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是擁立漢文帝的功臣,因何落得卸磨殺驢的下場?

2022-07-27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周勃是擁立漢文帝的功臣,因何落得卸磨殺驢的下場?

呂后駕崩後,侄子呂祿和呂產分別把持朝廷軍政大權,野心勃勃「欲危劉氏」,篡奪劉氏江山,建立呂家王朝。陳平枉為帝國丞相,卻無權處理政務。太尉周勃名義上是漢廷最高軍事長官,卻被二呂排擠得「不得入軍門。」

周勃與陳平密謀策劃,在一批對劉家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支持下,將呂氏勢力一網打盡,並將皇位這個大桃子敬獻給時任代王的「仁孝寬厚」的劉恆。

劉恆被朝臣「共尊立為天子」後變身漢文帝,採取胡蘿蔔加大棒政策,賞賜分封功臣同時,也對以周勃為首的重臣警告打壓,甚至對周勃殺氣騰騰舉起屠刀。

周勃因何落得卸磨殺驢的下場?

(陳平)

(一)開國元勛

周勃出身低微,「以織薄曲(養蠶器具)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為生。他在秦末預備役部隊中,以善於拉強弓著稱。參與劉邦起事後,他充分發揮這一特長,替劉邦衝鋒陷陣,隨沛公南北征戰,攻城略池,一口氣「至咸陽,滅秦。」

劉邦被項羽封為沛公後,「賜勃爵為威武侯。」周勃隨劉邦入漢中,還定三秦,在楚漢戰爭中屢建奇功。

漢建,他先以將軍身份「從高帝擊反者燕王臧荼」,憑戰功「賜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絕。食絳八千一百八十戶,號絳侯。」又隨劉邦平定韓王信和陳豨叛亂,勞苦功高。

樊噲被任命為燕國相國,率軍平定燕王盧綰叛亂。劉邦聽信讒言,採用陳平計謀,借傳詔機會把周勃暗藏在馬車中。周勃抵達樊噲軍營後,褫奪樊噲軍權,率部討伐盧綰叛軍,立下赫赫戰功。

周勃平定燕國叛亂後,劉邦駕崩。周勃繼續忠心耿耿,以列侯身份輔助漢惠帝。

(樊噲)

(二)重厚少文

衝鋒陷陣,攻城拔寨,周勃的確是好手。他性格質樸剛直,忠厚穩重。劉邦始終將其視為可以囑託大事的人才,甚至留下「日後能使我劉氏江山安定的人,必定是周勃」的神奇預言。

但是,周勃因出身微賤而「不好文學」,對讀書人不夠尊重。他每次被迫召見儒生和遊說之士時,總是大大咧咧端坐主座,頤指氣使命令客人們:「有話快說!」弄得客人們很是尷尬。

周勃因擁立漢文帝勞苦功高,漢文帝投桃報李「以勃為右丞相,賜金五千斤,食邑萬戶。」作為丞相正職,周勃卻無法回答漢文帝「全國一年審理多少案件」和「全國每年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這樣的簡單問題,在金殿上出盡洋相,「汗出沾背,愧不能對。」

漢文帝有意敲打周勃,是因周勃自恃擁立有功,又時常以沒有文化的大老粗自居,很有些不把漢文帝和群僚放在眼裡的意思。有些大臣諷諫漢文帝身為帝王,無需對周勃如此謙恭,以免周勃狂得沒邊兒。於是,漢文帝才準備了這麼一出敲打周勃。

周勃退朝回家後,親信中的文化人得知此事後點撥他:「您誅滅諸呂,擁立代王,威震天下。別看您現在『受厚賞,處尊位』,只怕很快將大禍臨身!」周勃如夢方醒,「亦自危,乃謝請歸相印。上許之。」

