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恆大?石家莊房企潤江集團要搞新能源汽車,焦賀錢從哪來

2023-02-03     狐狸看樓

原標題:效仿恆大?石家莊房企潤江集團要搞新能源汽車,焦賀錢從哪來

樓市資本論觀察到,石家莊本土房企潤江集團於近日跨界進入了目前風頭正勁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據天眼查信息,河北潤江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於2023年1月6日成立,註冊資本2億元,潤江集團持股100%。

焦賀作為潤江集團的掌舵人,這次跨界應該是下了大決心,畢竟在官網介紹中集團是以「地產開發為核心主業」。而新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註冊資本,比旗下的河北潤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還多。

焦賀

新能源汽車相比整體「錢緊」的地產行業,自然更有前景,但眾所周知,這也同樣是個極其燒錢的賽道。以地產為主業的潤江集團有這個資金實力麼?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在克而瑞公布的2022年1-5 月石家莊房企銷售額排名中,河北潤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 10.77 億成交金額位列第三,僅次於萬科和融創,也坐穩了本土房企的一哥位置。應該說能成為石家莊的房企一哥,還是有些本事的。

但與此同時,在公開信息中也不乏潤江集團資金鍊緊張,旗下多個項目延期交付,乃至還被樂居財經曝光存在拖欠稅款116萬元以及股權被凍結、董事長焦賀被限制消費等事件。

從樂視造車到寶能、恆大造車,幾年數十億、數百億的投入也沒能看到成功量產,賈躍亭、姚振華、許家印依然是負面案例的當下,在樓市資本論看來,焦賀帶領潤江集團闖進新能源賽道,能否分得一杯羹呢,大量的研發資金又從哪裡來呢?

【一】焦賀煩惱多:欠稅、股權凍結、限制消費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焦賀於1982年10月在石家莊市高新區留村出生。按照傳統命理學說,屬狗之人做事情都會全力以赴地去完成,為人坦白無心機,行動敏捷,但也容易在判斷力衝動。

2009年,27歲的焦賀帶領十幾名員工,進入房地產行業。到了2012年,30歲的焦賀正式成立河北潤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隨後累計開發如園、潤江紫宸院、潤江總部國際、長安潤江壹號等項目20餘個,遍布石家莊城區。可以說,抓住了房地產時代機遇的焦賀,很快就在石家莊嶄露頭角,一時風光大好。

不過到了2022年,40歲的焦賀也體會到中年不易的滋味。這一年疫情疊加行業下行,潤江集團的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從被維權到陷入眾多訴訟案件,甚至焦賀自己都成了被限制消費對象。

1、欠稅116萬餘元

潤江集團的資金可能真的很緊張,媒體報道潤江集團連稅都有在拖欠了。截至2022年4月7日,潤江集團總計欠繳116.22萬元的稅款,涉及房產稅、地方教育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2、董事長被限制消費,1700萬元股權被司法凍結

更為嚴峻的情況是,潤江集團的1700萬元股權也被凍結了,要從2021年4月一直凍結到今年4月份。潤江地產還是被執行人,已成為法院公布的限制消費對象,就連董事長焦賀也成為關聯被限制消費對象。

潤江集團股權被凍結

必須要提的是,據天眼查信息,在2022年8月15日發布的限制消費令中,潤江集團董事長焦賀成為潤江地產的關聯限制消費對象。

焦賀成為限制消費對象

3、多項目延期致業主網絡維權

此外,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欄目,有不少在2020年買了潤江項目的業主,向當地主管領導留言維權要求潤江集團儘快按照約定交付房子。粗略統計涉及到的項目有潤江崑崙府(潤江壹號)、潤江紫辰院(二期)、正定新區潤江府,留言時間集中在2022年4月-12月。

4、陷入多起合同糾紛被訴訟開庭

此外,天眼查顯示,潤江集團全資子公司河北潤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截至去年2022年12月15日,被多個合作企業因合同糾紛起訴開庭。從裝飾裝修合同到房屋租賃合同,乃至還有被媒體曝光的服務合同等。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以上種種事件表明潤江集團是不是真沒錢的確不好說,但肯定不富裕。在這種捉襟見肘的資金營運情況下,還在年初就以2個億的資本註冊新能源汽車公司,不能不引起眾多還在等待交房業主和市場的質疑。

【二】房企跨界新能源汽車風險大

新能源汽車賽道是個吞金獸。蔚來汽車李斌的名言是:燒200億是起步門檻。

放在調控前,地產企業做新能源汽車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有錢,如果沒錢,真的風險不可控。

亞布力智庫專家武亮,對地產公司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表示,房企的優勢在於項目運營經驗、與地方政府關係,以及比較雄厚的資金支持等。但在風險方面,新能源汽車的業務專業度遠超地產,若沒有高專業度的支持,成功率很低。特別是房企沒有新能源相關的產業經驗,也沒有新能源上下產業鏈關係,產業鏈的合作關係做起來也具有相當難度。

焦賀(中)

舉例來看,2014年,樂視生態收入將近100億,雄心勃勃的賈躍亭也開始打造自己的「造車夢」。賈躍亭表示要「重新定義汽車」,通過完全自主研發打造最好的網際網路智能電動汽車,建立汽車網際網路生態系統。

誰都不曾想到,不到兩年的時間,樂視網遇到了巨大的危機,賈躍亭的山西老鄉孫宏斌這個白衣騎士雪中送炭,為樂視注入150億元。當時孫宏斌信誓旦旦地表示「樂視現在缺錢,而融創最不缺的就是錢」。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躲債出去的賈躍亭再沒能回來。

還有寶能也布局汽車賽道,同樣是風波不斷,很多的工地停工,裁員,降薪,工廠停工,壞消息一個接一個。

然後再說恆大,截止2020年末,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累計投入474億元。然而燒錢燒了將近500億,恆大到現在也沒有實現自己的造車夢,更多的是被質疑「PPT造車」,名為建廠,實為拿地,假借造車,實則融資還債等等。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從市場到政策層面,均是人氣支持的重點行業,其市場發展規模也非常可觀,但長久以來的市場實踐告訴大家,隔行如隔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方能成功的機率大些。即便是企業家董明珠,進入新能源汽車賽道,也是傷痕累累。

《孫子兵法》講得很清楚:「並敵一向,千里殺將」。

希望潤江集團董事長焦賀能夠保持戰略定力,聚集產業賽道,打造真正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抵禦大江大浪。企業盲目跨界經營,用多元化來拼盤企業規模,其實是風險最大的戰略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0e42e2eedaf8533954f63f203defe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