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疫情等多重因素對就業的影響,今年國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就業穩就業舉措,眾多企業積極參與其中,依託自身業務,為促進就業貢獻心力。在此過程中,靈活就業不斷被提及,與之對應的一大批新興職業先後湧現,發揮出就業「蓄水池」的作用。
隨著近年來電競產業的飛速發展破圈,其衍生行業也迅猛發展,一些年輕人們開始嘗試加入遊戲陪玩、電競陪練行業,「用興趣愛好賺錢」。與此同時,為了規範這一新興行業,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積極推動相關行業標準的出台,幫助行業走上規範化發展軌道。
據統計,目前遊戲陪玩、陪練等相關行業已吸納數十萬人就業。
求職路上的「緩衝區」
就業是今年繞不開的熱點話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成為了重點議題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
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發布的《2021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電子競技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401.81億元。另據艾瑞諮詢《2022年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電競市場規模約1673億元。
市場的快速擴大意味著對人才的需求愈發迫切。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電競行業人才缺口已達50萬。近兩年,隨著EDG、RNG等中國職業電競戰隊在國際大賽中接連斬獲重量級冠軍,電競產業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也亟需更多的人才去助力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
繼電競直播、電競解說等新興職業出現後,不久前興起的電子競技指導員(電競陪練),開始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該職業旨在提高用戶電競體驗感和水平,為用戶提供技戰術指導、諮詢等服務。在挖掘電競愛好者潛在需求的同時,幫助其實現「靈活就業」。憑藉對硬體、場地的低要求,以及靈活自由的工作時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嘗試成為電子競技指導員作為求職路上的「緩衝區」。
陪練的意義
提起陪練,或者許多人會嗤之以鼻。但事實上,它是電競行業里重要的一環,也為各方都提供了相應的價值回報。
正如比心陪練 CEO 林嵩所言:「我有幾個朋友,《王者榮耀》玩得特別好,但他們卻只能在餐廳裡面當服務員。比心陪練就是為了讓更多熱愛遊戲且技術出色的玩家,能夠通過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獲得應有的收益。」
事實上,許多陪練大神,也確實依靠這份職業獲得了不菲的回報。
在比心陪練上,最貴的「明星指導」陪練價格高達 520 元/小時,這個價格等同於 FPX、IG 的電競職業戰隊選手的陪練標價,並且依舊有不少人下單。
靠著遊戲陪練還清房貸的 「貓又yo」 就是「明星指導」中的一員,她在比心陪練的陪練價格已經達到 199 元/小時,下單的大部分都是粉絲。僅 20 歲出頭的她,在成都買房,年收入過百萬。
對於電競俱樂部,陪練同樣有著重要意義。近幾年來,遊戲陪練平台還成為了電子競技俱樂部招募青訓選手的搖籃。
從 2019 年初開始,比心陪練聯合 IG、FPX、eStarPro、Hero久競等超過 10 家知名職業戰隊推出電競「星火」計劃,共同構建中國電競青訓體系。各戰隊全年在比心陪練 App 開展超過 25 場青訓招募活動,為遊戲玩家及陪練用戶提供向電競職業選手的晉升通道。
合規化不可或缺
由於早期行業發展過於迅速,業內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國家有關部門於去年開展整治,指導行業合規。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家監管有利於行業長期發展,頭部平台在嚴守合規的前提下,有助於行業去蕪存菁。
「如果是大平台的話,對我們這些從業者也是一個保障,畢竟不管是全職還是兼職,都希望有一個穩定靠譜的平台運營方。」平台用戶陸玖(化名)表示,期待未來行業能夠不斷規範化,也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幫助其他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實現就業「軟著陸」,「這幾年先賺錢,希望未來能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今年6月,在有關政府部門指導和要求下,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發布了《電子競技指導員管理規範》和《電子競技指導員服務能級評價導則》。上述標準進一步對電子競技指導員這一細分群體做了具體定義,即「基於電子競技及行業相關生態,為提高用戶電競體驗感和水平而提供的技戰術指導、諮詢、競技陪同體驗等服務」。
該標準的發布,有望將原本鬆散的遊戲陪玩行業,整合成具備完善管理體系的電競指導行業,通過提高門檻、加強培訓、落實監管等方式促進優勝劣汰,淘汰不合規的中小平台,起到凈化行業、促進行業長遠發展的作用。
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未來更趨規範化的電競指導行業,或將能更好的為經濟、就業大局賦能。
來源:中國網財經、新快報、科技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