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馬攜手王石、周國平開啟茶行業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新局

2023-03-30     功夫財經

原標題:八馬攜手王石、周國平開啟茶行業非遺傳承與鄉村振興新局

品得春茶一口鮮,勝過人間三月天。

如今正是春茶上市的時節,3月23日,西湖畔迎來了一場茶文化盛宴。這場盛宴由八馬茶業主局,邀請了王石、周國平、樊生華等各行業大咖參與,積極探討行業發展。

這場茶之盛宴恰逢其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而茶產業作為我國重要農業產業,與民生髮展息息相關。

八馬茶業作為行業頭部企業,在春茶上市的關口,積極討論如何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茶農增收致富,正是題中應有之義。

八馬茶業以茶醒春,醒的更是整個行業經濟。

01 茶香飄逸,雅客如雲

以「醒春·開局」為主題的八馬茶業西湖龍井直播發布會,在風光秀麗的杭州西湖龍井村舉行。

發布會上茶香飄逸,雅客如雲。深石集團創始人王石,著名哲學家、作家、學者周國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湖龍井採摘和製作技藝傳承人樊生華以及八馬茶業標杆合作夥伴王瑞等各路大咖,齊聚一堂。

王瑞、樊生華、王石、周國平(左起)共話茶道

從鑒茶到品茶,再到茶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產業發展、龍頭使命,嘉賓們暢所欲言。

說到茶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周國平談到,從獨自飲茶到以茶會友,從茶敘外交到連接世界,茶所蘊含的內在價值,早已超越飲品本身。

樊生華對西湖龍井傳統手藝的傳承更為關注,他提出非遺技術需要更多年輕人去傳承,攜手八馬茶業,將西湖龍井茶傳播更遠更廣,讓更多的人品嘗到中國好茶千年的韻味。

現在,茶葉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產業,它的經濟作用更被人們關注。茶產業上接茶農,下拓市場,整條產業鏈蓬勃發展才算產業振興。這也是樊生華提到的,茶農、品牌、市場,要有良性互動。

位於產業中間環節的品牌商,如何助力上下游,實現產品標準化、品牌化,乃至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是頭部企業面臨問題。

樊生華感慨:中國有3000多萬茶農,需要有八馬這樣的品牌引領。王石對此深表認同:中國茶要像可樂一樣,承載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在未來,打造國際茶飲品牌是八馬茶業的一個重要使命。

在茶行業摸爬滾打二十多年的王瑞,則親身見證了八馬茶業作為高端茶市場領先品牌,從未放棄追尋高品質茶的努力。

大家品茶論道之後的發布環節,兩大非遺大師聯袂打造、限量1400份的歷練·西湖龍井,一亮相便吸引了眾多直播間觀眾的目光。

歷練·西湖龍井

歷練·西湖龍井這款春茶新品,正是八馬茶業持續追尋高品質茶的印證。

一代西湖龍井炒制大師,樊生華從13歲炒第一鍋茶開始,至今已有49年。多年孜孜不倦地研究下,他創新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太極的手法,成功改進了西湖龍井的炒制方法。

而與與樊生華合作的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天時地利加上兩大非遺大師聯手,才最終打造出這款彌足珍貴的歷練·西湖龍井。

談到歷練,樊生華說,一杯茶從製作到客人口中,是一個歷練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精心的製作。周國平給出註腳——歷練,是在漫長歲月中堅持做下去,做「深」、做「精」。

本場發布會話題熱度持續居高,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2600萬,視頻號直播觀看人次超過2萬,獲贊近20萬。同時,新華社、杭州日報、都市快報等多家權威媒體相繼報道,發布會新聞還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所收錄,傳播廣度十分突出。

02 以茶醒春,用意深遠

品茶局以「醒春開局」為題,頗有深意,既詩意地表達出喝上龍井明前茶,春天就醒來了,更與國家振興鄉村、助農致富的發展方針相向而行。

農業是立國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茶產業作為我國重要農業產業,與民生髮展息息相關。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普洱市市長王剛就曾介紹到:「普洱市近一半人口從事茶葉生產,茶產業是關係千家萬戶的支柱產業。」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如何讓茶葉成為撬動茶農致富、助力茶區鄉村振興的「金葉」,一直是產業上下關注的焦點、全國上下心繫的重點。

在春茶上市的關口,八馬茶業積極討論如何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正是積極落實兩會精神。

從茶業延展開來,此次品茶局更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自信。

西湖龍井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稱著,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有著1200多年的歷史。這次品茶局以直播的形式,面向全球的消費者,全面展示了西湖龍井的好山好茶。

在品茶局上,樊生華介紹說:「我做明前西湖龍井,一斤干茶炒16鍋,一鍋炒18分鐘,一分鐘炒58下」,每一鍋茶都經過上千次翻炒,一鍋只做一兩茶。」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湖龍井採摘和製作技藝」傳承人樊生華

