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頭痛,煩熱口渴,鼻出血,牙齒鬆動,一個良方,解決這些煩惱

2023-06-09     醫者榮耀

原標題:牙痛頭痛,煩熱口渴,鼻出血,牙齒鬆動,一個良方,解決這些煩惱

在看《神鵰》的時候,楊過與小龍女練習《玉女心經》的名場面,每每會讓人津津樂道。提到「玉女」,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古代的仙女,不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中醫界,居然有一個奇效良方,竟也是以「玉女」命名。大凡對中醫有點熟悉的人,都知道,這個以「玉女」冠名的方劑,正是明代傑出的醫學家張景岳所創的一個新方,名叫玉女煎。玉女煎自創立後,四百年來,一直在臨床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玉女煎這個方劑,出自《景岳全書》,全方由「石膏三至五錢,熟地黃三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錢半」等五味中藥組成。雖然看似只有五味中藥,但是卻是頗具特色,後世醫家及現代醫家也對它十分推崇。不過關於玉女煎的劑量,現代臨床中對它略作調整,一般來說,玉女煎的現代通用劑量為,石膏15~30克,熟地黃9~30克,麥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水煎服,溫服或冷服。

對於玉女煎這個良方,它的配伍究竟又暗藏著怎樣的玄機呢?全方以石膏為君藥,主要起到「清瀉胃火、生津止渴」的作用;以熟地黃為臣藥,主要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以知母、麥冬、牛膝為佐藥,其中知母頗為奇妙,它既可以協助石膏清瀉胃火,又可以幫助熟地黃滋補腎陰,而麥門冬主要起到清熱養陰的作用,牛膝主要是導熱以及引血下行[1]。雖然只有五味中藥,但是其中的配伍卻是嚴絲合縫,一絲不苟。

不過,對於玉女煎的君臣佐使,其實在臨床上也是頗有爭議的。也有學者認為,玉女煎以石膏為君藥,主要起到清瀉胃火的作用;以熟地黃、知母、麥冬為臣藥,其中熟地黃主要起到「補腎滋陰、壯水之主」的作用,知母主要是協助石膏發揮「清胃止渴」的作用,而麥冬則是協助熟地黃髮揮「滋陰潤燥」的作用;以牛膝為佐藥,一是起到「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二是起到「導熱引血下行」[2]的作用。雖然玉女煎的配伍奧秘,目前尚未達成共識,但是也充分反應了它在臨床運用中的靈活性。

那麼,玉女煎的方證病機又是怎樣的呢?按照《景岳全書》的原文,認為它的主要病機是「水虧火盛」,主要方證是「少陰不足,陽明有餘」,主要臨床表現為「六脈浮洪滑大,煩熱乾渴,頭痛牙痛,失血等證」,至於效果,張景岳連續用了兩個「如神」。可見,臨床效果還是挺好的。而現代則是常用於胃熱陰虛證,臨床常以頭痛,牙痛,牙齒鬆動,牙齦出血,五心煩熱,口乾而渴等為主要症狀,舌脈主要以舌紅苔黃而干,脈浮洪滑大為特色。對於玉女煎的臨床使用,張景岳指出,「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總體來說,對於玉女煎的方證病機,核心還是「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為什麼呢?因為陽明如果有餘,那麼,胃熱就會循經上行頭面,這樣就會出現頭痛,牙痛,如果熱傷胃經的血絡,就會出現牙衄;由於熱傷陰津,少陰如果不足,就會出現煩熱口乾,舌苔紅黃而干,而且腎陰不足還會導致牙齒鬆動。由於玉女煎有很強的止渴能力,因此也可以治療消渴,正是這個「線索」,為它日後治療糖尿病提供了參考。不過,歸根結底,玉女煎的方證病機還是水虧火盛、相因為病

