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失眠抑鬱焦慮||天津情緒障礙 試試這8種方式,助你早日走出抑鬱

2023-02-27     天津河北安怡醫院

原標題:天津失眠抑鬱焦慮||天津情緒障礙 試試這8種方式,助你早日走出抑鬱

天津河北安怡醫院是一家以精神與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集診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為一體的二級精神心理專科醫院。醫院構建了完善的臨床心理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門診部設立精神科、內科、中醫科、睡眠門診、抑鬱症診療門診、中醫精神科、心身障礙科、心理康復科、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中心、腦功能檢查與治療中心等多個專科與亞專科。住院部開設男病房、女病房,和開放式家庭病房,配備空調、電視、冰箱、無線網絡和24小時熱水,獨立衛生間。開展了個體、團體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設有心理諮詢門診、心理熱線、網絡諮詢等多種諮詢方式,幫助人們解決在戀愛、婚姻、就業、升學、工作、離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礙;開展系統的精神康復治療,採用藥物治療、心理疏導、社會服務、工療、農療、娛療、體療和生活自理、職業技能、社會適應能力訓練等綜合精神康復措施,使心理創傷較重的和正在恢復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進了健康,減少了精神的衰退與疾病復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70多億人口中約有3億抑鬱症患者。在美國,抑鬱症的終生髮病率高達20%,也就是說,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會遭受抑鬱症困擾。

但礙於醫療水平和認知的差異,在眾多經濟水平落後的國家,抑鬱症患者並不願承認病情且很難得到正規治療。

1

抑鬱症的早期症狀表現

抑鬱症在很多人眼中是「矯情病」,可對患者來說,卻是如臨深淵。抑鬱症早期通常有以下表現,及早發現並接受正規治療,治癒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01

早醒等睡眠障礙

幾乎每一位抑鬱症患者都有失眠這一症狀,其中最為典型的表現是早醒,患者往往提前2—3小時醒來,且醒後不易入睡。

02

不明原因的軀體症狀

抑鬱症患者通常會有胸悶氣短、食慾減退、便秘、肢體疼痛、軀幹疼痛、頭痛、性慾減退、便秘等症狀表現,但對症治療時卻往往檢查不出產生不適的身體部位有任何病變。

03

心境低落

抑鬱症患者普遍以消極悲觀的心態看待事物,對生活壓力不堪重負,長期被絕望、焦慮、悲傷等負面籠罩。雖然健康人也有抑鬱情緒,但不同的是健康人只有在面臨打擊時才產生抑鬱情緒,且能很快從抑鬱情緒中走出。當抑鬱情緒持續超過2周時,就要警惕是否為抑鬱症了。

04

難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抑鬱症患者通常表現為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難以集中精力、行動遲緩、對任何事物提不起興趣,漸漸發展為難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05

過分貶低自己

抑鬱症患者往往有著極低的自我評價,常常否定自己的價值,甚至帶有強烈的自責和內疚,認為自己是親友的負累。通常,抑鬱症患者的自殺傾向也是由此產生。

2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有如下幾點

01

抑鬱心境

這是抑鬱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徵,輕者心情不佳、苦惱、憂傷,終日唉聲嘆氣;重者情緒低沉、悲觀、絕望,有自殺傾向。

02

快感缺失

對日常生活的興趣喪失,對各種娛樂或令人高興的事體驗不到樂趣。輕者儘量迴避社交活動;重者閉門獨居、疏遠親友、杜絕社交。

03

無明顯原因的持續疲勞感

輕者感覺自己身體疲倦,力不從心,生活和工作喪失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者甚至連吃、喝、個人衛生都不能顧及。

04

睡眠障礙

約有70%~80%的抑鬱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礙,患者通常入睡無困難,但幾小時後即醒,故稱為清晨失眠症、中途覺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後又處於抑鬱心情之中。伴有焦慮症者表現為入睡困難和惡夢多,還有少數的抑鬱症患者睡眠過多,稱為「多睡性抑鬱」。

05

食慾改變

表現為進食減少,體重減輕,重者則終日不思茶飯,但也有少數患者有食慾增強的現象。

06

軀體不適

抑鬱症患者普遍有軀體不適的表現。患者常檢查和治療不明原因的疼痛、疲勞、睡眠障礙、喉頭及胸部的緊迫感、便秘、消化不良、腸胃脹氣、心悸、氣短等病症,但多數對症治療無效。

07

自我評價低

輕者有自卑感、無用感、有無價值感;重者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有強烈的內疚感和自責感,甚至選擇自殺作為自我懲罰的途徑。

08

自殺觀念和行為

這是抑鬱症最危險的行為。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患者常選擇自殺來擺脫自己的痛苦。

09

其他

老年抑鬱症患者還可能有激越、焦慮、性慾低下、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如果你有持久的心境低落並伴有上述3種症狀,持續兩周以上,排除其它疾病後,便可斷定為抑鬱症。我們不妨用上述表現對照檢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然後作出是否存在心理疾患的判斷。

3

抑鬱症治癒其實不難

據調查,有80%的抑鬱症患者在接受系統治療後病情有明顯改善,20%的患者在治癒後沒有復發。在抑鬱症患病早期即發現並接受正規治療,可以大大提高治癒率並降低復發可能。

抑鬱症就像感冒一樣,治癒它其實不難,難的是放下成見,看到抑鬱症患者的需要。然而抑鬱症患者就醫率卻不足10%,這其中還不包括大量未接受治療的抑鬱症患者。

八種方法,應對抑鬱——

以下八種積極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你。

01

認識並克服你嚴重的自我攻擊行為

抑鬱通常伴隨著一種批判和自我毀滅的心態,這種心態會打擾我們,讓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分心。

