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績又創新高,誰還在「剁手」618?

2022-06-19     燃財經

原標題:戰績又創新高,誰還在「剁手」618?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 | 馮曉亭 陶 淘 曹 楊 孔月昕

謝中秀 張 琳 馬舒葉

編輯 | 曹 楊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

6月19日凌晨,京東公布了今年618累計下單金額。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18日晚23:59,2022京東618累計下單金額超3793億元,去年同期為3438億元。

截至燃財經發稿,阿里尚未公布戰報。但業內人士猜測,戰報不會低於去年。

「不是說好的不買嗎?又創新高了?」看到京東的最新戰報,阿狸表示驚嘆。在此之前,他一直認為,今年「618」,他要理性消費,各大平台不明就裡的促銷規劃是勸退他的重要原因。

「像京東,就算都是自營商品,也並不都是參與滿299-50元的促銷。太複雜,我果斷放棄了。」阿狸是一位購物節重度消費者,在明確了自己需要購買的商品和了解了京東和天貓兩大電商平台的滿減活動後,果斷放棄了京東。

如阿狸所言。今年的「618」,各大平台依然使出了渾身解數。

和去年一樣,今年的「618」大促活動同樣從5月中下旬便開啟了預熱,原本一天的促銷活動硬是拉長為一場「跨月」消費。

為了提高戰績,各大平台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如參與大促的天貓和京東這兩大頭部電商平台,不僅僅是「跨月」活動,更是將一次活動按時間段拆分為了三場,甚至結束也不以「6月18日」為節點,還有「尾聲」、「返場」和「續售期」。

然而,儘管電商平台為拉動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不斷添火加柴,但在疫情、「消費降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消費者對購物節的熱情看上去似乎在減退。

除此之外,相較於大促伊始的降價,如今的購物節更像是一場數字遊戲,拼的是消費者如何在滿減、折扣、預付等多重疊加的活動中,進行組合搭配完成商品更為低價的交易。這讓消費者紛紛表示「大促還是那個算不明白也看不懂的大促」。

但儘管吐槽,消費者依然沒有停下「買買買」的步伐。阿狸就在其他平台下了不少訂單,「我只是放棄了京東這個平台,但卻沒有放棄在『618』買買買。」

和阿狸一樣,一邊抱怨著促銷規則負責,卻又一邊對「買買買」欲罷不能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原本想著沒什麼好買的,結果這半個月陸陸續續在三四個電商平台下了好幾十個訂單。進入6月就開始天天收快遞,現在還有十幾個快遞在路上。」95後周周笑稱,自己終究逃不過大促的魔力,「每次都說不買,次次又瘋狂下單。」

本期小酒館,我們和幾位在「618」大促期間瘋狂為平台數據「上分」的小夥伴聊了聊他們的購物經歷。他們中,有在電商平台迷上買黃金的00後;有解封后陷入瘋狂購物狀態的上海朋友;有花近萬元升級露營裝備的弄潮兒;也有一出手便囤了幾百粒咖啡的朋友;更有打著「消費降級」旗號,卻不知不覺下了幾十單的「羊毛黨」……

「剁手」固然一時爽,但「吃土」也會無盡期。「買買買」的同時,切記理性消費是王道。

露營「內卷」,我花近萬元升級裝備

菲菲丨33歲 管理人員

這個「618」,我淘寶、京東、抖音的購物訂單幾乎都被露營裝備占據,加上在線下購買的裝備,花去了近萬元。

我和老公從2010年左右開始露營。但當時的露營比較簡單,找個山青水秀、平坦開闊的地方,展開我們簡單的帳篷,用家裡帶的鍋碗瓢盆做點東西吃。身處天地間、感受山風樹影、體味大自然,這就是我們露營的樂趣。

但這兩年,或許因為能休閒放鬆的地方不多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露營陣營。一方面,這是件好事,因為更多人分享這一愛好,我們也多了很多同好,可以約著一起出去玩。但另一方面,露營的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卷」。

尤其是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大家開始有意無意比拼露營裝備,各種「搬家式露營」、「野奢」盛行。在網上關於露營的內容都是各種精美的帳篷、高貴的餐具,甚至高級的野餐桌、漂亮露營燈……

我一開始並沒有為之所動。但今年四五月份,我們一家人和幾個朋友出去露營,好幾次我朋友都說,「你們的裝備怎麼那麼簡陋」、「你看看別人家的帳篷」……。

在一次、兩次、三次被「dis 」之後,我們也被迫「捲起來了」。

回到家,我和我老公就開始商量升級裝備,並趁著「618」,將我們的帳篷、睡墊、鍋碗瓢盆、露營車全升級了,幾十個訂單花了我大概好幾千元。令我無語的是,前幾天,我老公還要求我買了一個近千元的廣場舞音響,說之前兩三百元的麥克風不好用。而這幾天,還在催我買投影儀,大幾千元等著我去付。

