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5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兩個月來,淄博因其燒烤靈魂「三件套」成為網際網路世界中最受關注的網紅城市之一。「五一」假期結束後,各地錯峰出行的遊客開始「進淄補烤」,就連八大局便民市場也變成了熱門打卡地之一。然而,這種商業化的趨勢引起了本地市民的擔憂,認為這可能會使得八大局便民市場失去原有的特色和便民功能……
作者 | 小軍哥 (文化產業評論作者、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淄博作為因燒烤而走紅的三線城市,其熱度已經遠超出了尋常。「五一」假期, 淄博八大局不僅成功登上了全國景區熱榜的第一名,還輕鬆碾壓了許多老牌5A級旅遊景區。
更驚人的是,假期第一天,八大局就迎來了19萬遊客, 這個數字甚至比故宮、頤和園和南鑼鼓巷三個景區的總和還要多(故宮是3.5萬、頤和園是7.8萬、南鑼鼓巷是7.5萬)!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八大局不僅是全國最具實力的「5A級景區」,更是全國最霸氣的菜市場!
「五一」首日八大局接待遊客近19萬人次(圖源:紅星新聞)
然而,這種商業化趨勢也引發了本地市民的思考和擔憂:一旦燒烤熱潮過去,淄博還能靠網紅流量吸引遠方的客人嗎?八大局便民市場是否能夠恢復昔日特色和便民功能?
今非昔比的八大局前世與今身
八大局,全名八大局便民農貿市場,原為淄博市行政辦公中心。
上世紀七十年代,地級市政府行政機構相對簡單,當時淄博市將包括財政局、教育局、衛生局、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文化局和機械工業局等八個行政部門集中在一個大樓辦公,被當地人習慣稱為「八大局」。
原八大局南面的郵政大樓(圖源:《張店城市記憶》)
2011年3月,淄博市的「八大局」辦公樓被拆除,但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誕生的八大局便民農貿市場卻頑強地留了下來, 這裡店鋪齊全、價格實惠、方便快捷,是當地老張店人居家生活的不可或缺的購物場所,也是張店區人氣最旺的菜市場之一。
說來也巧。在國內也有不少因「八」字而聞名的城市和景區, 如北京香山的「八大處」、山東青島的「八大關」、貴州黔西的「八仙洞」,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由來和歷史背景。正因此,「八大局」這一稱謂不僅是淄博市的文化名片,也為張店區成為今天的「熱門景區」帶來了無限可能性。
然而,誰也不曾想過,就在「五一」前後,這個原本普通的便民菜市場一夜之間火爆起來, 成為全市乃至全國最霸氣的「菜市場」,輕鬆擊敗全國所有5A景區和網紅打卡地。據說,有個老奶奶推著三輪車在市場上賣炒鍋餅,一天就能賺到上千元!
遊客排隊購買當地特色小吃(圖源:淄說淄話)
不管怎麼說, 此時的八大局菜市場已經不再是一個普通菜市場了。在流量的加持下,正在悄然地發生著角色轉變:街道路面被重新翻修,市場出口附近也被徹底改造,以前賣西瓜、洗髮水等日用品攤位不見了,門口被掛上醒目的「八大局燒烤」標誌,吸引眾多遊客排隊等號。
八大局燒烤眾多遊客排隊等號(圖源:首席人物觀)
令當地居民更為困惑的是,就連打了十多年交道的老肉鋪、糧店和菜攤也都陸續遷走了, 取而代之則是一家緊挨一家的炒鍋餅、紫米糕等「網紅」小吃店,並經網絡直播被賣向全國。還有商家甚至不惜高價購買店面,連夜裝修,轉行賣起了淄博燒烤和各種網紅食品。
八大局工紫米餅門店(圖源:視覺中國)
原本的便民市場在改頭換面中,儼然已經變成了一條網紅美食街區。為了給更多的遊客讓路,以前習慣騎電動車到八大局買菜的居民,現在也不得不步行進出市場。 看到一眼望不到頭的遊客,有的居民開始放棄去八大局購物的念頭,選擇到更遠的農貿市場買菜購物。
除此之外,當地居民最珍惜的則是他們的「信譽」。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山寨版「網紅小吃」,可能會在「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下,使當地傳統美食和小攤販失去競爭力,甚至影響淄博的城市形象。 同時,如果這些網紅店鋪失去熱度,它們還能繼續生存下去嗎?這也讓人們開始思考,這條街是否會回到以前的樣子?