當人們情緒低落時,人們往往會接受這種消極的自我虐待。許多人沒有意識到這種「自我濫用」的觀點實際上是一個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敵人的聲音,並稱之為「內心深處的批評之聲」。

這種破壞性的思維過程會加劇抑鬱,所以我們需要識別並征服內心的批判聲音。

我們可以把這些破壞性的想法想像成「流感病毒」。當他們告訴你不要追求你的目標,孤立你自己,或者放棄你最喜歡的活動時,不要聽這些「消極的聲音」,這會讓你自己的聲音更有力量。

當你注意到這些消極的想法和態度比你更現實和積極的思維方式更強大時,有必要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待它們。

問問你自己,對於有過同樣經歷的朋友或家庭成員,你會有如此殘忍的想法嗎?

通過同情你自己,並意識到這個內在的聲音是一個敵人,你可以開始更清楚和現實地看到你是誰。

02

想想會讓你生氣的事情。

儘管有些人認為抑鬱是一種持續的悲傷或疼痛加劇的狀態,但有些抑鬱狀態可能是麻木的——缺乏感覺,這會削弱所有的興奮,扼殺你感受快樂的潛力。抑制或切斷情緒可能是對一些不舒服感覺的防禦。許多抑鬱的人實際上是在掩飾他們的憤怒,並將他們的憤怒轉向他人。

憤怒可能是一種不可接受的感覺,因為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經常被告知憤怒是不好的,我們被告知要表現好,而不是發脾氣或打架。

但是憤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通過承認、接受或討論你的憤怒,你不太可能把它變成一種負面情緒或者讓它把你引向抑鬱

03

積極的參加運動

當你感到沮喪時,你的能量水平會急劇下降,但是當你感到沮喪時,你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不起床。

抗抑鬱運動已被普遍接受。每周鍛鍊五天,每天20分鐘,可以讓你情緒上感覺更好。

鍛鍊增加大腦的神經可塑性,並釋放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神經化學物質,這有助於改善你的情緒。即使你只是出去散步,和你的孩子玩遊戲,或者去健身房,你也可以改善你的感覺。

04

不要孤立自己

當你沮喪的時候,你可以「傾聽」一些讓你獨處的想法,保持安靜,不要用你的問題去打擾別人。這些想法應該被視為「流感病毒」,它會影響你的心理健康。

別聽他們的。

當你心情不好時,即使你感到尷尬,告訴你的朋友或表達你的情況可以減輕你的負擔,並開始結束你的不快。

談論你的問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或自憐的行為。朋友和家人,尤其是那些關心你的人,會很高興知道發生了什麼。

即使是將自己置身於社交氛圍中的簡單行為也能提升你的精神。

去一個人們可能和你有相似興趣的地方,或者甚至去公共場所,比如博物館、公園或購物中心,在那裡你可以享受不同的感覺。

永遠不要讓自己沉溺於自己與眾不同或比別人更差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你的抑鬱並不意味著你是誰,也不意味著你不如別人。

05

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抑鬱情緒會是我們最難忍受的情緒狀態之一,因為抑鬱情緒的本身會破壞你的意志力,從而影響你從事你曾經喜愛過的活動。

屈服於這種昏昏欲睡的狀態,會更加加重你的抑鬱感覺,而在你的生活中保持活躍,追求任何你感興趣的東西,你將重新點燃你的火苗並讓你站在自己的這一邊。

雖然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你要把你最喜歡坐在沙發上的時間去強迫自己散步,做飯或給朋友打電話的時間。

如果以前曾經抑鬱過,那就做能讓我們感覺變好的事情。過去對我們有效的應對策略可以作為首選方法,但這些方法要健康,而不是通過諸如酒精以及非法藥物類來完成。

06

看一些有趣的東西

這種方法可能看起來很愚蠢或者太簡單,但是任何能讓你笑的事情都可以讓你的大腦相信你是快樂的。

如果你認為抑鬱是你內心的一個關鍵聲音,並讓你感覺不好,那麼你有自己的技巧來對抗抑鬱:播放你最喜歡的喜劇,看有趣的電影或讀小說。不要認為這些行為只是分散注意力,它們實際上是提醒你的大腦你可以再次感覺良好的有效工具。

07

不要因為感覺不好而懲罰自己

在這種抑鬱狀態下感到尷尬或自我厭惡只會增加你的症狀,阻止你尋求幫助。

你對自己的批判性想法會讓你失望,影響你的自我感覺。

在這些困難時期,重要的是袖手旁觀自己,對自己有同情心。你可以好奇、開放、接受和愛自己,這是一種更合適的態度。

請記住,抑鬱症及其反應非常普遍,有許多方法可以緩解它。這只是一個認識到你感覺不好並為你找到正確治療方法的問題。

08

積極接受心理諮詢的幫助

心理諮詢是幫助人們擺脫抑鬱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感覺不好,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當你意識到自己有一個似乎無法解決的問題,並向諮詢師尋求幫助時,沒什麼好羞愧的。

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的行為,與諮詢師交談是一種健康且富有成效的行為,每個人都會從中受益。了解你痛苦的根源可以幫助你識別和對抗你內心的批評,從而真正減少它對你生活的影響。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文字、圖片、視頻或其他內容涉及侵權或違規,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修改,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18c13543daa0333253e68822c42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