識到自己家汽車氣缸是個什麼模樣。

很慘,我都奇怪,毀成這樣的車是怎麼翻越青藏高原的。汽缸墊被沖了,缸蓋氣門壞了,正時皮帶已經爛得一塌糊塗,在成都4S店花了那麼多錢換的節溫器又壞了,水泵也壞了,等等等等……看著這堆破爛我一直在想,這車當廢鐵賣,還能換回來幾個錢。

艾尼瓦告訴我,拋錨的直接原因是控制發動機進氣、排期的正時皮帶撕裂了。由於正時皮帶老化、脫齒,造成發動機無法有規律開合而熄火,最終出現活塞頂氣缸,汽缸墊沖壞等一系列問題。

我問艾尼瓦師傅,難道這麼多問題都是正時皮帶造成的?艾尼瓦認為,車老了,但不至於這樣。在成都4S店修車的時候,就可以發現這些問題,壞掉的節溫器和水泵就在正時皮帶旁邊,修車的人一眼就能發現這些問題。他很奇怪,為什麼沒給修?

記得在成都的時候,修車的小伙子只是說水箱有點輕微漏水,沒提這些事情。難道被人忽悠了嗎?不一定,我覺得真正的原因是這部老賽歐,它年紀大了,機能退化,沒有爬上青藏高原的能力,我卻強迫它做出力所不能逮的工作。我沒有吝惜它,我的駕駛作風過於粗暴,總是油門踩到底,支離破碎的道路上橫衝直撞,逼著它爆發出最大的潛力,也燃盡了它的生命。

故障檢查完畢,艾尼瓦掏出手機翻找了好一會兒,又打了幾個電話,就在一張紙上寫出列表。這張表中除了阿拉伯數字,我不認得一個字。一眼看去,要換的東西足六七項,我的汗下來了。準備不要這輛車,當廢品賣了。

再一定睛看總價,才500多?加手工費1000?怎麼可能呢?我問了兩遍,得到肯定的答覆。依然覺得不可思議,用了幾個小時將車開膛破肚,就算是裝回去,工時費要多少?我敢肯定,在九江即便是找熟人也不止這個價錢。之前我給自己的限額是3000塊,高於這個數就把車賣了。

03 關於葉城

葉城沒有配件,那些列表里的東西都需要從喀什發過來。艾尼瓦師傅說,可能一天,也可能兩天,配件到了就能修好。

那就等唄,這期間隨便逛逛葉城。葉城是個挺大的縣城,看上去比拉薩還大。很廣闊,地勢平坦,海拔只有1300米。和所有的西北城市一樣,到處都是灰濛濛。或許是因為有太多的大貨車從新藏線的零公里出發、返回。

雖然大貨車在隆隆作響,但葉城是個安寧的城市,這裡的消費水平不高,東西都很便宜,與千里之外的阿里形成巨大的反差,甚至低於九江的物價。在商店裡我經常困惑地看著標籤:為什麼這些從上萬公里內地運來的貨物,價錢比產地還低?

葉城,一家輪胎店

葉城的安寧是從內而外的,外表更加明顯。所有小區、高層建築、機關、加油站等等,不僅都有高大的 wall,圍牆上架著 barbed wire,大門前都有粗大的鋼管製成的鹿砦。街道上總有 armored vehicle 在來回開行。怪不得本地人說,葉城的治安,好得沒法形容。

據說,葉城以前很小。當地的發展得益於兩個。其一是新藏線的運輸,尤其是國家對後藏加大投入後,所有物資只有從這裡裝車,運入阿里。其二是國防,葉城的戰略價值可想而知,這方面就不展開講了。

再說一下新藏公路,以我的看法,道路質量代表一個省的經濟實力。川藏線的四川段遠遠好於西藏段,從川入藏就特別明顯的感覺。令我感到奇怪的是,219國道,全西藏段質量極好,進入新疆後卻一塌糊塗,甚至你會覺得,這是一條被拋棄的道路,幾乎看不到被維護的痕跡。

為什麼會這樣?維吾爾族司機對我抱怨過,不提也罷。

葉城,賣瓜的少年

04 價值減半

第二天,我熬到下午,趕往修車廠,車已經修好了。我試開後感覺比以前好得多,那些嘎吱嘎吱響的聲音再也沒了。想想也真是怪自己,一路過來車的狀況越來越差,不停地發出異響,倒車幾乎沒了動力,我卻置之不理,一味著胡沖亂闖,最終差點把自己害死。

這匹老馬,為什麼偏偏在死人溝里撂挑子?難道是對我虐待它的報復?

艾尼瓦只收一千塊,我一時高興,又換了火花塞、機油,結果又加了四百塊。換火花塞時,艾尼瓦還好心地說,這是原裝的火花塞,好像沒必要。我一揮手:換!

我的消費邏輯是有點問題。維吾爾族兄弟們的生意技巧也是高明,一開始都是特別實在,你會覺得對方根本沒賺錢,於是你滿不在乎,結果呢……換機油和火花塞,艾尼瓦可沒少收錢。

我和艾尼瓦

我想起那位因為姐姐孩子游泳失蹤,沒時間給我修車的維吾爾族兄弟,他見到我後很開心地用不大流利的漢語說:「你放心,我有很多漢人好朋友!交給我們的,你放心!不找漢人修車的,你是對的!」

不知道那位兄弟後來找到外甥沒有,我記得他爽朗的笑容。他說的沒錯,不找漢人修車,我是對的。

本次連帶拖車、修車費用,合計3100元,加上在成都、拉薩的兩次修車,《問道》之旅的車輛維修費已達到5500元。出門前,有人對我這輛老爺車的估價是一萬元。超過十年的從車修一次價值減一次,本次維修後,這老傢伙最多值5000塊。

後記

本文沒有葉城街道的照片,還用了幾個英文單詞,去過那邊旅遊的朋友能理解是為什麼。

《問道》之旅全程大約1.5萬公里,從新疆、西藏省界到喀什葉城的這段近700公里路段,我和車都在坐車,因此後來我說自駕1.4萬公里,這樣的說法比較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