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重挫林雨峰後,為什麼古城三人要放棄股權,選擇臨時倒戈?

2023-05-15     未來電影局

原標題:丁元英重挫林雨峰後,為什麼古城三人要放棄股權,選擇臨時倒戈?

丁元英經過一年的周密布局,已經開始向樂聖發起攻擊,並與古城三兄弟一起,合謀這場殘暴的商業吞併陰謀。

一、丁元英發起價格戰

丁元英在音響展會的前夕,火速召回所有人,準備在古城召開一次緊急會議,這場會議將關係到公司的生死存亡。然而,葉馮兩人已經預料到丁元英的想法,可是他們卻沒有任何辦法。在一間狹小的辦公室里,由丁元英和歐陽主導會議正式開始,本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制定降價的策略,將原本售價7600的格律詩一號音響,降為3400元,如此以來,音響的售價已經低於樂聖的成本價。

這招釜底抽薪的戰略,必定會擊垮樂聖的旗艦機,甚至會粉碎他們塑造的品牌形象。丁元英這一決定,遭到葉馮二人的嚴重反對,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受恩於樂聖,這樣發起價格戰是不道德的行為,同時自己也只賺取3.2%的利潤,簡直是損人不利己。因此,這場內部衝突是難以化解的,於是丁元英拿出自己股權代理人的身份,強行將這件事拍板定案。

雙方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嚴重的衝突,都是由於他們的觀念決定的,葉馮二人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場零和博弈,在這個牌桌上,必然會有一個倒霉蛋,如果不將樂聖變成這個倒霉蛋,那麼這個大冤種必定是格律詩。要知道市場是飽和的,格律詩要吃到一口蛋糕,必須撕開一個口子,才會有一席之地,根本沒有和平發育一說,如果這次展會音響無法銷售一空,他們必定會遭到林雨峰的收割,這也是林雨峰給他們下的套。

會議結束之後,除丁元英以外,所有人都再次返回北京,來參加這次音響展會,在展會進行到高潮時期,葉曉明命令劉冰將降價通知貼了出去。當發燒友看到降價通告時,瞬間造成一場前所未有的轟動,人們都是開始瘋搶格律詩音響,而音響的電源是由斯雷克提供,斯雷克的趙總也臨時起意,決定將價格下調3%。

如此以來,格律詩音響遠低於成本價,而音響組件又是用樂聖提供,這樣會對發燒友造成一種錯覺,就是格律詩把兩套音響,才賣樂聖一套的價格,就算這樣也會有盈利,說明樂聖這個民族音響太黑心。由於價格的減半,格律詩當天將500套音響,銷售一空。

二、林雨峰做局

音響會展的事情,迅速就引起樂聖集團的注意。林雨峰立即召集公司合伙人,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由於格律詩的騷操作,讓發燒友開始唾棄樂聖的品牌,甚至對這個品牌開始反感和排斥,這一系列的事件,足以顛覆樂聖多年建立的品牌形象,甚至會將樂聖淘汰出局。

從會議上每個人臉上凝重的表情能看出,他們已經意識到,樂聖已經進入生死存亡之際,所以,林雨峰一定會制定一套激進的方案,對格律詩發起反擊。他們的法務組瞬間分析出,格律詩已經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兩項規定,一是,以排擠對手為目的,低於成本價銷售商品;二是,偽造商品產地。

同時他們將音響送往九家音響生產商家,和12位音響製造行業專家那裡,進行行業評估,得出的結論是成本高於3400元,合理成本應該在4200和4500之間。然後,他們分析自己有75%的資產負債率,所以這場官司只能贏,否則,會對公司造成毀滅性打擊。

最後在他們慎重考慮之下,決定以600萬的賠償標地,向格律詩發起訴訟。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給格律詩一些威懾作用,因為光應對訴訟的律師費都要90萬,這筆錢足以將格律詩壓垮的。

在會議結束前,其實有一個人已經意識到,格律詩這樣做的目的,很可能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蓄謀已久的,如果是蓄謀已久,那肯定有戰略上的考慮。可是林雨峰並未意識到這一點,由於他的性格使然,他迅速就制定出了反擊戰略,並給訴訟組下達兩條命令,一,以吃掉格律詩公司為目的,以損害賠償導致他們一夜之間,資不抵債為手段,拒絕任何形式的調節,務求置敵於死地。二,在訴訟過程中,要特彆強調格律詩音響的發燒級設計,和苛刻的工藝,既表現我們實事求是的胸襟,又能更有力的說明成本,也為勝訴之後,運作這個音響作鋪墊。

儘管訴訟還沒開始,林雨峰已經將格律詩視為自己的資產,並開始算計得手之後的運作,他的每一步都是你死我活的打法,這也符合他激進的性格。這場招招致命的博弈,已經在兩位幕後操盤手的部署下拉開序幕,然而古城三人組,還沒意識到這場鬥爭的殘酷性,他們總想以和平演進的方式,滲透入市場,可是他們永遠不會明白,林雨峰給他們做的局有多深。

三、和談失敗

三天之後,葉曉明就收到了林雨峰的訴訟書,這份天價的賠償訴訟書,徹底擊潰了葉曉明的信心,這也是他一直擔心的事,如今木已成舟,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為了不被丁元英一直牽著鼻子走,他作為三人組中的意見領袖,決定先將這件事隱瞞起來,待他們回古城統一想法以後,再做下一步打算。

