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美麗的宋慶齡
李輝:你見宋慶齡是在香港抗戰之後還是之前?
黃苗子:抗戰爆發之後,在廣州,辦《救亡日報》。我以前講過宋家的故事,她們家本來姓韓,她父親是一個牧師,因為跟外國人的關係,所以在上海。本是海南文昌縣人,後來在中山縣。文昌縣我去過,房子不大,剛開始時韓家很窮。
宋太太夫人可能是上海人,宋慶齡一口普通話,不是上海話,廣東話也不會說,英文則優。有一次跟我們談,談著談著忽然談英文了,我們也只好跟她講英文。
她本來叫宋慶琳,跟孫中山的結婚證書還用「宋慶琳」。我給《明報》月刊寫過一篇小文章,後來她寫給我的信都用「琳記」,後來又改成「林記」,我一看「林記」就知道是她。跟孫中山結婚時她的年紀很輕,大家對孫中山很有意見。
所有孫中山周圍的人,沒有不佩服宋慶齡的,她誠誠懇懇,平常很少說話。孫璞跟我講,他說孫中山一般八、九點鐘起床,宋慶齡六、七點鐘就起來了,坐在大元帥府,把所有報紙一篇翻一遍,重要的用筆圈一下,文件也是,等孫中山起來吃早點時給他看。
宋慶齡與孫中山 (1)
宋慶齡與孫中山 (2)
關於他們的結婚,我以前好像也講過。孫中山先認識宋靄齡,然後通過宋靄齡認識宋慶齡的。大姐宋靄齡在宋家還是很有權威的。宋靄齡的本事大得很,孔祥熙賺得錢大部分都是她的。宋靄齡跟盛宣懷的兒子盛老七(盛升頤)搞一個煙草。
香煙最主要的是香煙紙和煙絲,便宜得送來。捲菸紙她批,要多少給多少。盛老七跟孔夫人(宋靄齡)的關係在重慶無人不知。孔家傳出來說,孔祥熙下班,「咚咚咚」上樓了,要進房,丫頭坐在門口,一攔,說「太太不方便」,孔祥熙馬上到書房辦公。
唐納也在煙草局。經常有人送煙來,我是不抽煙的。
孔家也是牧師,英語好,就到外國,孔祥熙也跟著他爸爸到美國、日本。宋靄齡和孔祥熙都在日本青年會的幹事,因為交際方面的事,因此也認得孫中山。我有一個朋友姓李,他也是日本中國青年會的人,所以後來孔祥熙安擺他在中央銀行。他講他們在日本時跟孫中山的事情。後來孫中山到美國。
聽黃苗子郁風談宋慶齡
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都在美國上的大學。
宋慶齡畫油畫。後來我參觀她的房間,裡面有很多畫稿。孫璞、馬湘都跟我講,孫中山唯一一次對宋家發的大脾氣是因為宋子文。孫中山派宋子文在韶關當,有人告密宋子文貪污,宋子文從美國回來後第一個職務是開灤煤礦的秘書,乾了好長時間。
陳炯明炮轟觀音山,宋慶齡就住在觀音山上,當時幾個衛士黃龍、馬湘都豁出去了,背宋慶齡下山的就是馬湘,馬昆在後面,跟著衝下去,開一條路,孫中山和宋慶齡就脫離了危險。宋慶齡早年就是這樣的情況。
(馬湘,1889—1973,廣東新寧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孫中山的貼身保鏢,長期擔任孫中山先生的衛隊長。早年旅居加拿大,為溫哥華洪門致公堂主持人之一。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活動。1915年參加討袁運動,加入以加拿大洪門為骨幹的華僑討袁敢死先鋒隊。始終追隨孫中山先生,先後擔任過孫中山衛士、衛士隊長、少將副官等職。孫中山逝世後任南京中山陵園警衛處處長。1937年12月日軍攻占南京,馬湘赴香港。1973年在香港病逝。)
孫中山的衛隊長馬湘
孫中山、宋慶齡與馬湘等人合影
我認識她是抗日戰爭開始,我跟吳鐵城在廣州,宋慶齡到廣州去,我記得是一個晴天,不冷不熱,吳鐵城告訴我,要我負責她的生活,保證她的安全。每天我就去陪她,在愛群酒店,新開的一家酒店,一共有十幾層樓,是廣州最好的酒店。
李輝:她當時帶了幾個人。
