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魔幻恐怖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34歲的女人,懷孕後被自己的醫生男友下了墮胎藥,最終流產。
據報道,北京的王女士和男友是通過相親認識的。
今年5月,她欣喜地發現自己懷孕了。
但是男友卻表示不想要這個孩子,理由是:
結婚太累,自己也不想養孩子。
可今年已經34歲的王女士,卻十分想留下這個孩子。
本以為還有溝通的空間。
誰承想,就是因為這次意見不合,男友開始偷偷在王女士的水杯里下藥,還故意騎車帶著她往有坑的地方顛。
事發後,男友和其父母各種道歉,還說兩個人可以考慮結婚,也可以簽個婚前協議,作為對她的補償。
王女士看其態度誠懇,選擇了原諒,甚至願意不要什麼彩禮,能領證就行。
可就在她滿心期待時,男友家卻一拖再拖。
她這才看透,對方壓根就不想結婚。
然而,事情已經過去5個月了,即使再報警,當時的證物也早就沒了。
一個「拖字訣」,讓王女士身心俱碎。
新聞曝光後,網友大罵渣男。
也有很多人表達了對王女士的不理解:
發現男友惡行後,為什麼不趕緊離開?
致使一錯再錯。
其實,不止是王女士,現實中很多女生,在遇到符合內心理想的對象時,也會「戀愛腦」,完全不管對方的品行和家庭,執著地一腳踩進深淵裡。
結婚,本就是一場冒險。
除了能力和家境外這些物質上的要求外,以下這3樣東西也千萬不能忽視。
網上曾有人做過一個總結:
凡是家庭幸福、夫妻關係好的,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男人特別懂理解」。
他會真的理解妻子的付出與不易,想方設法對妻子好;
當遇到家庭糾紛時,他會設身處地為妻子著想,處處替妻子說話,在婆媳關係中做好約束和協調。
是啊,誰不想要這樣一位丈夫呢?
以前收到過一位讀者的私信。
她和丈夫結婚八年,每天都遊走在崩潰的邊緣。
不是因為出軌、家暴。
相反,她的丈夫一直是大家口中的老實人。
對周圍人照顧周到,對朋友非常講義氣。
只是,唯獨無法理解自己妻子的難處。
「他不會理解我在家帶孩子還總喊辛苦,只會覺得上班在家睡懶覺,哪裡會有多累。
他也不會理解我為什麼一直想搬出去住,還認為自己和父母住很是孝順。」
「他常說他是那種『有事需要我明確說出來,他才能懂』的性格,可每回我一說出來,他又會覺得我是小題大做。」
「每次吵架,他只會冷暴力,然後過幾天,再嬉皮笑臉地當什麼事也沒發生。
最後他依舊是大家眼中的那個老實人,所有的不和諧都成了我性格太強勢導致的。」
「跟這種男人過日子,我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都說,「不被理解的婚姻」最傷人。
的確,因為在親密關係中,相比男性,女性往往更重視也更依賴感情。
她們渴望被關心照顧,渴望對方能主動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並予以回應和安撫,渴望自己的想法和行為能被理解。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丈夫和自己的妻子都不在一個頻道上。
對於妻子這些內心戲,很多人只會覺得這是無病呻吟,無理取鬧。
「就這麼點破事,要來來回回說幾次。」
久而久之,很多妻子也開始懷疑自己:
生孩子是我,帶孩子是我,照顧家庭是我,那我找老公是幹嘛?
但其實,現代的婚姻,遠不只是兩個人的相處。
更多的,是彼此的情感交融和共同成長。
一個男人的責任,不僅在於養家,更在於願意為家庭付出時間、精力和關注。
善於傾聽妻子的心聲,為她提供安慰和鼓勵;
感恩妻子的所有付出,並給予她認可。
這種理解和體貼,才是一個女人最應該看重的。
電視劇《加油媽媽》里,全職媽媽何曉涵的經歷,讓很多人記憶猶新。
原本只是個小護士的她,嫁給了年輕有為的醫生丈夫。
在眾人看來,她算是通過嫁人完成了階級跨越。
可實際上,她卻是個妥妥的「受氣包」。
丈夫整天忙工作,對家裡不管不顧。
婆婆也一直不待見她,對她充滿勢利的挑剔:
娘家寄來的煙燻香腸,婆婆嫌棄這是致癌物,讓她把盤子端走,還要保證以後不要再寄這種東西來;
看不起她學歷低,婆婆專門買來奧數書,讓她提升一下自己;
小夫妻兩正要行周公之禮,婆婆拿著備用鑰匙直接闖了進去,要求他們按排卵期受孕表行事。
跟這樣的婆婆住在一起,沒過幾年,何曉涵就得了抑鬱症。
我們常說,結婚前一定要看對方的家境。
所謂家境,不止是外在的物質條件,也要看對方家庭的態度、品性等等。
對方父母是否尊重你,尊重你的家人,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你的婚姻能否收穫幸福。
看過一個帖子。
一對年輕人交往了三四年,結果在結婚現場鬧翻了。
從一開始,男方父就母覺得女孩高攀了他們兒子,事事都要過度插手,指揮女孩。
「我兒子最近工作太累了,都瘦了,你要多給他燉點湯。」
「裝修必須走中式的風格。」
「我們這邊沒有給改口費的習俗,這個環節就免了,但是茶還是要敬的。」
為了大局,女孩從未計較過。
可這樣的忍讓,並沒有讓男方父母有所收斂。
婚禮當天,他們為了招待自己的親朋好友,把女方親戚全部安排在了一個偏廳。
言語上也對女孩的父母頗不尊重。
這下女孩的情緒徹底爆發了,最後兩家人不歡而散。
雖然「結婚」是組建兩個人的小家庭。
但如果沒有得到婆家人的尊重與關愛,很難真正幸福。
就算你的老公對你再好、再愛你,但你能保證日後每次發生衝突,他都站在你這邊嗎?
