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姓的起源和歷史,你了解嗎?

2023-12-29     千秋文化

原標題:馮姓的起源和歷史,你了解嗎?

馮姓有兩個起源,一是姬姓,二是歸姓。漢唐時期,馮氏繁衍很快,從原來的發源地陝西,發展到了現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

起源和演變

馮氏的起源之一可追溯至,夏商周時期的歸夷氏族。這一支族群以白頭翁為圖騰,居住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他們建立了歸夷氏族,後來一部分支遷徙到山東菏澤地區,形成河伯族。在夏朝帝芒時代,河伯族首領馮夷後人在馮地(今陝西大荔縣)建立了馮夷國,經歷了夏商周三朝的滄桑巨變。隨著時光的推移,馮夷國分裂為馮、河宗、邯三國,進入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簡子(歸姓)被封於此地,為該支馮姓第一人。

馮氏的另一個起源可追溯到,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畢公高。畢公高的後裔畢萬之子在晉文公時代追隨晉文公立國,被封為魏武子,得封魏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魏家為諸侯,其後人魏長卿一支受封於馮城(一說今河南省滎陽縣,一說今陝西省大荔縣)。這支後來逐步放棄了畢、魏之姓,以邑為氏而改姓馮,成為馮氏正宗。

分支與遷徙

馮姓早期主要分布在今河南、陝西、河北、山西等地,但在晉末「永嘉之亂」時期,馮姓開始大舉南遷或北避遼東,陸續遷徙至江蘇、安徽、江西、浙江、遼寧等地。馮氏的分支繁多,包括山西上黨馮氏、河南潁川馮氏、杜陵馮氏、長樂馮氏、京兆馮氏、弘農馮氏、河間馮氏等,每個分支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淵源。唐宋時期,馮氏經歷了兩次大舉南遷,使其分居於中國江南廣大地區,明清之際遍布全國各地。

歷史名人

馮道:瀛州景城人 ,後唐、後晉時歷任宰相;契丹滅後晉,又附契丹任太傅;後漢時任太師;後周時又任太師、中書令,成為歷史上少有的歷事五姓的人物。

馮京:鄂州江夏 官吏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狀元,為宋朝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

馮夢龍: 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並稱「吳下三馮」。

馮延巳:詞人、官吏 南唐著名詞人,曾任中主李璟時的宰相,亦是後主李煜之師。

寫到最後

馮姓已經演變成一個龐大,而分散的大家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在當代社會,馮氏家族的成員們,在各個領域繼續發光發熱,有的在商業舞台上嶄露頭角,有的在文學、藝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們通過教育、創業、公益等途徑,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eb999048bf84f02645e516f8979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