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利用石灰石膩子產生電荷:新型摩擦生電納米發電機問世

2023-12-06     中國粉體技術網

原標題:【前沿】利用石灰石膩子產生電荷:新型摩擦生電納米發電機問世

2024年粉體表面改性技術高級研修班將於2024年4月13日-14日在江蘇南京舉行,報名請關注V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涉及非金屬礦粉體企業:碳酸鈣,矽微粉,滑石,重晶石,矽灰石,高嶺土,膨潤土,白雲石,石灰石,矽灰粉,雲母,硅藻土,海泡石,電氣石等;功能性粉體企業:氫氧化鎂,氫氧化鋁,氧化鋁,鈦白粉,白炭黑,氧化鐵紅,珠光雲母,導熱填料,氧化鋅,粉煤灰,碳化矽,玻璃微珠,納米粉體等;藥劑和設備企業;粉體填料應用企業;其他需要粉體表面改性的企業。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新型摩擦生電納米發電機,可為小型設備供電。該發電機使用石灰石膩子發電,與傳統摩擦發電方法相比,能節省大量成本。相關論文發表於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ACS Omega》雜誌。

研究示意圖

摩擦生電納米發電機於2012年首次面世,是一種將機械能或熱能轉化為電能的小型設備,用於小型無線自主設備,如可穿戴電子設備、狀態監測和無線傳感器網絡。典型的使用場景包括心臟監測儀植入物、農場動物佩戴的生物晶片轉發器、在輪胎壓力低時提醒駕駛員的傳感器等。

摩擦生電納米發電機通過行走、振動、輪胎轉動、風吹或水流等運動,使兩個物體相互接觸或移動摩擦時,在它們之間傳遞電荷,從而為設備產生電力,這些方式對環境的影響都很小。

研究人員指出,現有摩擦生電納米發電機使用昂貴的基於納米技術的方法製成,還要用到一些特殊設備,而他們研製的設備使用雙面膠帶或石灰石膩子等黏性材料來產生電荷,只需簡單的工藝技術,因此更具成本效益,也更容易製造。

此外,與現有設備相比,新設備使用了金屬化聚酯片,這也擴展了其工作頻率帶寬。這一點意義重大,因為一些小型能量採集設備,如健康監測和可穿戴外骨骼系統,需要更寬的頻帶來收集人體運動的能量。研究人員指出,普通的摩擦生電納米發電機的工作頻率低於10赫茲,而新設備的工作頻率高達80赫茲。

研究團隊計劃開展進一步研究,探索利用大理石、砂岩和月壤等不同礦物製造摩擦生電納米發電機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fadaffbc6580e0407be0c5ca6167b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