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副外長來了一趟中國,讓俄烏對中國的口風都變了。
烏克蘭第一副外瑟比加長日前率團抵達中國,同中國副外長孫衛東舉行中烏外交部磋商。同一天,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也應約會見了瑟比加,就俄烏衝突等問題交換意見。
【烏克蘭第一副外長瑟比加與中國副外長孫衛東】
而就在消息公布的第二天,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克里莫夫表示,中國和烏克蘭之間的合作,其實對俄羅斯是「有利的」。因為中國是一個主權國家,而烏克蘭在聯合國仍有一席之地,主權國家有權按照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建立雙邊關係。
他說「如果有必要的話,俄羅斯通過中國與烏克蘭進行溝通,會比通過美國這個中間人更加容易。」
而就在同一天,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烏克蘭真理報》上發表署名文章。文章稱,俄羅斯過去只想與美國討論和平,但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事實上,俄羅斯如今不僅試圖影響美國的政策,還希望改變其他國家的想法。與此同時,在沒有美國和俄羅斯參與的情況下,烏克蘭已經和中國就和平方案以及中方的和平願景交換了意見。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烏克蘭真理報》上發表署名文章】
庫列巴認為,種種跡象表明,所謂「基輔聽從於華盛頓」的言論已經站不住腳了,如今的這一切,都是烏克蘭創造的「全新外交現實」,而不是美國。瑞士和平峰會將證明,儘管資源有限,但烏克蘭仍能獨立制定國際議程,調整自己的外交路線,並在不利的情況下取得必要的成果。
烏克蘭副外長結束訪華之行後,俄烏同一天發聲,而且口風跟之前都有較大的變化。
俄方這邊,關於中烏之間的合作,俄羅斯之前是採取了一種默許的態度,不讚揚但也不批評。數據顯示,中國去年仍然是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是烏克蘭糧食的最大買家。
【中國去年仍然是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因為我們從烏克蘭那裡進口大量糧食,所以在黑海糧食外運的問題上,我們的話語權一直都很重。最早黑海糧食外運協議是在2022年7月簽署的,土耳其和聯合國是中間人和監督者,協議規定,任何進出烏克蘭港口的運糧船都必須接受土耳其的檢查,以確保上面沒有武器彈藥等軍事援助。作為交換,俄羅斯將為烏克蘭運糧船開闢一條人道主義通道。
協議3個月一續,俄羅斯後來幾次都不想續了,因為俄羅斯其實想藉此換取西方解除對自己的部分制裁,但西方並不願意鬆口。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方推動下,這個糧食協議續了整整1年,直到去年7月,俄羅斯才徹底放棄該協議。
而當時的統計數據就顯示,通過黑海糧食協議進口烏克蘭糧食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而在糧食協議失效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表示,希望有關方面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問題。
【俄羅斯其實想藉此換取西方解除對自己的部分制裁】
如今俄羅斯改口,稱「中烏合作對俄羅斯有利」,背後的原因,其實他們自己說得很明白了——「俄羅斯通過中國與烏克蘭進行溝通,會比通過美國更加容易」。俄方一直對和談持開放態度,但俄烏之間的溝通渠道已經徹底斷絕,美國倒是能做中間人,但美國還想讓衝突持續下去,因此也不可能替莫斯科傳話。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基本上只能找中國。考慮到中國本身的國際影響力,以及中烏緊密的經貿聯繫,中國對烏克蘭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中方是願意推動和平的,是俄方目前承認的衝突調解人。
【中方是願意推動和平的,是俄方目前承認的衝突調解人】
至於烏克蘭方面,他們對華的口風變動,主要是為了緩和之前澤連斯基的言論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在中方表示「難以參加和平峰會」後,澤連斯基先是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聲稱「俄羅斯利用中國破壞和平峰會」「中國成為了俄羅斯的工具」。隨後他又訪問菲律賓,並聲稱「菲律賓跟烏克蘭一樣,面臨類似的外部挑戰」。
不清楚澤連斯基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很明顯,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看得很清楚,趕緊想盡辦法往回收。
他先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烏克蘭不完全了解中國」「在俄烏問題上,中國並不著急」,然後這次又發表署名文章:雖然主題不是談中國,但至少在談到中國的時候,他還算是比較理智的,沒有談中國不去和平峰會的事情,而是強調中烏之間仍在保持溝通。
還是那句話。隨著美國大選的來臨,美國政壇的不確定性加劇,以及局勢逐漸朝著向俄羅斯有利的方向發展,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只會越來越重要,而俄烏都會想盡辦法讓中方更加靠近自己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