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法國製造的滔天暴行,1945年越南饑荒,百萬越南人餓死

2022-03-25     李藝南

原標題:晏殊眼中最美春景:景美,人也美

十餘日前,春分已過,而今清明即將到來,這一段時間是春季中最令人流連的時光,窗外的桃花剛謝,櫻花、梨花、辛夷花開的正盛,上周回鄉里,小燕子已經開始嘰嘰喳喳。你眼中的春天是什麼樣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千餘年前的這個時候,晏殊也是看到美麗的春景,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詠春詞——《破陣子·春景》: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晏殊是宋初詞人,是北宋倚聲家的初祖,由於能詩、善詞,工於書法,詞最為擅長,有「宰相詞人」之稱,與歐陽修其名,兩人並稱「晏歐」。晏殊這首《破陣子·春景》歷代評價極高,明代卓人月說它小倩香奩中筆,清代陳廷焯直接稱讚風神婉約。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開頭只是簡單的兩句話就寫出了初春到暮春的景致變化,燕子是報春的候鳥,燕子飛來的時候春天就開始了,人們也開始春天的大聚會(新社又叫作春社,在春分之後會進行一大隆重的祭祀活動),轉眼就到了暮春時節,梨花開了又謝,清明馬上就要來了。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仲春時節,苔蘚開始變綠,黃鸝鳥在樹葉下發出清脆的叫聲,柳絮輕輕的飄落,如雪花一般。這一句對仲春的描寫更加含蓄,尤其是那「葉底黃鸝一兩聲」,如果是初春時,葉子是嫩綠色也沒有成片,可以清晰地看見黃鸝鳥的身影,只要過了初春,葉子成片,才會遮蓋住黃鸝的身影,僅能從鳥兒的叫聲中判斷出是黃鸝鳥藏在樹葉之下。

「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如此美麗春景,如果不見人影則顯得比較單調。看那路上,兩個少女相逢在採桑路上。

「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兩個人一見面就開始嘰嘰喳喳的聊開了,一少女女說:「你今天怎麼高興?難道是昨天夜裡做了什麼好夢?會了情郎?快說來聽聽呀!」一說完就掩嘴壞笑了起來。另一個少女答道:「哪有做什麼美夢,不要亂想,我只是剛剛和她們一起鬥草(就是比試誰採摘的花草多,誰採摘的花草更新奇),得了一個彩頭!」從兩人的交談中我們能看到春季少女在田間地頭、草地河灘踏青、摘花、弄草,兩少女開心的聊天,好一派春天歡樂景象。

全詞以以「笑從雙臉生」五個字收尾,生動無比。周汝昌在評論這首詞的時候說:「……迨至句末,收足全篇,神理盡出,此雖非奇,豈為常筆? 天時人事,物狀心情,全歸於一 處。若無神力,能到此境乎?」

晏殊這首詞,通過對景、對情、對事、對人的描述將他自己看到的春天完全的傳遞給了讀者。令人久久難以忘懷,想來晏殊在寫這首詞的時候一定非常開心的在享受著春日的美好吧。

參考資料:《全宋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6f2115af6963bf254a7a22b8e7424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