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批判性思維,要問對7個問題

2023-04-25     精讀君

原標題:運用批判性思維,要問對7個問題

圖源Veer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27/2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479天

無批判,不閱讀。

不過,批判不是為批而批、挑刺否定。這是對「批判性思維」望文生義所產生的誤解。

準確理解,要回到批判性思維對應英文「critical thinking」。

其中,「critical」有批判質疑涵義,但在此語境下更準確解釋是「characterized by careful, exact evaluation and judgment」,意思是,評價、鑑定、判斷某事物時態度要謹慎仔細,這和否定一切並不能等同。

再考察下詞源,「critical」源於希臘文「kriticos」(提問、理解某物意義和有能力分析)和kriterion(標準)。

從語源上來看,批判性思維是基於標準的有辨識能力的判斷,這與一邊倒地挑刺不是一回事。批判性思維不僅有批判性,還有建設性。明確標準後,如果符合標準則肯定,如果不符標準則否定。

也就是說,批判性思維是指,質疑觀點,尤其是背後假設,並採用合適標準審慎判斷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被認為是21世紀大學畢業生都必須要掌握的思維技能。批判性思維課程,自1970年代從美國興起後,現在全球各高等院校都紛紛開設。

為理解批判性思維涵義,我們先來比較兩種思維方式:海綿式思維和淘金式思維。

海綿式思維,是單純獲取知識或者信息。作者說什麼就是什麼,照單全收。

這種思維方式優點是,類似於海綿放到水中反應,充分吸收水分,能快速吸收很多外部世界信息,為以後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打下基礎。而且它不需要你絞盡腦汁去苦思冥想,知識往往來得輕鬆又快捷。

不過,其致命缺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負責吸收信息,而不懂得取捨信息。

相反,淘金式思維屬於批判性思維範疇,強調在獲取知識過程中,與信息提供者展開積極互動,帶著問題去思考。

也就是說,吸收任何觀點時,都要帶著謹慎眼光去看,反對無條件照單接收。閱讀就像沙裡淘金,要有價值判斷標準,不能誤把銅塊當黃金。

淘金式思維和海綿式思維是類比,提醒我們,運用批判性思維,不能只當海綿,還要當好淘金者。

在《學會提問》一書作者尼爾·布朗、斯圖爾特·基利看來,批判性思維包括三個方面:

具有一套環環相扣關鍵問題意識;

恰如其分提出回答關鍵問題能力;

積極主動利用關鍵問題強烈慾望。

這裡的系統提問意識、利用問題慾望,都是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的態度。如果是海綿式思維,照單全收,就不是這種態度。

具體來說,環環相扣關鍵問題包括7個,分別是:

議題是什麼?結論是什麼?

歸因後的理由是什麼?有沒有替代原因?

證據是什麼?證據的效力如何?

哪些詞語意思模糊,不夠精準?

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

是否存在推理謬誤?

哪些重要假設、信息被省略了?

問對這7個問題,找到它們答案,我們就有條件準確判斷:一個結論可信度有多高?在這個結論指引下,我們要採取什麼行動?

以上是關於批判性思維部分內容,更完整內容可點擊閱讀詞條《48:批判性思維》、《50:議題》、《54:理由》、《58:證據》、《62:模糊》、《66:數據》、《71:推理謬誤》、《75:省略》。

《精讀君通識詞典》宗旨是:每天一個認知積木,持續精進終身成長,目前已發布2000+詞條。處理問題、決策行動之前,你不妨先查查通識詞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20ded44593443e22376699d9c2e30f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