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球銷量26.1萬輛,不靠中國車市和新能源,起亞仍吃香喝辣?

2023-10-07     汽車情報

經常上網的手機用戶,應該都有這樣一種感受。打開短視頻、社交平台,瀏覽的內容往往都是自己感興趣的,即便對比多個帳戶,也很難完全相同。想必大家也清楚,這是基於大數據算法的「精準推薦」,好處在於能迎合個人喜好,增強使用粘性;但缺點則是會限制認知,令用戶陷入「信息繭房」。

事實上,在各行各業中,都會存在由了解、認知、體驗不同而建立起的「信息繭房」,而對於汽車行業發展的最大誤解,或許便是過度「神話」中國車市和新能源的說法。

毋庸迴避,中國車市作為全球最大單一產銷市場,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再度榮膺最大出口國,凸顯出強勁的發展潛力。同時,新能源更是成為全球公認的技術賽道,一方面是政策的大力補貼,另一方面則是「禁燃令」的箭在弦上,不少車企甚至直接跨過混動產品,直接朝著深耕純電技術的方向進發。

然而,在國內市場存在感不強的起亞汽車,卻給我們上了一課。數據顯示,起亞9月全球銷量達261322輛,同比增長4.8%;除了在韓國本土賣出超4萬輛外,其海外銷量達到了21萬餘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起亞純電車型也有著不錯的發展,僅起亞EV6一款車型,在2022年就賣出78800輛;但起亞汽車之所以能實現增長,全球布局+燃油產品仍是不可撼動的發展主線。

不難看出,中國車市固然重要,即便是在存量階段,其巨大的消費基數,仍是全球汽車品牌不願放棄的「蛋糕」。但具體到單一品牌,拋開已經「出局」的雷諾、謳歌等品牌不說,很多頭部合資品牌的在華發展也陷入到瓶頸之中。反倒是開拓海外市場的自主品牌奇瑞,仿佛發現了「新大陸」,成為逆境之下快速增長的品牌。

由此可見,無法在國內市場存活,或許過不好今天;但若不能開拓海外市場,很難從容地談明天。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車企意識到這一問題,包括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紛紛布局海外市場,以及廣汽本田、上汽通用釋放產能走向外銷,都是在挖掘更多的生存機會。將「雞蛋」分開裝,成為車市動盪節點下最穩妥的發展策略。

至於產品布局方面,新能源技術具有前瞻性不假,但站在車企的角度來看,比亞迪、特斯拉始終是「個例」,想要在短期內複製,甚至是抗衡其市場表現,無疑是天方夜譚。因此,在漫長的技術積累階段,燃油市場仍是大多數傳統品牌不可忽視的重點,尤其就除「兩田」以外缺乏領先混動經驗的合資品牌而言,更要守好燃油市場的「一畝三分地」。

當然,在全球汽車市場中,這種發展理念也是站得住腳的。在充電基建不完善、出行半徑普遍較大,以及沒有用車成本顧慮的國家中,燃油車型的實用、穩定、可靠優勢難以被新能源車型替代,若是對智能配置要求不高,用戶更是沒有必要非得選新能源車。因此,燃油車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在全球市場中被替代,而穩固基礎、做好積累、鋪墊未來,才是保證車企始終領先的重要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ddc0f538d5b611dffbb1788fcd9e7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