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仍未有進展,朱立倫提出「德日」模式,柯文哲再度拒絕

2023-11-07     軍事評論

原標題:「藍白合」仍未有進展,朱立倫提出「德日」模式,柯文哲再度拒絕

據《中國台灣網》援引台媒發布的報道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仍在為促成「藍白合」而與民眾黨接觸,並且在本月4號派出幕僚與民眾党進行磋商同時提出了新的協商方案。島內對於藍白兩黨之所以會如此關注,源於中間選民開始對民進黨越來越不滿,期待政黨輪替的聲音絡繹不絕。但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由於綠營有著根深蒂固的基本盤,賴清德的民調支持率雖然和之前相比有所下滑,但依然是三位候選人當中最高的一位,因此選民們希望並且呼籲「藍白合」,通過組建所謂的聯合政府來「下架民進黨」。

只不過,想要在島內當下的政治環境下突破黨派分歧,未免有些強人所難。為此,朱立倫在先前與民眾黨交涉的過程中,提出了所謂的「德國模式」和「日本模式」,但是都被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再度拒絕。事實上,依照柯文哲的說法,「藍白合」目前只剩下台灣地區領導人這一位置還沒有協商妥當。

但是對於朱立倫的提議,不光是柯文哲不認同,站在現實主義的角度也很難與島內的政治環境相匹配。所謂的「德國模式」,是統計兩黨的支持度,然後依照比例去分配正手和副手的人選。而「日本模式」,這是邀請藍白兩黨的所有「立委」提名人進行投票,通過黨內選舉來投出正手和副手。但問題在於,這兩種模式對於台灣地區而言都是毋庸置疑的「新鮮事物」,既沒有先例也沒有土壤。且內部的進一步分裂將會給外部干涉勢力更多可乘之機,如今的德國政府在國際事務上自主性的喪失就是實證。

最重要的是,柯文哲提出的以民調作為唯一衡量標準的方案,在兩黨支持者中都有著很高的呼聲,這無疑是把國民黨高層架在火上烤。畢竟,選民們希望看到的是政黨輪替,從而讓島內的政治氣氛回歸正常,而不是繼續看著黨爭戲碼反覆上演。不過對於大陸而言,藍白綠三方勢力無論最終是誰拿下了明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都不會對大陸正在推行的反獨促統戰略構成任何實質性影響。

相反,此次「藍白合」鬧出的動靜越大,對台灣社會造成的衝擊越明顯,越能凸顯出中國大陸的理論自信和制度優勢。尤其是在台灣地區出口創下「連黑」紀錄時,大陸的經濟卻展現出十足的韌性,甚至還能分出精力去全方位的調整對台政策,這些都是在向台灣民眾展現大陸同胞的制度自信。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最終「藍白合」能夠圓滿收場,順利「下架」民進黨,也不意味著兩岸能夠徹底擺脫過去八年的陰霾。

因為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眾黨,都在各種方式上表明自己是「親美友日」,本質上還是懼怕大陸採取非和平方式統一,只是現在的華盛頓不希望台灣當局自己主動引爆危機,因此藍白甚至是包括民進黨,都在竭力展現出自己能夠「和陸」,這與真正的「兩岸一家親」其實是相距甚遠。因此,在看待明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時,我們大可以放平心態、冷眼旁觀,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因為時間終究是站在中國大陸這一邊,特別是當台海軍事主動權落入解放軍手中之後,就更要用精雕細琢的思路去重塑兩岸關係,不光是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更是為有可能出現的「地動山搖」爭取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8fe28dbe7dbd90d89e2b764257fe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