黃苗子:她一個人,從香港過來。可能是吳鐵城打電話請她過來。(吳鐵城跟她很熟。)我每天帶她出去走走,我陪她去看過兩次吳鐵城,吳鐵城有時下班了去看宋慶齡。不到一個禮拜,宋慶齡就走了。她給我起的英文名字「Kid Huang」,最後吳鐵城也開玩笑地叫我「Kid Huang」。
有一天我印象最深,我和她一起從愛群酒店下樓,還沒有上汽車,在門口有好多小孩討錢,宋慶齡大為激動,問我:「你身上有錢沒有,我身上沒錢。」我把零錢都給了她,有幾個孩子頭上長了瘡,她讓我一定要告訴吳鐵城,一定要辦育兒園。
這件事我印象很深,孩子拿了錢就走了,她一直跟在後面看著。在吳家吃飯時,吳鐵城不敢把他的小老婆叫出來,就幾個秘書,還有馬昆。
她到廣州不到一個星期,我看她感覺挺愉快,因為有馬昆,還有陳銘德,這些都是熟人。馬湘經常去,馬湘也跟著宋慶齡住在愛群酒店。她對我印象很好,我把她送上了船。
以後,到了廣州淪陷,第二年,我們從重慶回到香港,吳鐵城是國民黨港澳組織部的主要成員,吳鐵城每天去上班,馬昆陪著他。他給我一個參事,只是掛個名。他要辦《國民日報》,宣傳國民黨的抗日戰線。
陶伯川是社長,范仲雲是總編輯,我是總經理。第二看看陶、范挺討厭。陶伯川的夫人大概是跟陳立夫的關係,親共特別厲害,後來她和陳立夫兩人跟大陸通信,主張統一。
那時廖承志說宋慶齡在,你可以去看。然後告訴我電話。我和郁風去過一兩次。先是住在九龍,不久我們見過她之後她就搬到一個地方。那時廖夢醒是她的秘書,替她辦所有救濟的事。
她們很有意思,廖夢醒是替共產黨募捐、買藥、送藥到解放區,都是宋慶齡的組織辦的。胡漢民的女兒胡木蘭在國民黨軍隊,也可能偏重廣東軍隊。兩個單位都很忙。
廖承志和胡木蘭從小就很熟,胡木蘭告訴我,她說廖承志本來要娶她的,她不喜歡。我經常碰到這種事情。
有一次廖承志、胡木蘭碰到了,我也在場,他們兩個針鋒相對,都開玩笑:「你那筆賑災款應該是我的。」廖夢醒是那個會的秘書,我們去很少看見廖夢醒。最後見面多了,宋慶齡跟我們約定:每個禮拜五下午到她家裡喝下午茶。我們大概去過十來次。
少女宋慶齡與母親倪珪貞合影
出訪國外的宋慶齡抱著可愛的孩子
1938年宋慶齡與丁聰、陳煙橋在香港「抗戰漫畫展」合影
郁風:她送我們一支鋼筆,真可惜,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黃苗子:到了宋慶齡的家。她的家裡布置很簡單,都是藤製家具,綠色的,有點白。牆上掛著一幅油畫,我記不得是她自己畫的還是別人畫的,也是用綠色的藤編的做框,裡面一張油畫。郁風還說配得好。
她說我正要找呢,因為搬了家,那個配鏡框的人找不到了,你們是否能幫我打聽一下,還有兩張畫要配鏡框。郁風答應去找,不知最後找到沒有。
馬國亮跟丁聰、葉淺予辦《大地畫報》(名字還是我取的),《大地畫報》想採訪宋慶齡,我跟她約好到她家裡去。也是下午,葉淺予給她畫速寫,丁聰、馬國亮給她拍照,馬國亮寫了一篇訪問記。很簡單的家具當中,有一張老的帆布椅,她就躺在那上面休息。
馬國亮說,這肯定是孫中山坐過的,不然不會就放一張椅子在陽台上,別的家具都不要。就叫我問問,我正想問,一打岔,後來就忘了。文章寫好了,發表後馬國亮給我看。宋慶齡很不高興,可能有一點錯。
第二,她的照片拍得不好,她很講究形象。但她始終沒有對我講她對這篇文章有意見,馬國亮知道。我說你應該先給她看看,馬國亮說當時時間來不及。她給我寫過好幾封信,最後留下來的有兩封。
最後一封是我寫信告訴她,我要到內地了,我不願意干《國民日報》,吳鐵城剛剛發表海外部長,派我和馮宗萼去重慶。
她回了一封信,她送我一張桂林的照片,說那裡的風景很好,你可以去看看。最後她說我住的地方非常不好,周圍都有人看著,我現在正在打算搬家。但後來她沒有搬。
項美麗《宋氏三姐妹》書中的照片(1)
項美麗《宋氏三姐妹》書中的照片(2)
宋氏三姐妹手牽手穿過重慶轟炸後的廢墟。項美麗《宋氏三姐妹》書中的照片(3)
李輝:到重慶之後還有交往嗎?