倘若不幸遇到一個媽寶男,那以後的日子也可想而知了。
更別說,外人如果看到你在婆家的遭遇,會對你有怎樣的態度。
「老公護的媳婦,婆家不敢欺;婆家護的兒媳,外人不敢欺。」
話糙理不糙。
嫁給一個男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嫁給了他整個家庭。
如果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那麼這種人家註定不能往來,否則真的很容易自討苦吃。
在多年的從業經驗中,十點君發現,很多在婚姻中遭遇不幸的女性,都存在這麼一個現象:
在婚姻中失去了身材和活力,也耗盡了青春,最後在娘家成了客人,在婆家成了外人。
她們在日復一日的生活里,把全部心力都奉獻給了家庭和孩子。
一步步被馴化成了一個沒有稜角的人。
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成長,甚至失去了圈子,直到被嫌棄,被厭倦。
身邊一個朋友,是985畢業的高材生,結婚懷孕後雙方父母都沒辦法照看孩子,她只能辭職在家。
沒想到,這成了她噩夢的開始:
長期失眠、雞零狗碎的家庭瑣事,讓她憔悴不已,與老公的爭吵也愈加頻繁。
一次吵架中,丈夫脫口而出:
「你天天在家待著,全靠我養著,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這樣的話,聽第一次,她還能安慰自己:
「我只是暫時離開了職場而已,我還是有價值的。」
可聽得多了,她也開始不斷懷疑自己:
「是啊,我就是一個沒用的中年女人,還能找到什麼工作?」
而我另一個同事小A的故事,卻給出了另外的解法。
前段時間,她花了兩年時間寫的一本書,被一個影視公司看上了,賣了30萬。
雖然與其他知名作家相比,這點錢不算什麼,但對小A來說,這卻是對她全職在家的最大肯定。
小A一直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姑娘,工作那會兒就喜歡寫作,只是因為上班忙碌有心無力。
辭職在家帶孩子的間隙,她反而有時間看看書,寫作的念頭也隨之越來越強烈。
從搭建框架到初步內容,她抓住一切空隙細細打磨,整整寫了兩年。
「其實我最大的收穫不是這30萬,而是在這兩年中我沒有迷失自己。
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每天一直等著老公回家,帶孩子時感覺也沒那麼苦悶。
即使不能回到原來的賽道,但我也不會放棄自己。」
表面上來看,這兩個故事,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選擇。
但在我看來,她們真正的區別在於:
對於自我價值是否足夠肯定。
不可否認,女人在婚姻里、在成為母親這件事上,有些東西似乎必須要犧牲。
但這不代表著你必須要放棄自我、俯首稱臣,早早認定自己的命運。
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一定不能放棄成長。
在生活的任何一個階段,一定要把自己視為一個有價值的且重要的存在,並且為之努力努力再努力。
這份堅定的價值感,才能讓你在婚姻中收穫持久的尊重和珍惜。
網上曾經有個很火的問題:
「婚姻給女人帶來了什麼?」
評論區一片狼藉。
每一條評論背後,都是一段不為人知的傷痛。
可以說,婚姻是一個女人,這輩子唯一不能選錯的選項。
因為什麼結婚?
什麼時間點結婚?
選擇和誰結婚?
結果真的不一樣,也決定了她們不同的人生走向。
一旦錯了,往後餘生的每一步,可能都會是錯的。
最後落下一肚子委屈,一枕頭眼淚。
所以啊,女孩子們,出於對自己的負責,不管是戀愛還是結婚,都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
看對方的觀念,看父母的態度,更要看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這三樣才是保障婚姻長久的基準線。
點個【在看】,願所有人都能遇一良人,終老一生。
你覺得,結婚找對象還有哪些方面最值得重視?歡迎來留言區一起討論,為她人撐傘。
作者 | 小嗲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帳到老。
主播 | 亞楠,電台主播。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