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1600億,中國GDP負增長?全球排名生變!日本掉出前3

2023-10-05   財說得明白

原標題:降1600億,中國GDP負增長?全球排名生變!日本掉出前3

今年上半年美國的GDP達到了13.24萬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810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7.1%。

是不是覺得這一個增長幅度非常驚人?

這似乎意味著美國的經濟沒有絲毫陷入衰退的跡象,反而在高速的增長。

與此同時,全球的前幾名經濟體都不約而同的發生了變化,甚至影響了各自的排名。

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1

近年來,美國的GDP絕對值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增長包含了物價的增長。

在扣除物價因素後,實際增長率僅為2.4%,甚至在後續的調整中降至2.2%。這意味著除去物價因素,真實的經濟增長率並不樂觀。

據統計,通貨膨脹對今年上半年美國GDP增長的貢獻達到了4.7%,這與通貨膨脹高位持續的情況相符合。

去年全年的GDP增長同樣受到了通貨膨脹的影響,真實增長率僅略超過2%,而名義增長率卻高達9%。去年的通貨膨脹貢獻甚至超過了7個百分點。

這種由通貨膨脹帶來的GDP增長,實際上隱藏著一定的危機。通貨膨脹對經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滯脹的出現。

高通脹率意味著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這對消費者和企業來說都是一種負擔。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企業成本增加,最終可能導致需求減弱和投資萎縮,進而影響到經濟的穩定增長。

華爾街的分析師普遍認為,長期高通脹可能會導致經濟衰退,甚至引發金融風險。隨著通貨膨脹壓力的持續存在,美國經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如貨幣政策調整、企業盈利下滑以及消費者信心下降等。

2

與美國的經濟發展不同的是中國的GDP增長。

中國大陸的GDP在今年上半年換算成美元為8.55億,與去年相比減少了1624.39億美元。這一數據與大家的認識存在明顯差異,主要原因在於計價貨幣的不同。

如果以人民幣計算,今年上半年的實際增長率達到了5.5%。然而,換算成美元,第一季度下降了2.7%,第二季度下降了1.1%。

這種差異的產生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中國大陸的通脹率相對較低,這導致了對GDP增長的貢獻較小。其次,人民幣匯率的制約是主要因素之一。人民幣匯率的下跌會導致以美元計價的GDP數據下降。

然而,第二季度下降的幅度收窄,這本身也說明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增長速度更快。預計在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幅度將出現反彈的現象。

3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除了通脹之外,還包括全球範圍內貨幣匯率波動對各國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

這一波動導致了全球各國的GDP排名發生了劇烈變化,經濟格局出現了重大調整。

據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美元指數年度上漲了3.55%,而歐元兌美元下跌了2.28%。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日元兌美元的跌幅高達13.8%。

由於日元匯率下跌較為劇烈,日本的GDP在折算成美元後已經低於德國,跌出了全球排名的前三位。這使得日本的經濟地位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儘管歐元的匯率下跌了2.28%,但歐元的跌幅小於美元指數的漲幅。

由於歐洲的通貨膨脹依然比較高,所以,換算美元的上半年的GDP反而達到了8.87萬億美元,比中國內地的GDP還高出3.7%。

以上這些數據都是以美元計價的GDP絕對值,其實對比各經濟體的經濟情況,更適合的是採用扣除物價之後的GDP增長率。

如果從這個角度對比,我國的增長率遠高於美國,歐洲和日本,這才是更加健康的經濟發展。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