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2022-10-04   遙望春風

原標題:俗語: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我們應該怎麼來理解這句話呢?要想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咱們先得清楚這句俗語中幾個關鍵字的意思,那就是「古」、「後生」和「失譜」。

「古」當然是指古代,也就是歷史,「後生」一般是南方人用來對年輕人的稱呼,「失譜」指的是失去方向,走了彎路,沒有了目標。那麼連在一起就有意思了,老人如果不去跟年輕人講一講過去的事情,那麼現在的年輕人就容易走偏,生活中容易失去方向感。

其實這句俗語如果我們再套用現代的一句名言來解釋,那就更清楚了,那就是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總結過去,才能走好未來的路,那麼現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現在生活好了,很多年輕人都快要忘記自己眼下的好日子是怎麼來的了。

那是靠祖先奮鬥打拚出來的,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特別是一些城市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吃不得一點苦,如果不對他們進行歷史的教育,這些孩子未來怎麼可能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只有知道了過去,才會珍惜當下,只有知道了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在艱難困苦的條件挺過來的,後輩才會努力向前。想當年,河南新鄉輝縣郭亮村的先人硬是在懸崖絕壁上開出了一條公路,那是多麼偉大的成就。

在一沒有設備,二沒有資金的情況下,郭亮村的先人用的是最傳統的人工開鑿法,用錘子、斧頭一點點鑿開大山,這裡面的艱難程度是後人無法想像的。如今這條路成為了一條致富路,山裡的百姓因此而得益。當我們後輩走在這條路上的時候,內心除了感嘆和崇敬之外,更應該去了解過去。

因為將來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克服這些困難不能等、靠、要,而必須像我們的先人一樣,不懼犧牲,不怕困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要多聽聽健在的老人講一講祖先輝煌的歷史,增加我們的自豪感和驕傲感。

這樣年輕人才不會脫離正常的人生軌跡,老一輩人留下來的不僅僅是有形的資產,更有無形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才是我們能夠不斷前進的動力所在。現在社會發達了,獲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年輕人就沒有理由忘記過去了。

此外,尊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的一個重要且具體的表現就是要善於傾聽老人說的話。老人走過一生,就算是從時間上來說,也會積累大量豐富的社會經驗,這些經驗能夠為年輕人的成長提供很大的幫助,讓年輕人少走許多的彎路。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既然有現成的經驗,我們又為什麼不去好好學習呢?顯然,「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這句俗語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正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我們才能夠不斷地進步和發展,生生不息,從而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