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不懂啤酒從啤酒杯上就能看出來,能不好好選嗎?

2019-07-24   三個料理人


文 | 衛奕奕

我熱愛啤酒。尤其是在夏天。

下班之後回到家,從冰箱裡拿出一瓶,仰頭灌下。當冰涼的液體順著喉嚨流到心窩,一天的躁動、焦慮和疲憊仿佛都被澆滅了,只剩一種與世無爭的安寧。

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班傑明富蘭克林說的那句話——神愛世人,並希望人類快樂,啤酒就是明證。

儘管後來讀了一些書,發現富蘭克林並沒有說這句話。或者說這句話並不是關於啤酒的,它是讚美雨水的,雨水滋養藤蔓,帶給人類葡萄酒。

而在啤酒的歷史和文化中,器皿是無法忽視的一部分,尤其是啤酒杯。無論是最常見的扎啤杯,還是優雅的笛形啤酒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作用——把啤酒以一種突出的、愉悅的甚至是宗教儀式般的方式送至唇邊(《啤酒聖經》作者蘭迪·穆沙語)。

那麼,啤酒與啤酒杯該怎麼搭配,才能保留甚至加強啤酒的風味?

▍早期,人們普遍使用木頭和陶器製作啤酒杯

雖然玻璃啤酒杯是現今最常見的啤酒器皿,但其實玻璃啤酒杯的普及還不到兩百年。

幾百年前,玻璃仍是一種很罕見很貴重的材料,當時的歐洲人普遍使用木頭和陶器,甚至是塗過柏油的皮具充當啤酒杯。富人會使用錫杯、銀杯、瓷器等。皇室和貴族也有用翡翠、象牙等奢華材料製作啤酒杯的習慣。


白樺樹根啤酒杯,1670-1700製造,目前藏於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象牙雕刻啤酒杯,1651年德國製造,目前藏於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19世紀下半葉,玻璃器具開始普及

直到19世紀下半葉,玻璃器具可以由機器大規模量產之後,玻璃才逐漸走進普通人的生活。如今,玻璃啤酒杯以低廉的成本、透明的外觀和穩定的化學性質成為世界上分布最廣、最受歡迎的啤酒器皿之一。

▍啤酒杯如何影響啤酒的風味?

酒和酒具的搭配,歷來就有許多講究。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遇上了祖千秋,於是金庸先生借祖千秋之口傳達了自己的飲酒和酒具之道。

「飲酒須得講究酒具,喝甚麼酒,便用甚麼酒杯。」譬如喝汾酒當用玉杯,因為「玉碗玉杯,能增酒色」;飲葡萄酒須用夜光杯,因為「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後,酒色便與鮮血一般無異,飲酒有如飲血」;飲高粱美酒當用青銅酒爵,「始有古意」;至於略稍淡薄的米酒,「當用大斗飲之,方顯氣概」。

圖片來源:google

選擇合適的啤酒杯,能讓啤酒的色澤、香氣、味道、口感達到最佳狀態。《啤酒聖經》一書中把啤酒的品質拆分成以下幾個指標:

1.氣味(產生於麥芽和酒花等原料,但會被酵母改變或增加)2.酒頭,也就是泡沫(來自麥芽和小麥、燕麥及大麥中的中等長度蛋白質。受糖化影響,也可能受過濾影響)3.色澤(主要來自對精選釀造用麥芽進行乾燥的過程,但也受糖化和煮沸的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受發酵和過濾的影響)4.碳酸(二氧化碳氣體,酵母發酵的副產品)5.酒體與口感(麥芽中的蛋白質,受釀造、發酵和過濾程序的影響;甜味來自麥芽、糖化間的各種比例和發酵)6.風味(麥芽、酒花和釀造用水,受釀造過程中很多方面的影響)7.酒精(更多可發酵物質意味著更多的酒精)

一般來說,杯子開口、底部的大小,杯緣是外翻還是內彎,杯身是修長還是矮胖,都會影響啤酒香氣和泡沫的表現。比如口大底小的杯子,有利於泡沫的形成;杯口窄過杯身的酒杯,會使啤酒的香味更加集中。有些別出心裁的設計,比如波浪紋,會給啤酒本身增添一點光學效應。大的啤酒杯通常需要杯柄和一定的防滑設計,拿到手裡才能安心,同時杯柄也可以減少手的溫度對啤酒的影響,因為對杯中酒影響最大的就是飲用時的溫度。

酒杯本身也可以是藝術品,它的設計、整體質感甚至厚度,都會不自覺地影響人對啤酒的感覺。

從上圖可以看出,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啤酒杯,也可能擁有好幾種杯型。

▍現代經典啤酒玻璃杯有哪些?

啤酒杯種類繁多,大小不一,我無法窮舉,只能介紹幾種經典玻璃啤酒杯,以及與之搭配的酒。

品脫杯(pint)

美式品脫杯

品脫杯比較廉價,容易購買。一般酒吧很喜歡用品脫杯,因為易於清洗和保存。

品脫是度量單位(1英製品脫約為0.57L,1美製品脫約為0.47L)。常見的品脫杯有兩種:一種是美式品脫杯,也被稱為搖晃杯,因為此杯最早用於調製雞尾酒。搖晃杯幾乎適用於所有啤酒,包括基礎的愛爾和拉格啤酒,但不推薦用於較烈性的酒和富有異域風情的特色啤酒。

英式品脫杯

另一種品脫杯是英式品脫杯,也被稱為「不碎杯」(Nonic Pint)。英式品脫杯的杯身有一圈凸起,最初是為了避免杯子從手中滑落。後來該凸起成了倒酒的基準線。英式品脫適用於英式愛爾和拉格。

