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威海這樣塑造發展新優勢

2024-01-13     威海新聞網

原標題:2024年,威海這樣塑造發展新優勢

兩會速遞

過去的一年,威海樹牢大抓經濟工作的鮮明導向,大抓產業揚優勢,大抓企業固根基,大抓項目增後勁,大抓園區強載體,大抓服務優環境,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2024年,威海將如何塑造發展新優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切實改善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主體信心,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威海將實施項目建設提速行動、消費需求提振行動、對外貿易提質行動等,聚焦聚力擴內需穩外需。今年,威海將推動896項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建設,推行工程審批「多證合一」和「集成辦」,推進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專業化招商、產業鏈招商;新改建2處城市鄰里中心、5處縣域配送中心、30處城鄉便利店和生鮮超市,開展惠民消費季活動,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深化放心消費提質擴面行動;拓展非洲、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強化外貿百億級骨幹載體培育,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支持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100場以上,加快發展「跨境電商+新零售」等新模式,培育服務貿易特色園區,設立中非合作示範區(威海),加快打造對非合作示範城市。

放大發展優勢,需堅持擴量與升級並重、傳統與新興協同。去年大放異彩的文旅產業,是威海經濟發展的新優勢之一。今年,威海將構建全域、全季、全齡文旅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國際濱海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城市。具體而言,威海將打造「一路十八灣」濱海休閒度假產品體系,拓展「海上看威海」旅遊線路,完善「愛在威海」四季文旅產品體系;發展「康養+旅遊」「研學+旅遊」「體育+旅遊」「音樂+旅遊」等新業態,培育「本草拾趣園」等康養文旅打卡地,辦好鐵人三項賽、沙灘音樂節等活動。此外,威海還將引進高端品牌酒店,加快評定高品質星級民宿,實施金線頂文旅綜合體等十大改造升級工程,不斷優化遊客來威旅遊的體驗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威海將繼續放大生態優勢,全面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增加綠色能源供給,打造榮成核能、乳山海上風電裝備等新能源產業基地,加速推動臨港區源網荷儲一體化示範工程等33個新能源項目;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推動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新增綠色製造示範單位20家;實施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培育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標杆企業;深化「畝產效益」改革評價,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發展綠色建築,推動建築節能邁向更高標準;推進新能源汽車下鄉,加快出行方式綠色轉型。

以改革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新的一年,威海將打造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加快建設威海先進醫用材料與高端醫療器械山東省實驗室,支持企業開展新產品研發,常態化開展「揭榜挂帥」,用好撥投貸保等科技金融政策,辦好中日科技創新合作大會等品牌活動,引進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打造高水平創新人才高地,升級「新時代英才工程」,舉辦系列特色人才交流活動,實施博士後集聚賦能行動,實施柔性引才模式,鼓勵企業在省外、海外設立研發機構,健全外國專家驛站工作體系,實施「海外工程師」支持計劃,培育更多適應產業需求的「威海工匠」。打造重點領域改革標誌性成果,穩步推動市縣機構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深入開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創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激活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現場聲音

  威海市人大代表徐明:大抓經濟 不斷增創發展新優勢

2024年,威海榮成市將認真踐行大抓經濟工作的鮮明導向,積極融入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聚焦聚力產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海洋經濟,全面深化「榮歸故里」計劃,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增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

具體來說,榮成將緊緊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全面實施「智改數轉」,以數字賦能加速企業膨脹擴張和轉型提升,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核電裝備與新能源等「5+2」七大產業鏈,開闢新賽道、搶占新藍海,推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謀劃規劃、建設提升8個專業園區,加快培育區域塊狀經濟,深入推動區域協調融合,奮力建設「深藍、零碳、精緻、幸福」現代化新榮成,為不斷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威海市政協委員湯占勝:推動「1+4+N」創新平台體系提級擴能增效

報告提出的「推動創新平台融鏈賦能,拓展『1+4+N』創新平台體系」讓我深感責任重大。

去年,威海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引領「1+4+N」內的29家創新平台持續發力,集聚高層次人才31名,新爭取國家級項目19項、省級24項,累計獲批項目資金近億元,新形成關鍵技術成果34項,成果轉化和產業化94項,孵化引進企業47家,帶動服務企業增收16億元。

2024年,我們將持續推動「1+4+N」創新平台體系提級、擴能、增效,深化開展「雙走進」活動、「融鏈」行動,深化建設山東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共同體等,推動創新資源與產業需求精準匹配,形成更多創新成果、服務更多項目企業、產生更多經濟社會價值。

  威海市人大代表劉曉芳:聚焦高質量打造新優勢

作為一家地毯企業,山花有兩個顯著優勢:一是培養了一支業務精湛、勇於創新、敢打硬仗的專業團隊,二是以品質和誠信鍛造了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山花」品牌。這兩個優勢互相轉化、互相加持,為山花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今年,山花將繼續揚優勢、再出發,以人才為依託,以山花品牌為載體,全面推進面向海、陸、空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戰略,在保持行業品質標杆的基礎上,不斷研發科技含量更高、應用功能更強、更加低碳環保的新產品,將高品質的「山花造」鋪進更多「愛達·魔都號」,隨著國產大飛機飛向全世界。

威海市政協委員陶澤文:深海作業機器人向海底更深處挺進

不久前,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落幕,山東未來機器人有限公司憑藉深海1500米鋪纜作業機器人項目,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創新創業成長組50強」的企業。

我認為,高端化、智能化的先進位造業企業本身就是發展新優勢。「加速海洋電子信息與智能裝備等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等報告內容堅定了「新勢力」企業的信心。目前,我們的自建廠房進入尾聲,項目投產後可實現年產海洋工程水下機器人等智能裝備100餘台套。如今,深海作業機器人的下潛深度正向著4000米到6000米繼續「挺進」。(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杜曉瑩 匙亮 沈道遠 李文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63fb5ee7e56b048637c9b18f827ef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