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會影響分數線嗎?高校招生人數也在增長嗎?

2023-06-02     天津生活通

原標題: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會影響分數線嗎?高校招生人數也在增長嗎?

來源:都市快報

高考進入倒計時。 昨天,教育部網站發布消息,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記者梳理髮現,自2017年以來,高考報名人數已經連續七年增長,對比2022年的1193萬人,今年高考報名人數的增長率達到了8.22%。

全國高考報考人數

已連續五年破千萬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歷年數據,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已是連續五年破千萬。

從1999年大學擴招至今,我國高考報名人數變化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1999年-2008年,整整10年間, 高考報名人數從288萬人一路增長到1050萬人

第二個階段為2009年-2018年,又是整整10年,但在2009年,我國高考報名人數跌落到1020萬人,一路下滑,雖然從2014年後止跌,但增長動力不足, 此後長期徘徊在940萬人左右。這個階段,高考報名人數呈現平穩狀態。

從2019年開始,高中畢業生人數就出現了反彈式增長,我國高考報名人數形勢進入新周期。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 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1031萬,2020年1071萬,2021年1078萬,2022年1193萬,2023年1291萬,高考報名生源的持續增長。

高考人數變化

會影響分數線嗎?

很多家長擔心,高考人數年年創新高,是不是意味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分數線越來越卷?

具體到浙江省的情況,來看看近兩年浙江高考人數,高考分數線及錄取情況——

2022年

特控線:592

一段線:497

二段線:280

2022年,浙江省高考報名36萬餘人。

全國各普通高校在我省共錄取 33.7萬人(「雙一流」高校在浙錄取2.4萬餘人,三位一體1萬人,高職提前錄取1.7萬人,三大專項1248人)。

2021年

特控線:589

一段線:495

二段線:266

2021年,浙江省高考報名 33.24萬人。

全國各普通高校在我省共錄取31.64萬人(普通高考錄取25.75萬人,單獨考試5.89萬人,三一錄取1.03萬人,高職提前錄取1.64萬人,強基約417人)

註:特控線(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為實考人數的20%,用於強基計劃、軍校等提前錄取或特殊類型的招生錄取。

一段線按實考人數的60%劃定, 二段線按實考人數的90%劃定。

其實,高考分數線受 高考人數、高校招生計劃、試題難度等多項因素影響,僅是報名人數的變化,並不會對高考錄取產生過大影響。

高校招生人數

也在逐年增長

實際上, 高考報名人數的增長,也意味著高考錄取總人數的增加。

以2020年為例,當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是1071萬人,當年的高考錄取率是90.34%。2021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是1078萬人,當年全國高考錄取首次突破1000萬人,達到了1001.32萬人,錄取率也達到了創紀錄的92.89%。

2022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到了1193萬人,全國高考錄取總人數再次突破1000萬人,達到了1014.5萬人,錄取率為85.04%。雖然2022年全國高考錄取率有所下降,但是錄取總人數卻上升了13.2萬人。

具體到浙江省,高等學校的本專科、研究生招生人數也逐年走高——

不管報名人數如何變化,請2023屆高考學子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放鬆心態,考出佳績,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臨近高考

考生如何減壓?

臨近高考,該怎樣調整心態?教育部陽光高考平台整理了一些備考小妙招——

考生減壓小技巧

自我暗示減壓法:在焦慮、緊張和煩躁時,不妨自我鼓勵一下,對自己說:「該複習的我都認真複習了,還怕什麼呢?」「和別的同學相比,我花的功夫一點也不少,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緊張呢?」

焦點轉移減壓法: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是減輕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處於壓力過大的狀態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於心理壓力的緩解。

肌肉放鬆減壓法:找一個安靜的環境,以輕鬆的姿態坐好,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依次緊張肌肉、放鬆肌肉,然後感受肌肉從緊張到放鬆的感覺。這個方法要持之以恆,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鐘。

過渡性減壓法:考前一周慢慢減少學習強度和時間,採取過渡調節方法來緩解壓力。

調整心態小妙招

過分在乎名次升降的敏感心理:過於頻繁的競爭會使學生產生怯場、緊張的心理狀態,需在適當競爭的基礎上看到自身的點滴進步,構建獨立穩定的心理狀態。

過度疲勞引起的煩躁心理:疲勞學習會出現焦慮、心慌氣短等負面效果,需掌握科學的複習方法,比如不同科目相互交叉學習。

過分追求完美的苛刻心理:有的考生對自身、老師、同學都要求過高,也會影響備考效率,應適當調低心理期望值,同時協調好人際關係,為自己的不良情緒找一個宣洩途徑。

認為「我不行」的自卑心態:對於自卑的考生,要不斷激勵自己,正確認識考試。考試只是對一般能力的考查,只要用心複習、合理利用備考時間就會取得相應成績。

覺得「都會了」的自負心態:引導考生客觀評價自己,健全心理機制。

自我管理在考前

首先,考生要做好基本的情緒調節和壓力調節。用理性分析、合理宣洩、運動和音樂等方式調節情緒,讓自己在壓力中發揮潛力。

其次,考生的時間很緊張,做好規劃,讓每一天變得井井有條,成為自律的自己。

第三,調節生物節律。考生要在精力充沛的時間進行最重要的學習,並選擇符合自己長遠目標的事情堅持努力。

第四,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考生遇到難題可以和同學討論,有困擾可以向老師求教,有壓力可以和父母訴說。

「高原期」調節不停步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學習複雜技能的過程中,學習到一定時期就會出現成績暫停的狀態。高三備考知識量大、學習任務重、持續時間長的特點,讓高原期成為幾乎所有考生都會經歷的時期。主要表現為,考生在經歷了一段長時間複習、積累了一定量知識後,學習效率降低、學習進步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高原期是對前一複習階段效果的肯定:高原期的出現意味著考生在之前的複習階段投入了大量精力,並且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具備了一定能力、水平。剩下的多是疑點、難點,加之精神、心理等諸種因素的影響,進步速度才比較緩慢。因此,當考生因為近期成績波動甚至有所退步而感到沮喪、挫敗時,可以回顧高三以來自己成績的提高程度,看到自己的飛速進步,從而在這個時期給自己更多肯定和鼓勵。

高原期是下一複習階段的準備期:高原期的出現是備考的震盪整理期,是一個積極信號,它提示考生需要停下來休息一下,讓身心喘口氣。考生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已輸入的知識進行深加工,夯實複習過的知識,並將原本鬆散的知識系統化,形成知識網絡。通過高原期的身心調整和知識梳理,蓄積能量和清晰的知識體系,為下一階段複習奠定良好基礎。

關於高考

這些信息請關注

6月1日左右

2023年高考安全及考前準備情況逐級檢查

截至6月2日16:30

2023年上半年自學考試畢業申請網上登記

6月7日至10日

2023年高考、選考

6月7日

2023年單獨考試招生文化考試

6月中下旬

2023年部委屬、省外高校三位一體招生綜合測試

6月12日至18日

2023年高考志願填報模擬練習

6月14日左右

2023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成績發布

6月16日至20日

2023年高考志願填報「雲諮詢周」活動

6月17日至18日

2023年上半年大學外語等級考試

6月下旬

2023年普通高校在浙招生計劃發布

6月下旬

2023年高考分段線和考生成績發布

6月29日至30日

2023年高考首輪志願填報

此外,據杭州市教育考試院消息,考生須注意考試入場截止時間,臨界點入校考生也必須嚴格按照流程實行二次安檢,因此延誤的考試時間不予補充時,相關責任由考生自行承擔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林佳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765da4fc511c22c83a9ac5d639385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