於是葉劉兩人連夜趕回古城,與馮世傑一起召開內部會議,在所有人看完訴訟書之後,他們都是在抱怨,甚至對丁元英千夫所指,將所有的災禍都歸結於丁元英。他們發泄完情緒之後,已經明白,對方是要把他們往死里整。葉曉明開始分析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從實際層面來說,他們早已自認違反「不正當競爭法」,因為事情已經到了紙包不住火的地步,像環保、童工和勞動權益保障,這些都是明面上的事,捂都捂不住,即便捂住了違法的這頭,也捂不住音響成本的另一頭,反正橫豎都是一死,即便說王廟村與他們沒關係,但是法官不是吃素的,肯定會調查的一清二楚。

通過前面的分析,他們斷定這場官司必敗,即便丁元英是天神下凡,也無法扭轉局勢,而丁元英又沒有入股,無論輸贏,都對他造成不了什麼損害,所以他才敢肆無忌憚的耍大牌,步步出險招。連劉冰也開始抱怨,丁元英非要玩一些花樣,好像不玩花樣,就顯示不出他是高人。從三人的言語中,可以看出,古城三兄弟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他們看似憨厚,實際在利益方面的算計悶清。

但是他們的認知還是有局限性的,他們只能理解實體正義,根本不懂程序正義,所以他們至始至終都認為自己有錯在先,於是他們決定與丁元英決裂,並想鼓動歐陽雪和他們一起去求和,以10萬塊作為賠償金,退一步講,如果求和失敗,他們仨就退股,這樣他們就可以全身而退。葉曉明部署十分嚴密,三人分工明確,世傑去買機票,他和歐陽雪去深圳求和,劉冰留守北京。一旦劉冰收到求和失敗的電話,立即帶上公司的手續,返回古城,強逼歐陽雪退股,這樣以來,他們就能進退自如。

內部會議結束之後,三人連夜來到歐陽飯店,與她一起商量對策。葉曉明一開始就引導歐陽雪去道歉,其他兩人已經被其說服,也跟著附和。可是歐陽雪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她一開始就不同意道歉,即便是求和,也只能以商業摩擦的理由,進行求和。

其次她認為自己是否違法,得由法院來說,畢竟他們確實是以高於成本的價在賣貨,如果以違法道歉的方式,那樣就是不打自招,自己承認有罪啦。

然後歐陽又有一套深層的分析,她認為,如果樂聖不是想置格律詩於死地,那麼這樣的結果也是他們想要的,如果樂聖真的要置他們於死地,那麼做什麼都沒用,只能對簿公堂。

古城三人組退股出局

天剛亮,葉曉明就給樂聖打了電話,約定求和時間。

歐陽已經意識到他們三人已與丁元英決裂,如果求和失敗,也必將會離她而去,但她也沒有什麼辦法。

於是葉曉明和歐陽中午,一起前往樂聖道歉。樂聖雖然沒看懂他們的意思,但是繼續給他們下套,請媒體來報道求和事件,以繼續擴大事態。結果歐陽剛一進門,就遭到媒體的狂轟亂炸,而且對方並沒有誠意接受道歉,只想讓他們承認違法,儘管歐陽雪據理力爭,但仍舊沒有任何效果。本次談判,只是換來了樂聖集團對他們的羞辱。

求和失敗之後,葉曉明就通知了世傑和劉冰,於是三人一起攤牌,要求歐陽雪退股,如今公司已經成為死亡之地,歐陽深知無法強留他們三人,即便公司章程規定股份只能轉讓,不能退出,但是歐陽出於仁厚之心,給他們都退股了,世傑在退股時留了一個心眼,他主動提出,把退股的錢,置換成王廟村的生產設備,歐陽雪也同意了他的提議。

而劉冰最不要臉,他退完股,並不想離開公司,想以員工的身份繼續工作,這樣以來,如果公司有朝一日翻身,他就會成為公司的元老級人物,如果公司破產,他也達到了避險和保留的雙重目的。

古城三人組離開時,歐陽一個待在辦公室沉思了一會兒,就抱頭痛哭,她心裡明白,如果自己不退股,只會換來他們三人的指責和謾罵,而當初開公司的目的,又是他們為了前途,找丁元英給他們指一條明路的,如今又留下爛攤子跑路,害得自己一個人承受這些。

葉曉明他們三人回家時,都不思悔改,只有世傑一人感到十分內疚,因為事情一開始是他牽頭的,如今又退出,自己簡直里外不是人。最後他總結了一句話:咱們三個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同時他們還約定一起給丁哥道個別,劉冰最狡猾,連道別也不想去,以要看守車為由搪塞過去。葉曉明還算是個君子,與丁元英客道了幾句話。馮世傑是最真誠的,他主動留下來,給丁元英道歉,從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他的故意攀關係行為說起,直到將這件事說了出來,他才過了內心的檻。

三人在離開時,與歐陽擦肩而過,他們只是隔著車窗互望一眼,這一別也許就是一生,也許是兩種命運的交錯。歐陽來找丁元英,也是為了下一步做打算,她認為這回的官司未必是死局,因為從真實性來看,他們並沒有以低於成本的價賣東西,不過是在合法的競爭中,體現了不正當的競爭,說明是法律的問題。至此,格律詩已經陷入纏網,前途未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e9b2575d065c3acb01ca676092e45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