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後嗅覺味覺遲遲沒有恢復,怎麼辦?

2023-01-02     壹讀

原標題:新冠感染後嗅覺味覺遲遲沒有恢復,怎麼辦?

聞不了鯡魚罐頭的壹讀君 | 謝馮輝

近日,失去嗅覺味覺的症狀開始影響大批感染者,不少網友表示,這比連續高燒更難熬的,吃啥啥沒味,聞啥啥也聞不著,就連媽媽做的菜也失去了熟悉的味道。

甚至都轉陰好幾天了,嗅覺味覺都還沒恢復。

那麼,新冠到底是如何帶走嗅覺味覺的?什麼時候嗅覺味覺才能恢復?

失去嗅覺味覺的背後

一個「好消息」:並不是所有新冠感染者都會失去嗅覺和味覺。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盧洪洲教授牽頭,聯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舒易來主任以及德國、法國等國際專家的一項研究表明,有嗅覺或味覺改變的新冠患者約占 41%,其中中國、德國和法國患者嗅覺或味覺障礙的發病率分別為 32%、69%和 49%。

但是,新冠失去嗅覺和味覺的機制尚不明確,部分研究認為新冠會失去嗅覺和味覺,可能是病毒感染導致嗅覺神經以及味蕾的支持細胞受損,所以造成嗅覺味覺喪失。

有專家表示,新冠病毒導致的嗅覺障礙的機制可能有以下幾種:

  • 急性感染引起鼻腔黏膜腫脹,阻礙氣味分子與嗅覺受體結合;
  • 病毒感染導致嗅覺受體和嗅束數量減少、嗅覺受體纖毛缺失;
  • 嗅上皮被呼吸道上皮取代或大量瘢痕化;
  • 病毒的嗜神經特性導致其沿嗅通路侵犯至嗅中樞。

病毒的嗜神經特性導致其沿嗅通路侵犯至嗅中樞。

這種失去嗅覺味覺的症狀通常是暫時性的,在康復後一周到一個月左右,就會慢慢恢復,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感染後 12 個月內仍出現持續的嗅覺喪失。

12 月 21 日,來自美國杜克大學、哈佛大學等高校的聯合研究團隊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 Sciecn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揭開了「新冠感染後長期嗅覺喪失」的謎底。

圖為感染新冠長期喪失嗅覺的研究|圖源參考資料[1]

該研究採取了活檢的方法,分析了從 24 例活檢中收集的嗅覺上皮樣本,其中包括 9 名出現持續性嗅覺喪失的 PASC(COVID-19 急性後遺症)患者。樣本被設置成了兩組,一個是沒有感染新冠的健康對照組,另一個是感染新冠後沒有嗅覺問題的對照組。

通過與正常嗅覺的對照組相比,長期嗅覺喪失組的嗅覺上皮中,出現了特異性 T 細胞亞群的富集,成熟嗅覺神經元的數量出現明顯減少;另一個變化是長期嗅覺喪失的患者體內以 CD163 為標誌的抗炎 M2 巨噬細胞顯著減少,這也是促炎信號持續存在、嗅覺神經元修復過程被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為長期失去嗅覺者 T 細胞浸潤|圖源參考資料[1]

這些發現表明:在新型冠狀病毒入侵後,炎症反應在嗅上皮中持續存在,對嗅覺神經元進行持續的免疫攻擊,導致「脆弱」的嗅覺神經元數量持續減少,從而致嗅覺長期性喪失。

其實,除病毒感染以外,文獻研究顯示有 200 余種疾病和 40 余種藥物可導致嗅覺障礙的發生,頭部外傷、上呼吸道感染、鼻腔鼻竇炎症性疾病和特發性嗅覺障礙是臨床就診患者嗅覺障礙的主要原因。部分嗅覺障礙患者同時伴有味覺障礙,其味覺功能的損傷程度與病因有關。

圖源廣東省中國醫藥

嗅覺和味覺是人類重要的生理功能。正常的嗅覺和味覺可以起到識別、報警以及增加食慾的作用。喪失嗅覺和味覺,除了會對人的情緒產生影響外,還會影響營養食物攝入,也會給生活造成諸多不便,影響社會交往,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

那麼,如果新冠感染後的嗅覺味覺遲遲沒有恢復,我們該如何做?

首先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口服維生素 A、維生素 B1 對嗅覺障礙恢復也有一定輔助效果;另外,也可嘗試在日常食物中添加香草和香料,比如辣椒、檸檬汁等,但對於同時伴有腹瀉或胃腸道功能不良的患者而言,建議謹慎使用。

圖為倒檸檬水|圖源溫州新聞網

也可以多聞聞強烈的氣味的方式來「鍛鍊」自己的嗅覺。

一項針對 140 名嗅覺喪失患者的研究發現,連續兩個月每天兩次聞至少 4 種氣味(包括檸檬、玫瑰和桉樹)可以顯著改善受試者的嗅覺。當然,常見的氣味濃烈的香料也可以嘗試。

圖為通過聞氣味來「鍛鍊」嗅覺|圖源參考資料[3]

