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書展 | 商務印書館隆重發布「人文史叢書」陳平原、夏曉虹教授攜新著講述「有聲的中國與無盡的女界」

2023-08-18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2023上海書展 | 商務印書館隆重發布「人文史叢書」陳平原、夏曉虹教授攜新著講述「有聲的中國與無盡的女界」

「有聲的中國與無盡的女界——『人文史叢書』新書發布會」活動現場

8月17日,在上海書展期間,商務印書館與上海圖書館聯合舉辦「有聲的中國與無盡的女界——『人文史叢書』新書發布會」。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陳平原,河南大學講座教授夏曉虹主講;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陳子善,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戴燕參與對談。活動由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鄭勇主持,百餘名讀者現場參與。

晚清以降,中國社會跌宕劇變,其間所湧現之新事物、新人物、新思潮,不僅在當時激盪潮流,其餘緒也綿延至今。演說即為其一。作為「傳播文明三利器」之一,整個20世紀中國,但凡有效的思想啟蒙或廣泛的社會動員,都離不開「演說」這一利器。陳平原教授的新作《有聲的中國: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正是在這方面所做的一次特殊的探索,該書通過鉤稽「演說」的變化,兼及閱讀(文字)、傾聽(聲音)與觀看(圖像)三種觸摸歷史的路徑,呈現出一個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現代中國,也藉以透視整個時代的政治與文化氛圍。正如陳平原教授在書中所言:「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乃一時代社會是否活躍、政治是否開明、學術是否繁榮的重要表征。」

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陳平原

在主題演講中,陳平原教授從人文史及聲音研究入手,論及「聲音」之於「文學」、之於「學問」,以及之於「現代民族國家」。他考辨了「演說」的傳入與嬗變,並提到演說可以是政治宣傳,可以是社會動員,也可以是思想啟蒙或學術普及。在這一次聲音研究的嘗試中,希望深入技術及政治、文化層面,考察晚清以降的「演說」,是如何被鼓動及訓練出來的。陳平原教授還特別著眼於演說的政治功能與美感實踐,藉助演說之氛圍、演說之鄉音、演說之變奏、演說之危險、演說之詩性等層面,討論若干兼擅演說理論與實踐的政治人物及其演說名篇,注重聲音轉化為文字,以及「以話為文」的得失成敗。

在20世紀中國,女界,則為另一時代之切片。夏曉虹教授新作《秋瑾與二十世紀中國》正是希望從一個人,看一個世紀的中國變遷。在當時的中國,秋瑾可謂最知名的女性之一,由於其個性中的好奇趨新、志向遠大,甚至可以說具有強烈的青史留名的慾望,造就了秋瑾思想的與時俱進,人生猶如一部傳奇:從湖南時期擅長詞章的「才女」,到北京時期接受男女平權啟蒙的女學先進,再到留日時期崇奉民族革命的「英雌」,最終以組織武裝起義的光復軍領袖而獻身。

河南大學講座教授夏曉虹

主題演講中,夏曉虹教授提到,秋瑾最後的死於革命,使她的被殺超越了同時代女性之死的意涵。尤其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國後,革命具有了正當合法性,秋瑾被作為革命先烈、「巾幗英雄」(孫中山題詞)不斷被追懷和推崇,這也是紀念秋瑾的活動至今綿延不絕、而且高潮迭起的根本原因。可以說,秋瑾的生命歷程濃縮式地再現了近代中國激盪的思潮演變,也比一般閉鎖閨中的女性擁有了更廣闊的社會牽動面。

對談活動現場

對談環節,陳平原、夏曉虹、陳子善、戴燕四位教授進行了精彩對談,他們圍繞聲音研究的思路和突破、研究新領域的拓展等議題開展討論。陳子善教授從演講的口頭禪與時代的關聯這一細節出發,認為《有聲的中國》對20世紀上半葉中國文化及政治的變遷,在演講和聲音的層面做了非常精彩的探討,《秋瑾與二十世紀中國》中對秋瑾詩詞版本的梳理非常細緻周到,對現代文學文化研究是很好的啟示。戴燕教授從魯迅的演說通過何種方言傳播切入,認為特別是在當下音頻視頻流行的時代,聲音的傳播研究對近現代有聲的中國是非常重要的,而夏老師的秋瑾研究挖掘分析資料精細,娓娓道來,補充和豐富了從傳統的晚清女性變成一位革命者的秋瑾形象。陳平原、夏曉虹教授還與現場讀者進行了深入互動,並為購書讀者簽名。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陳子善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戴燕

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鄭勇

《有聲的中國》和《秋瑾與二十世紀中國》作為「人文史叢書」的先聲之作,是商務印書館與北京大學現代中國人文研究所合作的一套新人文研究叢書。現代學術的發展,固然後出轉精,但也造成各學科自築藩籬,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因而「人文」的整體面貌越來越模糊。該叢書確立此前未見使用的「人文史」概念,意在打破越來越精細的研究領域劃分,將各人文學科的思考融會貫通。關注文學史、藝術史、學術史、思想史、教育史、媒介史等,透過相互間的區隔、糾纏與對話,挖掘其中蘊涵的時代精神與文化變遷。借「自然史」「社會史」「人文史」三足鼎立的思路,叢書希望重構學術視野與論述方法,以跨學科的視野、跨媒介的方法、跨文體的寫作,來呈現有人有文、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的中國。

讀者互動

現場觀眾

簽售現場

《秋瑾與二十世紀中國》

夏曉虹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全書共分三輯,「本事篇」「延展篇」「剩義篇」。第一輯各篇緊扣秋瑾本人,具體分析了明末女將軍秦良玉與沈雲英對秋瑾一生行事的影響、秋瑾的婚姻及其革命的動力、秋瑾對於男女平權方面的貢獻,為我們了解秋瑾提供了一個方向上的指引。

《有聲的中國——演說的魅力及其可能性》

陳平原 著

晚清以降迅速崛起的演說,不僅僅是政治、社會、學術、文化活動,甚至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文章變革。陳平原教授的這部新作,可以說是一次特殊的探索:通過鉤稽「演說」的變化,兼及閱讀(文字)、傾聽(聲音)與觀看(圖像)三種觸摸歷史的路徑,呈現出一個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現代中國,也藉以透視整個時代的政治與文化氛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b4470112e8a2625a1bbdfe21d11d9cd.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