黃苗子:到重慶之後沒有,不敢見面,那時監視的很嚴。
她跟宋靄齡、宋美齡開始還不來往,反而宋子文跟她來往,那時宋子文住在香港。
她跟宋子文一直有來往。宋子文政治頭腦比較開明,但在蔣的手下他也沒辦法。後來到了重慶,環境太複雜,我寫過一封信給她,但沒有回信。
我們結婚時她派廖夢醒送來一對紅蠟燭,簽名是「SCL」。勝利以後,我回到上海,我在中央信託局時,蔣介石下過一個條子,讓中央信託局照顧宋慶齡的所有生活。
局長收到後誠惶誠恐把條子交給我。他一般用粗鉛筆,一頭藍,一頭紅,有時用毛筆:關於孫夫人宋慶齡之生活經濟房子全部交給中央信託局負責處理。沈熙瑞,俞鴻鈞是OK YU,中央信託局有個老熟人,我叫來,宋慶齡過了不久,就回了一封信,聘我做兒童基金會的理事,晚會我沒去,名單上有我。那時我有事情也請教馮亦代。
解放以後我就沒跟宋慶齡見過面了,不好來往。
宋慶齡在大會發言
李輝:宋慶齡和吳鐵城的關係好嗎?
黃苗子:吳鐵城不敢去看她,要避嫌。
孔祥熙的公館,他軍隊不多,抗戰一開始,他上把房子讓給哈二,四川話就是「傻瓜」。有一個人有時不聲不響地鑽到我的辦公室。下班後,他說請你查一查什麼數字。
宋慶齡女士寫給我和郁風好幾封信,署名都是用S.C.L,目前我們只留下兩封信。
郁風的父親郁華在上海被暗殺,宋慶齡夫人寫來一封信,是用打字機打的,下邊她簽的名。
晚年宋慶齡
第一封信是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宋慶齡得知郁風的父親郁華,在上海被日特殺害遇難,她特意寫信來問候郁風小姐,她感到悲痛:
親愛的黃先生:
謝謝你今天早晨寫給我的信。遺憾的是我沒在家,否則我會更快給你寫回信的;但希望你動身前將收到這封信。
得知郁風小姐遭受重大損失的消息,我感到悲痛。過些時候我將給她寫信。
請收下這兩張畫,更確切地說是兩張照片,希留作紀念。你從桂林寫信給我時請寄:香港西摩道21號保衛中國同盟轉S.C.L夫人。因為,如果能找到一套住房的話,我可能於月底前遷居九龍。所有我的朋友都勸我不要住在現址,因為周圍有那麼多敵人,太危險了。
安頓好了,我將立即告訴你未來的地址,並希望常收到你的信。
致最良好的祝願並祝旅途愉快和順利。
你的摯友
S.C.L(孫逸仙夫人)
1939年11月26日
1939年11月26日宋慶齡致黃苗子英文信
1939年11月26日宋慶齡致信黃苗子,慰問郁風父親郁華被殺害一事
大約十年之後,一九四九年三月一日,宋慶齡女士又給黃夫人(郁風)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黃夫人:
通過我們的兒童福利委員會的幫助,去年中國福利基金會的上海兒童工作計劃有很大發展。這個委員會是為了促進我們正在進行的為上海20,000名最貧苦兒童掃除文盲,免費醫療和發展救濟物品而成立的。目前,我們在上海各貧困地區有三個兒童福利站,開展這三方面的工作。
上海兒童福利委員會由來自本市全國性社團的女士們組成。目前,我們的許多積極分子已離開上海。我們急切希望重建我們的委員會和介紹新人來參加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
附上委員會的章程一份和一本去年出版的載有更多我會工作情況的小冊子,供參考。另外,附去上海兒童工作組組長顧錦心寫的一篇詳細介紹我們正在從事的掃盲工作的報道。
我們非常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委員會,下次會議將於三月十日星期四下午三時在我的會議室舉行,希望你能與會。
你的誠摯的S.C.L(孫逸仙夫人)
1949年3月1日
孫中山夫人宋慶齡1949年3月1日致黃苗子夫人郁風英文信
孫中山夫人宋慶齡1949年3月1日致黃苗子夫人郁風
黃苗子郁風夫婦將這兩封英文信交給我,請我轉送戴文葆先生。戴先生請人翻譯,然後寄給我。戴先生在信中寫道:
李輝同志:
承您為我從澳洲黃苗子先生要來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兩封信,很感謝!可是,抱歉的是,我在忙亂中,遲遲才將兩信的譯文複印出來,這是我請宋慶齡基金會的離休幹部傅伍儀同志(女)譯出的。今將譯文寄上,請檢收。
您為我複印來的兩信,我已交上海中國福利會收藏。這個福利會是宋慶齡手創的,明年將是建立六十周年紀念。兩信的譯文,將收錄在正編輯的《宋慶齡書信集》中,準備用以紀念中國福利會成立六十周年。
兩封信又按您給我的複印件,再另複印一份,寄給您連同譯文一併收藏。
暑期中我太忙亂了,沒有及時把譯文寄奉,當祈原諒。我現在上海編輯《宋慶齡書信集》,請中國福利會把這些資料寄上。
再說一句:謝謝您!
祝筆健!
戴文葆拜上
十月十五日
戴文葆先生致李輝信
2005年10月,李輝陪同郁風老人在上海丁聰的楓涇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