可以說,這次升級之後,除了我們裝露營裝備的車沒升級,其他關於露營的東西都已經升級完畢。

圖/菲菲的部分618訂單

來源/菲菲提供

不過,儘管我們有了全套最新的露營裝備,但我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高興。

露營這些年我們的裝備也疊代過幾次,但我升級的理念是帳篷之類的不易消耗、可以較長時間使用的,就買性價比高的。而其他野外製炊用具,因為使用頻率不高、還很容易損壞或更新換代,所以拿家裡的就夠用了。以至於我們的裝備一直都處在剛好夠用的狀態。

誠然,一些露營裝備的升級確實能帶來更好的露營體驗,比如睡墊,至少會睡得更舒服。但一些使用頻率不高的裝備確實沒必要,因為大多數時候都放在後備箱。

但人如漂萍,當環境「卷」起來了,我們也只能被迫跟著「卷」。

消費降級不減量,輕輕鬆鬆幾十單

木木 | 27歲 公司職員

要不是信息流廣告的「轟炸」,我險些忘了「618」大促的存在。

「雙11」、「618」、「好物節」……各平台「造節」的能力消費者早已知曉,再加上各平台主播時不時推出的「全平台最低價」等促銷活動,往往是東西還沒等到「缺」的時候就已經囤好了新的一批。

看著去年「雙11」囤的洗髮水和面膜還有一堆沒用完,我決定今年「618」就不參與了,還能省點錢。

但我萬萬沒想到,我之前購物加入的「羊毛群」,在剛進入 6月就變得異常活躍。群主不間斷在群里發一些「羊毛作業」,在商家和平台的滿減等優惠基礎上,再補發一些獨家優惠券,到手價格可以說是一低再低。

「完美日記唇釉12.9元一支」、「八喜冰激凌一杯不到4元」……在各種「神價」、「漏洞」和「史低價」等詞語的刺激和官方旗艦店發貨的引誘下,我終於還是忍不住開啟了「買買買」。畢竟,沒有哪個女生會嫌口紅多,蜜桃烏龍色來一支,玫瑰桃金也想要……不知不覺購物車裡就加購了七八支。

圖/木木618訂單和羊毛群(左、右)

來源/木木提供

看這個也省錢,看那個也不貴,開啟購物模式的我一發不可收拾,一天下來「待收貨」那裡顯示我有將近60個快遞,洗髮水和面膜也赫然在列。

我大概算了一下,前後一共花了大概4000元,消費總額與往年「618」基本持平,不同的是,以往是因為「真需求」,今年純為「撿便宜」。

原本是為了省錢,結果錢一分沒省,大機率還會收穫一堆閒置物品。目前針對部分還沒收到的快遞,我已經開始著手「分流」了,改了一部分日用品的地址到父母家。其他的等收到貨再做打算,如果實在用不上就只能掛閒魚賣了。

為了「貓主子」花了數千元

還專門買了個冰櫃

麻團 | 27歲 編輯

一直以來,我都是「雙11」、「雙12」和「618」等大促的「重度用戶」。即使沒有剛需品要買,我也會在大促期間囤大量的生活用品,如紙巾、生鮮食品等。

但今年以來,因為疫情快遞無法發貨、送不進小區等影響,我網購的頻次大大降低,整個人進入了「消費降級」階段。再加上去年囤的紙巾等必需品都還剩一大堆,因此今年「618」我本來不僅不打算參與,還跟朋友吐槽,「5月21號就開始搞促銷,瘋了吧?」

但萬萬沒想到,我很快就被自己「打臉」了。5月底,在「毛孩子家長」微信群里,「家長們」開始討論自製貓糧的好處。我立刻被種了草,也想給自家「毛孩」自製貓糧,既省錢又健康。

不過,因為我從今年開始「消費降級」,每天自己做飯,冰箱裡早已塞滿了肉和菜,根本沒有空間儲藏大量的自製貓糧。正當我發愁的時候,我又被群友們種草了小冰櫃,一次性製作大量貓糧也不用擔心沒地方放。就這樣,原本已經放棄「618」的我,在第一波活動時,就火速下單了一個千元左右的小冰櫃。

