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孩被確診為川崎病,這是個什麼病?

2024-11-01     京津冀消息通

今年9月初,袁女士(化名)帶著孩子外出遊玩時入住了某家酒店,讓袁女士始料不及的是,入住之後第二天,孩子就生病住院了。

「一入住就聞到裝修氣味,孩子第二天確診。」袁女士向記者反映稱,她剛帶著孩子入住酒店,就覺得這家開業不久的酒店裝修氣味很大,當時就擔心甲醛超標。沒想到離店後的第二天,孩子就因高燒、淋巴結腫大住院, 被醫生診斷為 【川崎病

據當地衛監所表示,「該酒店在此前檢測中甲醛超標的不多,之後委託的第三方檢測,顯示甲醛沒有超標,這個結果是可信的,有法律效應。

所以,目前並不能直接將「入住酒店」視為導致孩子生病的主要原因。

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川崎病」應該是一個比較「陌生」的疾病,很少聽說,也不了解其致病原因、常見症狀、感染後應該如何護理治療。

什麼是川崎病?

川崎病,又稱黏膜皮膚淋巴結綜合徵,是一種以全身性血管炎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疾病。該疾病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特徵,尤其易累及冠狀動脈,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成人較為罕見。不具有傳染性。

為什麼會得川崎病?

目前,川崎病的具體病因尚不明確,但推測可能是由免疫介導的, 感染與自身遺傳易感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可能相關的因素有 感染、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等。在某些誘發因素作用下,如感染,由於個體存在遺傳易感性,導致自身免疫系統被異常激活,而發生血管炎性損害。

川崎病的症狀都有哪些?

川崎病 常見的發病部位主要在皮膚、淋巴及心臟,疾病前期因發熱等症狀和感冒症狀相似,導致被家長忽視。

但川崎病主要有以下幾項臨床表現:

常見的併發症還有冠狀動脈病變,包括冠狀動脈擴張及冠狀動脈瘤,部分冠狀動脈瘤後期可能會形成冠狀動脈血栓、冠狀動脈狹窄等,甚至導致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在急性期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合併症,比如川崎病休克綜合症,川崎病巨噬細胞活化綜合症等。

川崎病應該如何治療與護理?

川崎病的治療包括家庭護理、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 家庭護理

(1) 皮膚:保持寶寶皮膚清潔。注意寶寶的手部衛生, 剪短寶寶指甲,避免抓撓皮膚,以免引發感染。對脫痂皮的寶寶禁止人力撕脫,應用清潔剪刀剪除,以免引起局部感染。如寶寶有會陰及肛周皮膚破損、潰爛的表現,應避免長期尿布包裹,防止排泄物加重皮膚破損,可外用護臀膏

(2) 口腔:保持口腔清潔, 寶寶有口唇乾裂時可用熱毛巾濕敷,也可用唇膏或甘油塗抹;另外,也應避免食用質地較硬的食物及水果。

(3) 飲食:寶寶發熱及口腔黏膜充血糜爛時應 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稀粥、麵條、果汁等。鼓勵患兒多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避免食用易過敏食物;疾病恢復期後應給予營養豐富、富含大量維生素的飲食

(4) 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每日開窗通風不少於30分鐘;避免寶寶接觸病毒和細菌污染的物品。

(5) 多休息與避免劇烈運動:急性期體溫高的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恢復期避免過強的體力活動,以免加重病情。

(6) 規律服藥,按時隨診:飯後服用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不得擅自減少或增加藥量。另外,川崎病寶寶出院後應定期隨診, 特別是心臟彩超檢查,以監測冠狀動脈病變等潛在問題

· 藥物治療:患者可遵醫囑使用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可降低冠狀動脈瘤的發生幾率。患者還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可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的作用。若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療無效,還可配合醫生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比如醋酸潑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

· 手術治療:當患者出現嚴重的冠狀動脈病變時,還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手術治療,比如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而在發現嚴重的瓣膜病變時,還可遵醫囑進行人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

除了上述治療外,還可以採用中醫治療、溶栓治療等。無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於出院後1、3、6個月及1~2年,應前往醫院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等,以明確身體恢復情況。

來源: 健康河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8a43960f64b68e81f03af696554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