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綜藝,蠻寶藏的。
就連很「機車」的人,看完後都會被吸引。
它就是台綜——
《來吧,營業中》
豆瓣開分9.0,Netflix首度跟播的正宗台綜。
節目組集結了幾位明星,共同營業一間無菜單料理餐廳。
卡司陣容包括:
店長庹宗康、主廚姚元浩、二廚楊銘威、藝術總監炎亞綸、工讀生吳映潔、顏佑庭。
提到經營類綜藝,大家腦海中應該會浮現出不少節目。
除了開餐館的,我們還見過管客棧的,維持花店的、置辦潮流店、以及衝浪店的等等。
但這一次的《來吧,營業中》,和以往看過的有些不同。
01
首先,店鋪的原始環境,真的不咋地。
第一期,節目組嚴肅認真地通知各位嘉賓:
明天會在經營場所進行正式剪彩儀式,希望大家可以穿正式服裝來。
第二天,煙雨濛濛,
各個穿著氣質西裝,連畫面都閃著布靈布靈的「帥光」。
這架勢,仿佛下一秒,他們就可以走上開幕式的紅毯了。
一路上,眾人無限暢想:
金剪刀、白手套、媒體記者不能少……
結果推開營業地點的門,所有人瞬間成了震驚臉。
屋頂漏水、霉味強烈、滿地落葉,到處破亂不堪。
再看廚房,堆著垃圾、地上布滿了厚厚的油漬。
滿屏,百廢待興。
傻眼,必須傻眼。
嘉賓們哭笑不得,懷疑自己要錄的是靈異節目。
炎亞綸坦言,「很像廢墟」。
楊銘威更是一語道破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我想像以為是已經有一個店,然後我們要去經營這樣子。」
緊接著,節目組宣布了第一項任務:
要在明天中午12點之前,把這個場所打掃完畢。
預算只有3600元,摺合成人民幣是796.32元。
而這些錢,不僅要用在清潔打掃上,還需要負擔當天的食宿。
所以,請清潔公司是一定不可能的了。
就連自己動手收拾,都必須做好勤儉節約的縝密規劃。
幾小時前還穿得油光水滑的一行人,被迫換上了打掃套裝。
一頓神操作,折騰到下午,才勉強看出這家店本來的樣子。
但瑣碎的細節處理,才剛剛開始。
廚房地板的油污、
院子裡狂野奔跑的蟑螂、
年久失修的房屋、
隱藏在旮旯的各種安全隱患。
比毛坯房更難收拾的,似乎就是這種極其狼藉的二手房了。
繁重的工作,令吳映潔忍不住感嘆,
「這是一個真的節目,還是開我玩笑。」
7個小時後,打掃工作終於進入了尾聲。
未來一段時間,他們還參與了店鋪裝修、確定餐館類型、擬定菜品等各種環節。
一家店,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鏡頭的捕捉下盡收眼底。
不得不說,
真人秀的「真」,就這樣被節目組拿捏了。
接下來,再看「人」的部分。
02
眾所周知,綜藝選對卡司,節目就成功了一半。
沒開看之前,《來吧,營業中》列出的藝人名單,對一些觀眾來說似乎只算是臉熟。
除了老大哥庹宗康、阿布炎亞綸、鬼鬼吳映潔之外,
其他人什麼來頭,大機率都需要去百科找一下。
作為明星,他們的知名度或許沒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
但在開店鋪上,不少人都有著信得過的經驗。
庹宗康,台灣知名夜店的老闆……
姚元浩,開過餐廳……
除此之外,炎亞綸和楊銘威也有相關經歷。
因此,他們幾位的表現,會比較幹練一些。
老大哥庹宗康,各種場合都控得有模有樣。
客人坐好,他主動提出幫忙拍照。
還會抓角度,拉長腿部曲線。
主廚姚元浩,對做菜獨有心得。
短短的車程,就可以整理出一份菜單。
炎亞綸,細心又貼心。
時常注意關照其他人的心情、狀態。
楊銘威的二廚,當得也特別認真。
守著魚肉,努力挑刺,一根都不想遺憾錯過,
偶爾還會蹦出些冷笑話,活躍氣氛。
而以工讀生存在的鬼鬼,雖然在開餐廳上沒什麼經驗,
但她性格古靈精怪,大部分時間都可可愛愛的。
相比之下,另一位工讀生顏佑庭,就顯得有些「嫩」。
但他同樣認真對待工作,天然自帶的呆萌感,像極了剛入職場的小白條。
第一天入夜,幾個人商量如何住。
顏佑庭和鬼鬼是坐一輛車來的,又都是工讀生。
在顏佑庭心裡,這兩個共同點,似乎就把他倆拴在一起了。
於是乎,擬定住宿組合時,他聽到鬼鬼選了炎亞綸,就馬上跑出來質疑:
「你不是要跟我睡?」
這容易讓人想歪歪的言論,一秒鐘驚呆了所有人。
給店鋪起名階段,小老弟再出魔幻「金點子」,他起的名字居然是「出事了」。
試接待第一天,他緊張地一遍遍走流程,如同下一秒就要參加高考。
給客人上酒水時,拿過杯子後,他竟然畢恭畢敬地蹲了下去。
這波迷惑的操作,立馬逗笑了客人。
庹宗康解釋,這位是從「宮裡」請來的,所以他有這種習慣。
幾期追下來,節目幾乎沒有刻意玩梗,藝人相處的方式也還算舒服。
像是湊在一起的三五好友,大家一起做事、共同生活。
再搭配鏡頭拉遠後,靜謐的海邊、溫柔的黃昏,整個氛圍輕鬆且治癒。
美是真的美,但還是有必要再聊一下「秀」。
03
綜藝節目中,與「秀」相關,最常見的組詞應該是作秀。
作秀,有多層含義。
除了展示、表演節目外,還有弄虛作假、裝樣子騙人的意思。
適當的戲劇衝突,如同平靜水面泛起的層層漣漪,能夠增加景色的可看度。
但頻繁出現走劇本、立人設的情況,不僅拉低節目口碑,更讓人反感。
在這一點上,《來吧,營業中》做得還算不錯。
它幾乎沒有痕跡濃重地亂捧藝人,強行營造出用心做就一定會成功的「虛假正能量」。
鏡頭下,嘉賓的努力是真的,努力後可能會遭遇的失敗也是真的。
姚元浩準備了幾個精緻的餐點,客人來之前夥伴們私下品嘗了,提了些意見。
雖然不完美,但應該也不錯。
結果第二天餐品上桌時,卻發生了不少狀況。
客人們,對部分食物的味道不太滿意。
他們直言不諱、有啥說啥,絲毫沒陷入尬夸的套路中。
比如,這道主廚的創意料理,看起來美得不可方物。
本以為能獲得一票讚美,結果顧客頻頻皺眉。
在最終的意見反饋中,餐點的口味直接排在了倒數第一。
這樣的成績對一家餐廳來說,確實讓人有點擔憂。
好在,這只是試營業的第一天。
營業結束後,大家選擇坐在一起,開個總結會。
每個人都幾乎沒有偶像包袱,單純就是認認真真地反思+調整。
從零開始,努力修正,雖然從不完美,但一直充滿希望。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明天,又會有新的故事。
這種「鮮活」質感,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但有點可惜的是,節目雖然夠清新,卻沒能徹底跳出俗套。
比如有一期,就出現了可能是天意、可能是人為的意外場面。
突突然然、莫名其妙。
間接導致了,節目評分一路跌到了8.7。
俗海無涯,回頭是岸。
期待在接下來的更新中,節目組能保住「真實可信」的底線。
千萬別把真人秀,弄成情景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