圖/到貨實物

來源/麻團提供

小冰櫃到了之後,我就開始研究怎麼自製貓糧,並按照網上的分享、以及群友們實踐出來的「食譜」,給我的4隻「毛孩子」大量採購用於製作貓糧的肉類產品。雖然只是第一次「試做」,但我還是在京東、淘寶等店鋪下單了總價三四百元的各種雞、牛、羊、豬等肉品、以及動物內臟,花了兩天時間切碎蒸熟,然後分開放入冰櫃冷凍保存。

圖/麻團自製「食譜」

來源/麻團提供

做完自製貓糧後,我仿佛打開了自己網購的「潘多拉魔盒」。趁著「618」,又在網上囤了大量的貓砂(夠4隻貓用到明年),添了新的貓爬架、貓抓板等各種貓玩具,還更新了貓餐具等用品,又花了小1000元。

可能因為我瀏覽了太多寵物用品,購物平台又開始用大數據給我推寵物體檢套餐,考慮到家裡的4隻貓都「上了年紀」,也到了該年年檢查身體的時候了。而且上個月家裡的「老小」還因為生病花了3千多元,為了不「省小錢花大錢」,我又毅然趁著活動買了4隻貓的體檢套餐,想著等秋天涼爽一些帶著它們去體檢。就這樣,又是一個一千多元被花出去了。

看著我給貓貓們花了幾千元的網購訂單,雖然和最初的不參與「618」的想法相悖,但「給孩子花錢那不叫錢」,我還是做到了在「618」的「理性消費」。

我的「618」第一波羊毛,竟然是黃金

陳辰 | 20歲 大學生

今年「618」,我提前3個月就開始做購物攻略,花了近萬元,最終心滿意足薅到了黃金的「羊毛」。

其實我入黃金坑是從兩年前開始的,那時我剛上大一,那年「618」期間我偶然瀏覽網頁時看中了周大福一款重6克的黃金手鍊,最後折扣下來只花了1600元,克價低至275元。

平常在線下門店購買,克費加上工費,黃金首飾平均下來基本都要500元左右一克,而線上店鋪的平均價格雖然比線下稍微便宜一些,但對於我來說,壓力也很大。因此每逢大促,黃金首飾都是我的「必買清單」,只要平均價格低於400元,我都會積極入手黃金。我甚至為此專門開了京東PLUS和淘寶88VIP的會員。

今年京東還出了專門的「618珠寶百億補貼」,除了滿500元減150元的平均優惠,還能搶80元的優惠券。而在深圳地區,周大生等品牌還有150元的消費券。

我很早就盤算著給我兩個侄子買平安鎖慶生,而周大生一款原價1077元,重1.98克的平安鎖,折扣後竟只需700元就能買入,平均克價只有358元。為了好事成雙,我還買了1.95克的同款金鎖,原價850元,優惠後是620元,克價低到317.9元。

圖/周大生金飾購物攻略圖

來源/陳辰提供

除了給侄子送禮,我還入手了六福珠寶一款重8.13克的小卷邊戒指,平台券、店鋪券、品類券疊加下來,算上手工費,最後也只付了不足4000元,可把我激動壞了。畢竟在線下店,光手工費就是一大筆支出了。

第二天,我又蹲點給媽媽下單了同款,這才滿意的為「618」的「買買買」畫上了句號。

這些錢都是我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平時沒什麼其他花費,老花在這個「618」了,就當是投資了吧。

我在618囤了4桶、344粒凍干咖啡

阿狸 | 31歲 自由職業者

我基本上每年都會積極參加「雙11」和「618」這兩大年度購物節,當然今年「618」也不例外。

我從5月底的預售期就開始參與了,斷斷續續的一直延續到了6月18日,統共花了有一萬多塊錢。其中,除了給孩子買了一輛自行車和一個檯燈之外,基本都是生活用品,包括可以用到雙11的抽紙、消毒液、洗衣液等等。

當然,在這幾十單的購物產品里,比較瘋狂的一單就是我買了4桶三頓半的數字系列即溶咖啡,而每桶里都有80粒。

圖/咖啡訂單

來源/阿狸供圖

我一直都有喝咖啡的習慣,但因為工作原因,又不能每天都去咖啡館,所以速溶咖啡就成了家裡的必需。差不多是在今年4月份,我發現家裡在去年雙11期間購買的咖啡快見底了。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下單,續上。

可當我找到原連結時發現,其價格竟然比去年「雙11」貴了近100元。隨後,我又找到了去年「618」時購買的連結,對比之後的最低價,讓我果斷決定今年「618」一定要再入手。而在「618」之前,就先節約著喝,實在不行就偶爾去趟咖啡館。

可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今年5月北京疫情,禁止餐飲堂食的防疫政策,讓我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沒有喝到咖啡。這對於一個「重度咖啡患者」來說,簡直是場災難。就這樣,在終於等到「618」預售開始之時,儘管北京堂食已經恢復,但我還是毫不猶豫下了單。