一方水土養一方茶,一份堅持炒一兩茶。

有合適的氣候與土壤培育出了上等茶樹,有樊生華等代代匠人的執著堅守,成就了一杯鮮香的西湖龍井。這既是綿延千年的茶文化傳承,亦是嶄新面貌的茶文化活力。

從這次品茶局活動更能管中窺豹,看到八馬茶業的深層次布局。

早在初春之時,八馬茶業便發布《醒春》主題短片,以春茶氛圍片宣告春茶季開啟。清明將至,八馬茶業又以品茶局活動推出珍貴的明前龍井,鎖定目標受眾。

明前茶,貴如金。

八馬茶業一面以歷練·西湖龍井吸引高價值用戶,進一步打開品牌增長空間;一面又以龍井品類加強旗下產品矩陣的縱深度,覆蓋全盤用戶,滿足用戶多種需求。

步步為營,層層推進,一場品茶局,體現的正是八馬茶業推新獲客、產品構建、品牌建設的深厚功力。

從龍井到春茶,從春茶到各大茶品類,這場品茶局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更像一聲吹響春天的號角,而八馬茶業當仁不讓地立於潮頭,領跑行業。

03 春茶復甦,國盛茶興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茶復甦,行業也復甦在即。

目前各地茶園全面開放,採茶工全面復工,迎接今年第一個採茶旺季。展望2023年,整個茶業正處於蓬勃復甦的勢頭之中。

其實行業復甦的勢頭早在兩會上就顯露了出來。

在今年兩會上,代表們的建議傳遞出對茶業發展的思考和重視,對如何走好茶產業特色發展之路的探索和指引。比如關注茶葉出口,讓「中國茶」重新成為「黃金葉」,比如以茶葉帶動旅遊業,讓茶旅深度融合發展,帶動茶農增收。

由上而下的重視和支持是行業發展的助推力,而由下而上的消費趨勢則是行業蓬勃的主基調。

首先,整個大環境對健康消費更為重視,不少年輕人紛紛加入養生行列,喝茶、泡腳、吃雜糧。這是大眾對健康生活、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國盛茶興的時代趨勢。

再者,人們的消費觀念在持續變化,品質成為人們更看重的商品屬性,價格因素作用力在逐漸縮小。換句話說,人們更願意為「生活質量」買單。消費者對好茶的認知在不斷增長,飲茶群體也在快速擴增。

最重要的是,整個消費渠道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直播和線上銷售渠道持續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更快速地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更快更多地獲取線上消費流量,推動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創造了新的茶葉銷售賽道。

從直播與線上銷售就可見一般。據艾媒諮詢數據,2021年中國茶葉的線上市場規模達到298億元,同比增長12.5%,預計2023年可達358億元。

直播作為與消費者零距離溝通的銷售渠道,極大地縮短了生產-銷售環節鏈路。業內也已有共識,短視頻、直播等線上營銷將會成為茶業常態化的營銷方式。

04 領跑行業,責任擔當

國興茶興,大國崛起需要名企擔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站在茶產業陣地上,就要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八馬茶業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了「三茶統籌,三爭踐行」的企業發展綱領,在深入學習三茶統籌精神中,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聚焦中國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弘揚茶文化、做強茶科技、做大茶產業。

這是八馬茶業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積極響應,更是民營企業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十幾年的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八馬茶業一直在充當茶行業「領頭羊」的角色。目前八馬茶業已擁有超2800家門店,高端中國茶全國銷量領先品牌;目前,八馬茶業已連續三年成為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兩大烏龍茶原產地茶企納稅雙冠。

產品力上,從賽珍珠到東湖之光到四大茗珠再到此次的歷練西湖龍井,八馬茶業一次次打造、推廣明星產品。

品牌力上,八馬茶業始終堅定步伐、穩紮穩打地推進中國茶的標準化、品牌化、高端化、數字化實踐,用實力交出了品牌發展的標準答卷。

社會責任上,八馬茶業幫扶茶產區的腳步遍布貴州都勻、湖北恩施、湖北利川、廣西西林、雲南臨滄、福建安溪等地,讓當地好茶通過超2800家連鎖門店和超3000萬粉絲的線上渠道到達全國各地。

在科技強國,科技興農的範式指引下,八馬茶業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與技術疊代,實現了茶園從標準化到智慧化、生產從現代化到智能化、管理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年,八馬茶業自主研發的第7代智能化生產線,將正式落地投產。

八馬茶業還在繼續前行。放眼全國,八馬茶業正在積極構建「中國茶產業協作體」,打造廣大茶農茶企均可參與的開放式價值共創平台,聚力茶產業上下游合作夥伴。

我們完全可以預見,在一次一次與茶區深度合作、整合優質資源下,八馬茶業將一次又一次地打開品牌的全新增長空間,實現行業持續領先,並推進品牌不斷發展。

恰如八馬茶業董事長王文禮所言,「偉大的產品背後一定有偉大的企業」,偉大的企業也支撐著偉大的行業高質量發展。八馬茶業也將繼續落實兩會精神,帶動全產業鏈發展,承擔企業責任,助力推動社會經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fd719344705c5d7bd8d41b8897cc5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