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的相關的知識一直是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歷年考點,同時也是各位中醫人必須要掌握的知識點,今天醫學教育網為廣大考生整理相關考點如下:
十二經脈的名稱是根據手足、臟腑、陰陽來命名的。
1.手足,表示經脈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經表示其外行路線分布於上肢,足經表示其外行路線分布於下肢。
2.臟腑,表示經脈的臟腑屬性,如肺經表示該經脈屬肺臟,胃經表示該經脈屬胃腑。
3.陰陽,表示經脈的陰陽屬性及陰陽氣的多寡。
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十二經脈左右對稱地分布於頭面、軀幹和四肢,縱貫全身。
1.六陰經---髒,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
2.六陽經---腑,分布於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
太陽容易照到的地方為陽,
不容易照到的地方為陰(陰涼之處)
十二經脈在四肢的分布呈現一定規律,具體表述如下
1.陽經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
2.陰經為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
------------內踝上8寸以上符合此說
注意: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上8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後,至內踝上8寸以上,太陰交出於厥陰之前。---(常考點)
〖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