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這個老城區一直都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今天這家店,它搬了幾次家,歇業了一段時間。
現在重新回歸,也沒拿著大喇叭打過什麼廣告,卻仍舊是吃貨心目中的必打卡!
/ 消失10個月,終於回歸了!/
1979年,民記在北京路大馬站開了個小店,後來遷到荔枝灣涌旁,再搬到大沙頭。
40年下來積攢了不少老食客,不少人還專門不遠萬里,哪怕被罵也要吃上一碗煲仔飯。
「你好民記。食咩飯?煲定籠?送邊度?快講!!!」
「茶水自理、必須拼桌、不許大聲嚷嚷、點單請快、不要擋路」
民記可以說是網紅老字號煲仔飯,出名的東西有兩樣:第一是這裡的煲仔飯;第二是這裡老闆暴躁的脾氣。
大半年前,民記煲仔飯悄悄關門,不少吃貨黯然傷神。
誰也沒想到,在北京路誕生的民記兜兜轉轉悄咪咪的回到了北京路商圈。
雖然吃飯會被罵,但他的回歸在吃貨圈裡竟有種普天同慶的快樂感覺。
這次的回歸,民記似乎也變了。可能是因為臭脾氣老闆只待到下午三點就離店,店裡氛圍也輕鬆了些,溫柔了許多。
但即使這樣民記的傲氣還在!到店讓前台靚女推薦,果真回復的是「每種都好」的篤定。
/ 近30種煲仔飯,不做攻略不敢來 /
29款煲仔飯,還能自由選擇加14種料。狂犯糾結症的我們居然沒被罵,也算是民記回歸的小禮物吧。
要知道以前站在門口慢慢下單也是一種罪:「要咩啊,吃就快滴落單,企系個門口度阻住曬。」
最後兩個人點了2份煲仔飯,一份啫啫煲,外加一份例湯,提前劇透,味道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牛肉生蛋飯
\\
啫啫雞煲
\\
排骨臘腸飯
\\
// 牛肉生蛋煲仔飯 //
上桌時一圈滿滿的牛肉中臥著雞蛋,餓意突然就來的兇猛了。
用筷子戳開生蛋,看著蛋液慢慢流出來,然後再把蛋液攪拌進牛肉和米飯,絕對是舌尖滿足。
牛肉腌得很入味,有蛋液包裹著,濕濕潤潤的但很有嚼勁。
// 夠干水的排骨臘腸煲仔飯 //
28元的排骨臘腸煲仔飯點單的時候覺得有點小貴,但上來之後發現排骨分量特別足,似乎並沒有收到豬肉漲價的影響。
臘腸雖然比排骨分量少些,但切得超大一塊,大火煲過非常入味,掛著油星的鮮紅臘腸,格外吸引眼球。
無鍋巴不煲仔,所以第一口,就是先嘗一口熱乎出爐的鍋巴。就著臘腸吃,香脆可口,但是要小心燙哦~
// 啫啫雞煲 //
啫啫煲是廣東人對「鑊氣」和火候的極致追求,民記的啫啫雞煲到底多有雞味,懂的朋友自然懂!
吃前一定要先攪拌,聽它自帶的銷魂「啫啫」聲,每一塊雞肉都自帶鑊氣,原汁原味!
// 今日老火例湯 //
例湯從原來的5元上調到了6元,考慮到現在的物價水平,也算平價了,畢竟用料上民記一點也不手軟。
龍骨熬制,加了玉米和胡蘿蔔的例湯格外清甜,現在估計也只有老店堅持熬上一鍋老火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