最開始我是只想買2桶的,但今年這個咖啡賣的比較良心,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燕麥奶贈品,而是送的同款6粒咖啡。一聯想到再也不想出現咖啡空檔期,我就將購物咖啡的數量從2換成了4。

就這樣,算上贈品,我在今年「618」買了344粒即溶咖啡,就算每天兩杯地喝,我囤的量也夠到雙11大促了。

物流暢通後,我終於釋放了我的購物慾

嬌俏小丸子 | 28歲 網際網路研究分析師

在上海被封的50多天的日子裡,我幾乎每天都在淘寶上漫無目的地閒逛。先是將心儀的商品放進購物車,購物車商品太多再挪進收藏夾。反正就是下不了單,畢竟當時的上海無物流。

5月中下旬,我驚喜地發現,3、4月份滯留在路上的包裹,開始有了些許動靜。物流的逐步恢復,讓我長期無法滿足的購物慾,終於可以得到釋放。再加上「618」將近,淘寶上大量商品都折扣不小,我醞釀了許久的報復性消費,就這麼開始安排上了。

說實話,我認為這次「618」消費,大部分都屬於非理性消費。在近兩千多元的開銷中,包括服飾、生髮頭皮精華、項鍊、皮帶、鍋等等。

圖/嬌俏小丸子提供

其中,所購清單里只有鍋是剛需類產品,而服飾類則是衝動消費的典型。

我買衣服有個習慣,就是常購買比自己尺寸小一碼的衣服,以督促我減肥。這就導致我一整排的衣櫃中,穿不上甚至沒穿過的衣服占據了一半。基於此,原本我是不打算再買衣服了,但經過幾個月沒收快遞的「空窗期」,我又有點心痒痒。最終,商品的優惠價格衝破了我僅有的理性,話不多說,便將收藏夾里心儀已久的衣服一一下單。

一條適合去迪士尼公園玩的小眾cosplay裙子、一條棒球服連衣裙、一條竹葉青小裙子、一條深綠色法式繡花小裙子,還有一身運動服套裝。衣服是夠穿了,但為了更好地搭配,我又下單了3條項鍊。

除此之外,我還買了不少零零碎碎的小配件,理由無外乎就是便宜。如我之前常購買的一款頭皮精油,其「618」期間的價格只有平時的一半左右。儘管心裡知道生髮精華大機率是「智商稅」,但想著價格這麼便宜,買了也無妨。

參加完「618」,我現在又後悔了。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錢,就這麼又還回去了。

走俏單品立式冰櫃,618必須「盤」它

洪江 | 28歲 白領

在被封控之前,我從沒想到有一天冰櫃也會成為「剛需」。而立式冰櫃更是以其「不占地」的優勢脫穎而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成了「爆品」。

封控時期,由於每次囤的菜肉數量都很大,家裡的冰箱容量有點不夠用,我就有要買一台冰櫃的想法。而彼時也經常在群里看到有業主「團購」冰櫃,但在考慮到安全和價格等多方面因素後,我還是決定再等等。畢竟離電商平台的年中大促也沒幾天了。

5月31日這天正好是「618」大促活動的第一天,價格自然也比日常優惠了一些。不僅如此,6月1日又是上海全面復工的日子,快遞可以進小區,怎麼算都是下單的好時機。而在下單前,我還簡單做了功課,和幾位同事商量了,冰櫃應該買什麼牌子、多大容量更實用等。最後我選定了一款網評和性價比都不錯的冰櫃。

當然下單冰櫃的不止有我,在參與討論的5位同事中,有3位下了單。如果用電商運營指標來算,我們這小群里的下單轉化率已經高達60%。可想而知,冰櫃對一個上海家庭來說的意義有多大。畢竟,立式冰箱家家都有,立式冰櫃卻很少有家庭會去考慮。

圖/立式冰櫃

來源/洪江提供

其實,我對今年「618」還是抱著很大的消費衝動的。除了立式冰櫃,原本想著「報復消費」一把。而第一波活動開始時我確實也買了不少,可以說只要我想買的商品不是「當前地址不配送」,我就都會下單。只是由於快遞不送上門(大件可以),只能送到小區門口貨架或者驛站,在我連著幾天灰頭土臉拉著推車去小區門口裝快遞後,消費慾望也大大降低。

雖然我的「報復性消費」計劃沒能繼續,但好在趁著大促買了台立式冰櫃,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周周、嬌俏小丸子、阿狸、洪江、麻團、菲菲、木木、陳辰均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97ae62676e3d38102c3cd57a79ecc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