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要給娃做英語啟蒙,你知道英語啟蒙到底怎麼做才高效嗎?

2023-02-15     榮榮媽養兒記

原標題:都知道要給娃做英語啟蒙,你知道英語啟蒙到底怎麼做才高效嗎?

今天這篇開始,是我年前就答應了,但是思索了好久不知道怎麼動筆,就一直拖延症到現在。但榮媽這個人是從不逃避問題,文章可能會遲到,但絕對不會不到。

其實很多人都問過我英語學習的問題,有一說一,我雖然是個母嬰公號主,但並不是一個專業的英語公號主,由於我自己是學中文的,自然在孩子的啟蒙過程中,會更偏向我自己的專業。

所以以往的文章,幼小銜接也好、小學以後的經驗分享也要,大多都是以語文、數學這些科目為主,英語是我文章中涉獵的比較少,因為我總怕自己的專業性不夠,誤人子弟。

但是前兩天,我聽一個老師的直播課里講,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正確答案並不是固定的,或者說根本沒有適用於所有的孩子的標準答案。個體的差異、家庭條件的差異,導致了問題的解決方法其實不通用。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分享自己認為有用的經驗,跟其他人去討論,大家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取長補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這個觀點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其實我們紀錄孩子的點滴,本就是一個個體案例展現的過程,孩子與孩子、家長與家長之間差異是很大的,只能求同存異,沒有普遍方案。

了解了這一點,我反倒沒有顧慮地可以想到哪寫到哪,英語學習是個太大太大的話題,它不是一篇兩篇能說清楚的,這一周我會一直寫英語的話題,寫不完下周也可以寫,不求所有人都認同,但求有啟發、有思考就成。

今天這篇,我想先說說我對於英語學習觀念的轉變

01

開啟英語,而不是討厭英語

像語文、數學這樣的學科,我認為只要是義務教育畢業的家長,都可以信手拈來地輔導孩子,因為再過去的幾十年里,他們的知識體系與教學方式大差不差。

可唯獨英語不行。

英語作為一個舶來品,是改革開放以來才開始有的,它是個新生事物,而如何讓非母語國家的孩子學好英語,我相信廣大的英語教師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的。

作為第二外語,英語教學的歷史在我國很短很短,而如何才能學好英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你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同的。

就說我小時候,二年級時我媽就開始送我去上少年宮的英語班,我自認為應該是算是同齡人比較早的 ,記憶里那個少年宮在王府井大街的某個胡同里,是個方方正正的大四合院,每到課間的時候我都會站在院子裡漆紅的大柱子旁發獃。

教我們的老師是個看上去有點像混血的老太太,頭髮卷捲地,說著一口純正的英式英語。

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會用麥當勞的薯條盒(因為是紅色的)剪成小紅旗,獎勵給上課發言優秀的同學,誰的紅旗多誰就厲害。現在想想,老師們的sticker應該就是這麼演變來的吧?

也正是因為受這個老太太的影響,我到了高中時英語發音還都是一板一眼的英式發音,比如「horse」,我會念成「貨斯」,舌頭不打彎兒的那種。

而我們班的英語課代表是美式發音,每次都念「貨爾斯」,當時覺得她好洋氣!然後我慢慢地也改成了美式發音,畢竟對於北京人來說加兒化音是很在行的。

說這個不是閒聊,只是想說就連英語的口音在短短的十幾年裡都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我小學的時候,老師都會以一口流利的英式發音而自豪,包括我高中的英語老師,他是非常看不上美式發音的,覺得不高級,過於隨意。

但隨著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大英帝國的衰落,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崛起,美式英語逐漸成了主流,所有人都愛上了「r」的發音,反倒覺得英式發音很古板。

連口音都會不斷地變化,更何況英語的學習方式呢?

在上世紀的90年代,說起英語的教育資源,除了國外,應該沒有哪個地方能比得過北京吧?所以我自認為當時接觸到的英語教學,是國內最先進的英語學習理念了。

它上來不學26個字母,直接教你讀讀句子,老師一整節課也沒兩句漢語,是不是已經很超前了?