有網友真是小機靈鬼兒,他們沒有用常見的香料等,而是搬出了讓人聞風喪膽的鯡魚罐頭,打算以毒攻毒,還拍了測試視頻,不少人看到後都表示想試試。

但老實說,得慎重,因為鯡魚罐頭真的很刺激。

超臭的鯡魚罐頭

作為世界上最臭的食物之一,鯡魚罐頭是瑞典乃至整個北歐的傳統食物。

它是一種將處理過的鯡魚裝入罐頭中任其自然發酵而成的散發著惡臭、味道偏酸的罐裝食品。每年 8 月中旬,罐頭裡的鯡魚變得黏稠多汁,罐頭中的氣體也因為鯡魚發酵而膨脹,把罐頭撐得鼓鼓的,這就代表鯡魚已經腌熟,可以上市了。

圖為鯡魚罐頭|圖源梨視頻

鯡魚罐頭最大的特點就是其無處不在、難以消散的惡臭。

據日本的Alabaster儀器測量,鯡魚罐頭的臭味數值甚至達到了 8070Au,而我們所熟知的臭豆腐臭味數值只有 420Au。就是說,把人臭吐,鯡魚罐頭是認真的。

既然鯡魚罐頭這麼臭,看起來也不好吃,為什麼還要生產它們?

一是原料豐富。

鯡魚罐頭的原料主要是鯡魚,其中以大西洋鯡為主,可以稱得上是地球上資源最為豐富的魚類之一,很早便成為了當地漁民捕獵的重要目標。歷史表明,食用鯡魚是歐洲沿海國家的重要傳統。同時, 鯡魚中的含鐵量是魚類中最高的,它還含有核酸、大量的維生素 A 和鈣等營養元素,是重要且有營養的食物資源。

圖為博主被鯡魚罐頭熏到想yue|圖源Bilibili博主李白給視頻截圖

二是腌制鯡魚有一個獨特之處——自然發酵,可以極大的減少對鹽的消耗。

因為漁民們出海捕得的鯡魚太多,一下子吃不完,又不能浪費,只能採取腌制的方式,方便長期食用。但在當時,鹽屬於十分昂貴的佐料,漁民們為了節約成本,就只在開始腌制的時候用鹽水煮了一下鯡魚,之後便將其放在罐頭裡自然發酵,最終變成了奇臭無比的鯡魚罐頭。

據記載,這套腌制鯡魚的工藝已經流傳了近 300 年,這種臭味兒也逐漸成為了北歐人共同的味覺基因,成了生活中無法割捨的美食。尤其在8月的第3個星期四,瑞典人還會專門為品嘗鯡魚罐頭而舉行派對。

事實上,當地人吃鯡魚罐頭並不是只會像我們一樣直接開罐頭品嘗。

在瑞典、荷蘭等國,吃鯡魚罐頭最講究、最地道的吃法是提起魚尾、豎起脖頸,直接吞下。根據腌制的口味的不同,鯡魚也可以和燕麥片、酸奶、脆麵包以及馬鈴薯等搭配,佐餐多種多樣。典型的瑞典菜做法就是用一塊 Kavli 薄脆片做餅底 (可先為餅底塗上牛油),在 Kavli 薄脆片放上鯡魚罐頭肉,再塗上酸奶油,放上土豆及洋蔥,最後再拿一塊 Kavli 薄脆片蓋上。

圖為瑞典菜鯡魚罐頭做法|圖源大口吃遍北歐視頻截圖

當然,大家把挑戰鯡魚罐頭當作一樂就好,以毒攻毒的強烈刺激味覺嗅覺的方法並不可取,甚至會加重病情。長期失去嗅覺味覺一定要選擇及時就醫。

畢竟新年將至,面對一大桌子的美味佳肴,沒有嗅覺味覺將會是「多麼痛的領悟」。

參考資料:

[1]Finlay JB, Brann DH, Abi Hachem R, Jang DW, Oliva AD, Ko T, Gupta R, Wellford SA, Moseman EA, Jang SS, Yan CH, Matsunami H, Tsukahara T, Datta SR, Goldstein BJ. Persistent post-COVID-19 smell loss is associated with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and altered gene expression in olfactory epithelium. Sci Transl Med. 2022 Dec 21;14(676):eadd0484. doi: 10.1126/scitranslmed.add0484. Epub 2022 Dec 21. PMID: 36542694.

[2] Sanne Boesveldt1, Elbrich M. Postma1,2, Duncan Boak,et al. Anosmia—A Clinical Review[J]. Chemical Senses, 2017, 42: 513–523.

[3]Michael Marshall.COVID and smell loss: answers begin to emerge.Nature 606, 631-632 (2022).

[4]Agyeman, A. A., Chin, K. L., Landersdorfer, C. B., Liew, D. & Ofori-Asenso, R. Mayo Clin. Proc. 95, 1621–1631 (2020).

[5]劉佳,占小俊,姚淋尹,謝鴻博,常菲凡.嗅覺障礙患者臨床特點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22,36(07):510-514.DOI:10.13201/j.issn.2096-7993.2022.07.006.

[6]簡非同,吳碩.嗅覺訓練在嗅覺障礙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22,46(04):217-220.

[7]蟲蟲.瑞典鯡魚罐頭:食物界的「生化武器」[J].中學生,2016(34):4-5.

[8]張干.世界上最臭的食物:腌鯡魚[J].食品與健康,2006(08):39.

點擊圖片閱讀| 陽了能不能洗澡?為什麼醫生意見不一

點擊圖片閱讀 |讓200多輛車相撞,團霧為什麼這麼可怕?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13221e41633a5917e46b8d246b92c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