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瞧~2019年第三期「龍南好人」候選人名單出爐

2019-10-25     贛州本地資訊

2019年第三期「龍南好人」候選人名單出爐!

2019年第三期「龍南好人」候選人事跡

01

劉根石

男,中共黨員,1977年9月出生,龍南縣水利局防汛辦主任



2019年6月9日,一場特大洪水襲擊龍南。作為防汛辦主任,他肩負防範部署、監測預警、搶險救援等大量急重工作,日夜奔波在各搶險現場,連續奮戰了5天5夜。高強度的工作導致舊疾復發,血流不止,他堅持輕傷不下火線,簡單作止血處理後又繼續投入工作。6月10日,上游水庫開閘泄洪,我縣水位測站監測設施因災受損,無法科學監測洪峰過縣城的時間、流量及水位,他憑藉專業演算和多年工作經驗,準確預判,為全縣做好防範工作提供了準確依據。當防洪堤出現管涌險情時,他科學有序指揮物資調配、清基、裝沙袋等搶險工作,成功完成搶險任務。他的冷靜與堅守,體現了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2019年10月,省委、省政府對他在抗洪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貢獻給予了個人通報表揚。

02

賴福英

女,1968年2月出生,龍南縣臨塘學校教師



從教35年,她一直在最基層的鄉村學校堅守,把青春與熱血都獻給了學生。在講台上,她是春風化雨、教書育人的好老師,教學成績名列前茅;在課堂外,她是孩子們最親切的「老師媽媽」,為孩子縫補破衣服、走山路送孩子回家、洪水中背著學生轉移……隨著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學校里的留守孩也日益增多,2003年開始,她動員愛人利用下班時間無償帶養留守孩與孤兒。如今,昔日的留守兒童已成為有為青年,賴老師仍然還是那個一心撲在學生身上的鄉村老師,至今還帶養著9名留守兒童和2名孤兒。她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一名基層人民教師的赤忱初心,2019年9月,她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03

賴錦華

男,1966年8月出生,九連山鎮古坑村二組村民



 

2019年6月9日,龍南普降暴雨,河水猛漲。賴錦華查看完水情剛到家就聽到呼救,同村的堂侄女順娣掉河裡了!賴錦華迅速叫人,一邊報警一邊跑到河邊尋找。終於,在河中幾棵杉樹邊上看到了順娣,在湍急的水流中虛弱地哭泣。情況緊急,賴錦華叫同伴趕緊回家找繩子,自己則涉水蹚到順娣身邊,拉著她抱住杉樹。這時候河水越漲越高、越流越急,幾個同伴找來的繩子太短,在河邊干著急。就在此時,同伴宏達拉著一卷網線遊了過來,綁在了杉樹上。就這樣,岸上的同伴們拉著網線,賴錦華架著順娣順著網線,一步步艱難地回到岸上。 待他們回頭再看時,身後已經是一片汪洋。危急時刻,賴錦華挺身而出,營救了一個鮮活的生命,令人稱讚。

04

林富興

男,中共黨員,1988年2月出生,程龍鎮盤石村民兵連長



在6.10特大洪水發生時,他得知渡頭被淹,有群眾被困家中,便立即驅車前往救援。到達渡頭時,洪水已經越漲越高,群眾的房屋淹在洪水中,眼看就要被洪水入侵。來不及思考,他跳入齊胸的深水中,游到受困群眾家中。因洪水太急,憑個人力量無法將群眾背出。就在此時,他看到附近有幾根漂浮的木頭,在沒有任何救援設備的情況下,他在水中將幾根漂浮的木頭聚攏,又臨時找來幾根鐵線、繩子,將木頭綁在一起,做了個簡易木筏,通過木筏將被困群眾一個一個轉移到安全地帶。他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不顧一切奮力營救群眾的行為,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溫暖了他人,也感動了社會。

05

何榮

男,中共黨員,1966年9月出生,臨塘鄉東坑村新屋小組村民



他命運多舛,但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大哥、父親早早過世,二哥二級殘疾,無勞動能力,母親癱瘓在床近10年,他與妻子育有2個子女。在如此艱難的家庭條件下,他還毅然收養了一名女棄嬰。為了照顧一家老小,他和妻子放棄外出務工的機會,選擇在家耕田勞作,一邊努力掙錢改善家庭生活條件,一邊悉心照顧癱瘓母親。10年里,他與妻子每天為母親擦洗翻身按摩,無微不至,母親多次病危,他都及時送到醫院救治,直至今年年初母親去世。他靠著自己的力量,操持了二哥的婚事,還經常幫著二哥打理家事。如今,他的三個子女都已長大成人。從苦日子裡熬出來的他時刻不忘黨員職責,不管誰家有事,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經濟困難、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忙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06

賴生余,男,1949年8月出生,楊村鎮坪上村村民

廖平娣,女,1954年3月出生,楊村鎮坪上村村民



2019年4月4日,兩人像往常一樣赴圩鎮趕集,經過楊村鎮阿明照相館路段時,發現地上有個錢包,打開後發現裡面有現金和銀行卡等貴重物品。他們想失主一定很著急,本想將錢包交到派出所,急忙之餘,在錢包內看到一張快遞單,上面有聯繫電話。二人連忙撥通電話,接電話的是失主的姐姐,他們核對身份信息後,確認失主是其弟弟,隨後,他倆將錢包還給了失主。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07

黎日明

男,中共黨員,1975年4月出生,汶龍鎮江夏村村民



他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為了生活經常開著鉤機早出晚歸,家裡大小事務都落在妻子身上;他又是一個「隨叫隨到」的黨員,每當村裡有事情,一盞茶的功夫他就趕來了。2017年「空心房」整治,他主動和黎屋祠堂理事會成員一起,挨家挨戶做工作,說服大家,成功拆除了祠堂門口的危舊空心房,讓黎屋祠堂舊貌換新顏。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過程中,他主動為江夏區域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上門發放學習讀本,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他們學習。今年10月,擔任縣消防演練志願者的黎日明,在一次演練過程中不幸意外身亡,令人嘆息。他沒有慷概激昂的豪言,卻一直用普通黨員的言行影響著一位又一位黨員;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卻時常成為左鄰右舍讚揚的對象,只要說起黎日明,村民們總是能說上幾件他為大家做的好事、實事,在大家心裡,他是一位信得過的「黎家男兒」。



來源AA龍南衣食住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ffRBG4BMH2_cNUgSX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