但回想我的英語學習之路,其實是非常不愉快的,直到現在,我都不喜歡英語,後來學了第三語言日語,相較而言,我更喜歡學日語而不是英語,因為幼年對英語學習的記憶實在是不美好。

你知道,讓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學習能力濃厚的孩子坐在教室里聽天書的感受嗎?如坐針氈。

由於英語班在當時還是個小眾的興趣班了,所以一個班裡既有五六歲的,也有八九十十一歲的孩子,大大小小什麼年齡都有。你會發現年齡優勢在英語班裡反倒是劣勢,那些年齡小的孩子很可能比一個六年級的大孩子說的還溜,這極大地震撼了我的學習觀。

當時學英語的手段很有限,我媽花重金在王府井商場給我買了一個復讀機,然後就是每天照著書,來回聽英語磁帶。

我記憶猶新的第一課是「My name is ***,his name is***,her name is***」,一個字不認識,全靠磁帶一個個聽,再用拼音加漢字的形式去注音。

要知道我們家沒一個人會英語,更沒人輔導我,天天讀課文我都要崩潰,真是一邊哭一邊念。有時候李大榮和李依依讀不過某個句子,就開始崩潰大哭,我是特別能理解的,但他們好在還有我,而我只能指望復讀機。

現在回過頭再看,這不就是從頭開始磨耳朵嗎?

現在的孩子一生下來就開始做的事情,我上了小學才開始,可能循序漸進嗎?為了跟上老師課程的進度,只能不求甚解地死記硬背。

所以,回顧我的英語學習經歷,我得說,我們這一代人的英語,談不上啟蒙,更談不上培養興趣,上來就是填鴨跟應試,沒有什麼引導,學得好不好全靠腦子背不背。

雖說英語最終也不差,但絕談不上喜愛。

可我們這一代家長,又非常喜歡用自己小時候的學習經驗去指導自己的孩子,數學、語文倒也罷了,唯獨英語,堅決不能。

因為我們小時候學英語,根本沒有啟蒙這一步,上來就直奔閱讀和應試,它並不是科學而系統的英語學習過程,所以用自己固有的經驗去教孩子,並不合適。

英語啟蒙,並不是死記硬背,我們首先要摒棄的是「學英語就是要背」的思想,同時還要與時俱進,教孩子之前自己要學習的還很多。

我們甚至可以這麼理解,陪著孩子做英語啟蒙,就是在治癒童年陰影,把小時候原本應該有的那部分缺失的步驟給它補回來。

錯的方法會讓孩子討厭英語,一旦討厭了英語,多數情況下他的英語都不會好。

02

英語啟蒙的三個階段

首先我們要清楚地認識一點,英語是一種語言,不是一種學科。它不需要公式或者規律,只要有語言環境,沒人教也能學得會。

這個請不要質疑我,因為我就是啥也不會說去的日本,咋日本的語言環境下,日語學起來很快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英語跟學語文是相通的。比如說當孩子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我們會不停地跟他說話,你猜他能聽懂嗎?

應該是聽不懂的,因為語言的習得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周圍人不停地跟他說話,等過上幾個月,他就能聽懂了。

我們可能根本沒做別的什麼其他的事情,僅僅只是跟孩子講話,他就能聽懂,突然有一天他就會叫爸爸、媽媽,模仿著大人的發音說一些簡單的詞彙。

語言就是這麼自然而然地學會的。

英語也一樣,如果我們每天給孩子不停地說英語,他可能最開始聽不懂,但聽得多了,反覆出現的詞彙就會在他的大腦里留下印象,他慢慢地就理解了。

為什麼說學英語要抓住語言敏感期呢?就是因為在嬰童階段,語言習得是大腦開發里非常重要的一項,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它的重要性會逐漸被其他孩子需要習得的技能所淡化和取代。

但英語又跟漢語很不同,因為它不是我們的母語,沒有天然的語言環境,所以更需要家長去特意營造一個英語的環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0-4歲要磨耳朵的原因,說的前提是得先聽夠,聽得次數多了才能了解意思,這裡的理解不是靠背下來,而是讓孩子去感知這個單詞,就跟我們去學母語一樣,不用告訴給他解釋什麼是杯子,你只需要拿著給他看,告訴他「杯子」。

當孩子把這個音轉化成自己的詞彙以後,才能說的出來,這就是 聽力詞彙的積累過程。

註:聽力詞彙,指通過積累下來的詞彙,即一聽到單詞馬上能反應出意思,它可能不會寫,也可能不認識,但聽見就能秒懂,甚至能脫口而出。

磨耳朵這個過程,很明顯並不適合在英語機構中完成,因為0-4這個階段的孩子太小了,專注力是不足以支撐一節英語課的,只能靠在家裡熏聽,日積月累、耳濡目染。

到了5歲以後,孩子有了一定的聽力詞彙做基礎,智力、專注力、理解能力都有了長足地發展之後,我們就可以讓孩子逐漸開始學習模式,引入自然拼讀和簡單的閱讀。

這個年齡下限不要早於5歲,除非你的孩子從小就是雙語環境或是語言天賦極高,不然的話沒必要那麼早去做學習有關的事情,因為太小的孩子學習起來效率不高,還可能激發孩子的畏難情緒,從而討厭英語,划不來。