(三)被迫離京

周勃辭相年余後,陳平病逝。漢文帝因開國元勛中倖存者已寥寥無幾,便再次起用周勃為相。周勃頭腦簡單,欣然就任。

當時,列侯大多居住在長安,他們的糧食供給全靠官府組織人力物力運送至京城,給朝廷帶來不少額外負擔。漢文帝意欲革新除弊,詔令在京所有列侯回封國生活。列侯們唯恐離開京城後信息不靈、地位難保,都找出各種藉口賴在京城。漢文帝屢次暗示周勃帶頭返回封國,為群僚做個表率。周勃卻不知文化水平太低聽不懂,還是有恃無恐裝糊塗,對詔令置若罔聞。

漢文帝沒轍,只好開門見山叫醒裝睡的周勃:「朕數日前詔令列侯離京回封國,很多人找藉口賴著不走。您是朕的心腹股肱,必須起到表率作用!」話說道這份兒上,周勃無法再裝聾賣啞,在被漢文帝免除丞相職務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到封國。

(四)死裡逃生

周勃認定漢文帝是在卸磨殺驢,唯恐慘遭不測,便把增封受賜的財物全部送給漢文帝的舅舅薄昭,以便隨時打探消息。在封國期間,每逢郡守與郡尉例行巡行各縣至絳縣時,周勃總在懷疑他們是奉漢文帝詔令誅殺自己,於是身披鎧甲,率家人全副武裝接見他們。「其後,人有上書告勃欲反」,證據便是他私自擁有並公開使用鎧甲。

漢文帝立即指示廷尉將周勃逮捕歸案,帶回長安作為大案要案審理。

周勃被嚇破膽,不知如何為自己答辯,隨時遭獄卒羞辱。經人點撥,他才拿出千金賄賂獄卒並向他討教。獄卒還算有良心,在牘板背面寫上「以公主為證(周勃長子之妻為漢文帝女兒)。」這幾個大字周勃好歹還認識,一面令兒子找媳婦幫忙說情,一面咬緊牙關申訴絕無反叛之心。

此時,薄昭起了重要作用。他反覆在姐姐面前為周勃說好話,力證周勃清白。於是,皇太后在漢文帝朝見時,氣得取下頭巾砸兒子:「絳侯曾身系先皇印信,統率京城衛戍部隊!他不在那時謀反,反而在身居一個小縣時謀反,你腦袋進水了!」

漢文帝此前已研究過周勃的口供,又見母后大發雷霆,估計周勃已經被收拾得服服貼貼,「於是使使持節赦勃,復爵邑。」

周勃獲釋後,立刻回到封國夾緊尾巴老實做人,「孝文十一年卒,諡曰武侯。」

(五)無知無畏

劉恆八歲被封代王,遠離政治漩渦,潛心治理封地。周勃與陳平剿滅諸呂后,派使者接他至長安繼承皇位。劉恆滿腹狐疑,在與群臣商議和占卜後,終於決定帶六個心腹下山摘桃。

周勃與陳平等官員在渭橋迎接劉恆行,並以臣禮參拜。周勃跪送天子玉璽,劉恆最終答應繼承皇位。他先任命心腹接管皇宮警衛部隊,繼而封賞群臣。一切理順後,漢文帝瞄上了趾高氣揚的周勃。

陳平情商極高,藉口周勃擁立之功遠甚自己,力薦周勃出任右丞相,自己做個副職輔助周勃。周勃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為別人擋槍子,當仁不讓出任右丞相,導致當眾出糗;第二次復職後,依然懵懵懂懂視漢文帝的詔令為耳旁風。因此,不怪漢文帝心狠手辣,實在是周勃不知何謂急流勇退!

周勃不知激流勇退的根源,全在於他致命的短板「不好文學」。周勃即便不知春秋時文種兔死狐烹的下場,不懂范蠡功成身退的智慧,也該對老戰友韓信等異姓王命喪九泉的原因心知肚明!所以,周勃的無知者無畏,為後人生動演繹了一句話:「沒文化,真可怕!」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1b89238452acaea6e0f8c836f8a4f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