還有一種品脫杯叫英式波紋品脫杯(English dimpled pint)。波紋品脫杯在80年代的英國很流行,但到了2000年左右漸漸消失,如今英國一些酒吧開始再次使用它。波紋品脫杯適合飲用淡色愛爾(Pale ale)和苦啤。

扎啤杯(beer mug)

扎啤杯通常為圓柱狀,容量大;厚厚的杯身可以防熱、防碰撞;一般都有杯柄,杯柄可以防止手的熱量傳遞給啤酒。

扎啤杯適合開懷暢飲、碰杯,所以常見於餐廳和啤酒節。它適用於大部分啤酒。但那些風味細膩、需要飲酒人仔細品嘗的啤酒最好不要用扎啤杯。

傳統德式生啤杯(beer stein)

圖片來源:mybeersteins.com

傳統德式生啤杯和扎啤杯有些相似,但前者的頂部有鉸鏈蓋,或者可以移開的蓋子,據說這是為了防止蒼蠅飛進去而專門設計的。傳統德式生啤杯的製作材料來源廣泛,除了玻璃,還有陶制、石制、錫制、瓷製、銀制、木製等。

儘管傳統德式生啤杯在今天仍被大量使用,但在眾多啤酒杯中,它通常作為工藝品或者旅行的紀念品出現。

聖杯(Goblet)

圖片來源:http://thechive.com/

聖杯開口大,杯身厚,有各種尺寸,許多聖杯杯口出都鑲有一圈金邊或者銀邊。

聖杯適合在引用比利時印度淡愛爾( Belgian IPA)、烈性深色愛爾啤酒(Strong Dark Ales)、雙料啤酒(Dubbels)時使用。

白蘭地杯(snifter)

圖片來源:www.truebeer.com

白蘭地杯在20世紀很流行,用於飲用白蘭地,如今很受啤酒愛好者的歡迎。白蘭地杯杯口微微收縮,可以鎖住啤酒的香氣。獨特的造型設計便於飲用者搖晃酒杯,稀釋沉澱物,以帶出啤酒的全部香氣。

白蘭地杯適合飲用烈性啤酒,比如雙倍啤酒、比利時愛爾、印度淡色愛爾(IPA)、世濤(stout)等。

鬱金香杯(tulip)

圖片來源:thechive.com

鬱金香杯形狀如同鬱金香,從下方先突起,再內束,最後再微微向外綻放,這種設計是為了藉由收攏的頸口,降低接觸空氣的面積,並凝聚香味,再向外散放,適合許多慢慢品飲的啤酒。例如:比利時烈性愛爾(Belgian Strong Ale)、蘇格蘭愛爾(Scotch Ale)、英式大麥酒(English Barleywine)、美式帝國IPA、雙倍世濤(Dobble Stout)等。

皮爾森杯(Pilsner)

各式各樣的皮爾森杯。圖片來源:pinterest


經典款皮爾森杯,圖片來源:pinterest

皮爾森杯雖然形狀各異,但有幾個共同特點——杯身細長,口大底小。下窄上寬的造型可以使泡沫更持久,帶出啤酒真正的風味和香氣。細長透明的杯身則能讓人們能仔細觀賞啤酒的色澤和泡沫。

皮爾森杯在歐美很受歡迎,適合飲用皮爾森啤酒(Pilsners)、美式拉格(American Lagers)、維也納拉格等(Vienna Lager)。

麥啤杯(Weizen)

圖片來源:www.crateandbarrel.com

麥啤杯起源於德國,是用來盛放小麥啤酒的器具,它的形狀和皮爾森杯有些相似,但麥啤杯通常有收腰設計。它的基底堅實,杯身長,底部很窄,頂部略寬,能夠釋放啤酒的香氣,內彎的錐形設計又使泡沫更為密集。

麥啤杯適合飲用德國的小麥啤酒(weizen)、半酵母型小麥啤酒(Hefeweizen)、小麥黑啤(Dunkelweizen)。注意酒吧提供小麥啤酒時,通常會在麥啤杯的杯口邊緣加一些水果切片,而水果的酸度和汁水會破壞酒頭。

笛型玻璃杯

笛形玻璃杯形狀像細長的笛子,開口出微微放大,杯口幾乎是所有杯子中最小的,如果把笛形玻璃杯的腳切掉,形狀則和典型皮爾森杯雷同,因此也被稱作「Footed or Stemmed Pilsner Glass」(有腳的皮爾森杯)。

笛形玻璃杯適合口感清爽,色澤明亮、鮮艷的啤酒。比如水果、調味啤酒(Fruit or Flavor beer)、自然酸釀香檳啤酒(Lambic-Gueuze)、季節特釀啤酒(Saison)等等。

▍怎麼倒酒才能倒出漂亮的泡沫?

啤酒的泡沫是衡量啤酒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細膩、綿白、爽滑的泡沫會讓啤酒的口感顯得清涼爽口,又能形成一層良好的隔熱層,保持酒溫。如果啤酒和酒具搭配合適,倒酒也得法的話,啤酒就可以產生豐富細膩的泡沫。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要想倒出漂亮的泡沫。首先要準備一個乾淨的杯子,如果杯中有肥皂或油脂殘留,就會破壞泡沫的結構。倒啤酒時,要從啤酒杯的中間位置猛地往下倒,力道猛是為了更好地釋放二氧化碳氣體。接著讓泡沫沉澱,重複上述動作,直到把杯子斟滿。只有在啤酒杯口形成一層濃厚的奶油狀泡沫時,才可以微微傾斜啤酒杯或者放慢倒入的速度。

一般來說,完美的酒頭至少有一英寸厚(2.54cm),但泡沫的厚度跟啤酒的碳酸化程度有關,有些啤酒不易起泡沫,即使起泡了也會快速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