「八大局」面臨新的挑戰和考驗
近幾個月來,淄博幾乎全城都在迎接流量的考驗。
從四月份的熱度升溫,到「五一」期間的高潮,再到「八大局」的爆火,淄博從黨政機關到普通市民幾乎人人圍繞遊客轉,竭盡全力提供最好的服務。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減少或者杜絕差評,為「好客山東」的城市榮譽而戰。
值得關注的是, 對於「八大局」便民市場而言,它的主要功能是為當地居民提供各種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和服務。這些商品和服務都是有一定的區域特色,因此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市場供需格局。
當下,隨著網紅小吃的湧入,原有的市場格局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不管這些「炒鍋餅」「紫米糕」「牛奶棒」等網紅小吃是不是淄博土生土長的特色,它們大多數都有著同質化的屬性。就像長沙臭豆腐一樣,幾乎每個城市都能找到它的蹤跡。雖然它們很受遊客歡迎,卻對原有的便民市場環境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牛奶棒等網紅小吃隨處可見(圖源:慢養娃媽媽團)
一是競爭性問題。各類網紅小吃的湧入,不可避免地會對本地特色小吃帶來一定的競爭性,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傳統的小攤販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儘管這些傳統商品在本地市民中擁有大量的顧客群,但是面對外地遊客選擇和營銷方面卻難以與那些網紅小吃競爭。這不僅影響了經濟收入,也讓他們失去了經營信心。
二是品質性問題。一些「山寨版」的網紅小吃由於品質良莠不齊,加上直播和網絡代購推波助瀾,導致一些商家在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上的疏忽,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並對淄博燒烤口碑和城市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這樣的網紅景點也難逃「曇花一現」的劫數。
八大局網紅炒鍋餅(圖源:慢養娃媽媽團)
三是秩序性問題。除上述兩個問題外,大量遊客的湧入可能會給社區社會秩序帶來諸多矛盾和問題,比如交通擁堵、噪音污染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過度強調「遊客優先」也可能會給周邊居民造成主客錯位的認知,雖然溫暖了外來遊客,卻無意中傷害了本地市民。比如,五一期間當地居民想出個門都難,更別提買菜了。
其實,類似「八大局」今天的狀況,在國內其他城市也有不少典型案例。比如,北京市的著名胡同——南鑼鼓巷,曾經就是老市場與原住民共存的樣本。 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和旅遊業的繁榮,網紅餐飲幾乎占據了整條街面,並被稱為「亞洲25處必去景點之一」,其房租水漲船高,屬於胡同的靜謐也只有在深夜才能短暫出現。
八大局市場入口(圖源:大眾日報)
綜上所述, 今天的八大局的模樣與過去的北京南鑼鼓巷類似,逐漸被商業化的煙火氣息所籠罩。當地居民和傳統攤位逐漸隱身,臨街店鋪均校仿網紅店標準打造,貼滿了各類花式宣傳口號,擠滿了排隊打卡和購物的外地遊客,正一天天侵蝕著八大局菜市場的原有風貌和生機。
主客共享才是城市旅遊的主基調
商業化的蔓延和外地遊客的湧入,讓曾經熟悉的八大局市場變得「面目全非」。而對於淄博當地政府來說,新一輪的考驗即將開始。他們需要在促進經濟發展中尋求市民與遊客共享的平衡點,確保八大局便民市場不僅能吸引遊客,更能保留便民利民的功能。
旅遊目的地是生活環境的總和,縱觀國內知名旅遊城市無不是以兼顧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需求為導向,通過打造主客共享的城市生活空間和載體,提升城市形象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為此,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建議,淄博相關職能部門應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破解八大局發展中可能面臨的困局。
一是高起點規劃設計。根據國家《旅遊休閒街區等級劃分標準》及細則,以及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應具備的「地方文化特色、兼具主客共享、街區社區一體、綜合業態豐富」等4個顯著特徵,進行高起點統籌規劃設計,確保「八大局」未來發展更加符合現代旅遊休閒街區的發展趨勢和行業標準。
二是提升市民參與度。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就加強市場引導和本地特色業態的培育,鼓勵和支持當地老藝人、老工匠和非遺傳承人參與市場共建,通過手工藝品製作、非遺技藝展示展演,讓市民和遊客體驗當地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樣既兼顧了社區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也避免因為過度商業化而引發社會矛盾。
三是推廣特色品牌認證。市場監管和商務部門應積極引導商家開發本地特色產品,比如博山硬炸肉、豆腐箱子、爆炒腰花、八寶飯等當地特色美食。同時,推廣品牌認證制度,建立健全淄博燒烤和小吃的地理標誌認證,不僅可以保護地方特色美食的原產地和生產方式,還能夠提長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增強品牌競爭力。
本地市民推薦的淄博特色美食(圖源:慢養娃媽媽團)
四是完善周邊基礎設施。應圍繞提升「八大局」市場的可達性和體驗度,進一步加強市場周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增加公共運輸線路、修建停車場、醫療急救站、多語種導覽服務等,提高市場的可達性和綜合服務能力,為市民和遊客提供良好的消費環境。
五是強化市場監管水平。當地政府應引導建立完善的基於景區化的管理機制,同時文旅、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聯合執法監管,確保商家進行規範化經營和管理,限制每日遊客數量和限流上限,以維護街區周邊社會秩序和穩定,推動「八大局」市場可持續性發展。
總之,推動城市旅遊業發展是一項長期規劃和經驗積累的過程,需要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需求,不斷調整和改進應對策略。只有這樣,才能讓網紅打卡地變成主客共享的「常紅」旅遊目的地!
參考資料:
1.首席人物觀(小葵 陳默):被流量「扼殺」的淄博八大局市場2023-05-06
2.紅星新聞:網紅淄博的AB面2023-05-07
話題互動
您對淄博八大局市場的變遷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加入私密社區
主題閱讀
爆火的淄博燒烤,流量密碼除了美味還有這個玄機……
淄博爆火!這份淄博市十四五文旅發展規劃有答案
淄博這場炒作,背後有高人!
推薦收聽
除了高考作文的難易,我們還能從中看到什麼?
除了神仙姐姐,《夢華錄》還憑什麼收割觀眾?
王心凌走紅後,最火的是她的劇透?
線上演唱會火了,是情懷更是商機
沒有可達鴨我怎麼在社交媒體立足啊?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運維3000多期(持續10年有餘,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8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小軍哥打 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作者 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