如果不明白的話,我拿中文打個比方,我從依姐3歲開始給孩子教四五快讀,一個月只能教一本到兩本,這中間只要一斷,好些字就全還給我了。但是我給5歲的榮哥教四五快讀的時候,3個月8本全都教完了,而且書上的每個字記得都牢牢的。

5-7歲是學習自然拼讀、高頻詞,因為有了前期的聽力詞彙積累,你會發現他學高頻詞和自然拼讀學起來會非常事半功倍。

我再拿語文打個比方,為什麼說拼音不適合早學,最好是大班才開始學?因為拼音作為一個注音工具,一來它繁瑣難記,是另外一套體系,二來孩子都沒有認字需求,學拼音幹啥呢?

他只有天天用,這個拼音才能鞏固學好不是?

同理,自然拼讀它其實就是英語的拼音法則,孩子學習它是為了能讀出這個單詞,從而為下一步的閱讀做準備。所以,你早學了有什麼用?他具備閱讀理解的能力嗎?

7歲以後,才是各種分級閱讀、經典閱讀的階段。拼讀會了,高頻詞也記差不多了,閱讀的基礎已經打好,這個時候才是真正開始背單詞的開始。

所以,你看,我們當年學英語的時候是不是跳過磨耳朵跟自然拼讀,直接進入了背單詞?它違背語言習得的規律,怎麼可能快樂又高效呢?

在我陪伴兩小隻上興趣班的日子裡,我深刻的感知到,想要讓孩子對一個項目保持長久的熱愛和興趣,就是要讓她越學越精通才行,而這種自信的基礎就是循序漸進,符合孩子生長發育規律的訓練。

而我們的英語學習,往往是以打壓跟填鴨為主,這並不會使人開心。所以高效的英語啟蒙,一定是讓孩子舒適的、有成就感的、不困難的。

03

英語啟蒙最好的學校是家

市面上很多英語培訓機構招收小學員的年齡是3歲起,中國的孩子真的是太卷了。

我從來沒動過幼兒園階段給他們報英語班的念頭,因為我覺得它不值得,或者說性價比不高。

我從來不相信,每周上兩次課40分鐘的時間,就能讓一個中文可能還說不利索的小娃娃英語突飛猛進。

一來他們的課堂接受能力有限,專注力也有限,二來學英語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光靠興趣班的教學濃度,根本不夠,三來,他們能做的不過也是增加孩子的聽力詞彙而已,這個我們在家也能做啊!為啥要花大幾萬去報班?

更何況,雙減+疫情,線下的好些英語班暴雷跑路的多了去了,真的是得不償失。網上電子書的會員一年才多少錢啊,用來磨耳朵、聽繪本不香嗎?

當然,錢省下來的另一面,就是費媽,我們得時時陪伴和引導著,這個過程不要把它當做多麼困難的事情,比起我們小時候學英語來說,現在我們陪著孩子再學一遍,很難嗎?

文末再吆喝一聲哈,周一團了asahi的日本制一腳蹬,昨天是團期最後一天,但是品牌方給我的優惠券能用到本周五,還沒買或者沒注意的寶媽還可以拍哈春鞋必入:日本制asahi一腳蹬,超值福利款159元起!

這次拿出來很多以往從沒降過價的花色當福利款,榮媽首推日式潮流,依姐去年穿了一整年,直到頂腳穿不下為止。

上腳真的好看,男生女生都可以穿,現在只要169元!

【團】老公送什麼都可以,但情人節一定要取悅自己,蘭蔻限定口紅和YSL香水套裝超值團!

【團】日本直郵的時代可能要結束了,因為我找到了一個買日貨又便宜又靠譜的渠道!

當孩子回來跟你抱怨自己的同桌時,我們要不要找老師換座位?

一個家庭里總會有一個原則始終如一的媽媽和表里不一的雙標爸爸

喜歡的話,轉發一下或點個在看再走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876c666ddbb862576662b30f21b15ba.html








端午安康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