對於玉女煎的地黃這味中藥,也有人指出,當用生地黃。比如清點名醫張秉成所說,「其中熟地一味,若謂火熾盛者,尤宜酌用之」,「即虛火一證,亦改用生地為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中醫在臨證中,需要根據病機來靈活選擇中藥。實際上也是如此,如果是「水虧」,自然應該是補益其精,這個時候用熟地黃滋陰補精比較好,如果是火熱傷陰,導致陰虛火旺,自然要講地黃改用生地黃。而清代名醫吳鞠通在使用玉女煎的時候,氣血兩治,改熟地為生地,意在取「輕而不重,涼而不溫」之義。

雖然玉女煎只有五味中藥,但是它的配伍卻是獨具特色的,每一味中藥都是全方的中流砥柱,石膏的清熱能力強大,地黃的滋陰作用強大,麥冬的除煩作用強大,知母的潤燥作用強大,牛膝的下行作用強大。所以,不得不說,玉女煎所用五味中藥,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大道至簡。總體來看,全方「清補並投,標本兼顧」,並佐以引熱下行,使得熱徹陰存,上炎之火下行,陰陽水火臻於平衡,則諸症自愈。

對於玉女煎這個名方,其實也是頗具爭議的,清代名醫王旭高、徐玉台等,都極贊此方之妙,並稱玉女煎為「八陣之最上者」;但是清代名醫陳修園則力譬此方之謬,稱玉女煎此方「實不可用」。不得不說,名醫創方,有時候也會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於張景岳和陳修園都是十分傑出的古代名醫,所以,對於玉女煎此方,還是不做評議,一切以臨床適用為原則。有道是,英雄不問出處!

對於玉女煎這個方劑,也有學者指出,「闡發胃經與腎經的特殊關係,重視胃腑、津液;融入奇經辨證,擴充雜病心法;靈活地應用陰陽命門理論,開「血氣火」互化學說的先河」;而且,玉女煎一方「立意獨特,用藥大膽,寓意深邃」[3]。因此,後世醫家諸如葉天士、吳鞠通、唐宗海等方家,都愛用玉女煎。時至今日,玉女煎依然在臨床中發揮著良好的作用,可見,張景岳所創新方,的確有屢試屢效之良方。

對於玉女煎的現代臨床,也是頗為強大的,比如可以用於治療口瘡,齒衄,鼻癤,牙痛,三叉神經痛,急性牙齦出血,糖尿病[1]。也有醫者總結,玉女煎及其加減,可以廣泛的用於復發性口腔潰瘍,牙周炎,鼻衄,三叉神經痛,過敏性唇炎,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咳嗽,胃食管反流病,療陰虛型功能性便秘、慢性萎縮性胃炎,尿失禁,月經疹,妊娠期齦炎,糖尿病皮膚瘙癢,痤瘡,白塞氏病,痛風性關節炎、退行性膝關節病、原發性乾燥綜合徵,腦血管病致抑鬱症,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種疾病[4]。

不僅如此,還有醫者運用玉女煎治療口腔腫瘤(舌癌,牙齦癌)以及腫瘤化療所致的重度口腔潰瘍(大劑量5-FU化療所致重度口腔潰瘍)等疾病,每獲良效[5]。由此不難看出,玉女煎在現代臨床中,的確是一個「有身份」的方子,如果能夠好好研究它的方藥配伍密碼,以及現代藥理的研究,必能發現玉女煎在今後臨床中的重要意義,畢竟這樣的奇效良方,讓一眾醫者「不得不愛」!

參考文獻

[1]李飛.中醫藥高級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李慶業,高琳,王雲閣,等.湯頭歌訣白話解(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3]孫長崗,王曉紅,潘光輝.玉女煎芻議[J].河南中醫,2001,21(5):64.

[4]程艷剛,荊然,譚金燕,等.玉女煎臨床應用及實驗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9):221-224.

[5]石穎,王清,李小燕.玉女煎在腫瘤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四川中醫,2012,30(3):79-80.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園(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鑑),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10f3e22e1ceea0fa0ce3a4211ee7f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