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黑暗面,NASA將要重返,這是為何?

2023-09-11     天文在線

原標題:月球黑暗面,NASA將要重返,這是為何?

1969年,人類首次踏上月球,這是歷史上真正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可是如果我們快進五十多年,也許令人驚訝的是事實上,月球對我們而言仍舊是個謎。在1972年12月,也就是阿波羅11號登月後僅三年是最後一次的載人飛行任務。自此,我們便只派發探測器和漫遊車。可即便如此,月球世界的某些部分仍然籠罩著神秘的面紗。

直到今天。今天我們即將揭秘並且回答這些非同凡響的問題,當他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為什麼在重返月球的陰暗面?您是否需要一些重大問題的答案?再按鈴獲取更多發人深省的內容!晝夜交替,日月輪迴;此二者永恆於人之想像。見太陽於白日,月亮於夜晚,使得後者常與陰暗的意向相關聯。抱著對於神秘與未知的好奇心,古希臘人認為死人居住在月球之上。

近百年來,人類的研究幾乎完全依賴於科學,可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對月球的好奇心就此減少,並且關於那在夜空中發光的球體最有趣的是,沒有人見過它的另一面。由於月球被潮汐鎖定,面向地球的始終只有一面。這便就意味著數十萬年來,不……準確的說是一直以來,地球上從未有人看見過月球的背面、月球遙遠的一面、亦或是人們常說的「黑暗面」。

1959年,前蘇聯太空計劃是第一次拍攝到了月球遙背面,一直到1968年,太空人吉姆•洛威爾(Jim Lovell)才作為第一個親眼目睹到月球後方的人,完成當時的一個重大突破。太空人吉姆(Jim Lovell)描述他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執行阿波羅8號的飛行任務中,「我親眼目睹了人類數百萬年來從未見過的地方」。總的來說,月球之所以是冷戰期間的焦點是因為前蘇聯和美國不約而同的認為他們需要通過月球來展示他們自己的技術能力。然而,月球的背面從未像它的正面一樣成為主要目標。

上世紀70年代初期,隨著探月任務的資助基金開始耗盡,美國國家航天局即便有特別想要前往月球背面的想法,也是無法證明或負擔起這樣做的費用。美國航天局至今仍未實現過一次成功的載人或無人月球背面著陸任務,這主要是因為登陸月球背面的任務所需經濟成本過高且技術挑戰性強,此外這一任務也不著急進行。但是,最近全球事件引發了另一場太空角逐,現在,多方力量對在月球表面建造長期的月球基地很感興趣。其實,20世紀中葉主要是兩個國家在最初的太空競賽中較量,但如今,至少有七個國家在競爭,就為了能在月球上擁有一席之地的願望。

它們分別是來自日本、韓國、俄羅斯、中國、印度、阿聯、美國的航天機構和歐航局。可以說,正因如此,美國航天局大膽地邁向此前從未涉足的領域:一項全新的任務即將誕生。隨著2022年任務細節的宣布,這次最新任務的目標是月球背面,美國航天局希望在那裡遠程駕駛著陸器運輸物資並開展實驗。該項任務的核心機器是Draper系列2月球著陸器,預期2025年在月球表面著陸。

相比一些其他的目標日期而言,這是一個任務耗時相對短的預測。實際上,Draper系列2將成為美國航天局長遠計劃的一部分……日益引人注目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是以實現人類長期在月球上存在為明確目標。Draper太空飛行器計劃降落在月球背面、一個名為薛丁格盆地的區域。這個太空飛行器將使用其攜帶的各種實驗設備來進行重要的科學試驗。

美國航天局特別選擇薛丁格盆地的原因有兩點:其一,與其他隕擊盆地相比,它是一個非常年輕的、近期形成的隕擊盆地;其二,這裡形成的隕擊坑具有大量已被帶到月球表面的深層地殼,這意味著科學家將能夠有效地研究這些更深、更古老的地質樣本。更重要的是,也有證據表明盆地內曾有火山活動,這也使其成為研究月球地熱活動和構造活動的理想地點。

美國德雷珀公司(Draper)正忙碌於登月計劃。登陸月球背面比登陸月球正面自然要花費更多,也更困難,但會有豐厚的收穫。這是因為過去的太空飛行任務幾乎很少涉足月球背面,人類也幾乎未見其全貌,同時,月球背面作為月球較大的組成部分,未受到地球電磁場的影響。在地月系內,沒有像月球背面這樣的獨特存在。

德雷珀預計運送至月球背面的有效載荷包括:

(1)遠端月震套件(Farside Seismic Suite,簡稱FSS),有助於科學家研究月球構造,進一步探究月球表面遭受隕石撞擊的頻率;

(2)月球內部溫度和材料套件(Lunar Interior Temperature and Materials Suite,簡稱LITMS),該設備包含一把氣動鑽機,可用於挖掘月球地殼,發現更多隱藏在月球表面下的秘密,不過此次更多側重於研究月球內部熱流動和月球物質的電導率;

(3)月球表面電磁學實驗(Lunar Surface ElectroMagnetics Experiment,簡稱LuSEE),用於調查月球電磁特質以及天氣變化,例如,太陽風次數以及月球從太陽接收到的等離子活動次數。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專項任務,但這並非是人類第一次月背軟著陸任務。2019年,中國發射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Von Kármán crater),研究任務涉及月塵、電場、地震等,與德雷珀的研究內容相似。嫦娥四號是一項重大任務,如今已成為了登陸探索月球背面的標杆。

德雷珀和未來登陸月背任務會遇到的主要問題與通信有關。由於無線電信號無法直接到達月球背面,月球和地球之間便需要建立一個監測點,控制各類機器。這意味著月球周圍需要安置中繼衛星,負責定向傳輸信號,顯然這種做法費用昂貴。然而21世紀已經過去四分之一,越來越多人一致認為這種做法是值得的。

Fy: 饒旺財, 習元樂陶陶, Siying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605b4c70032e4e0ff737e64014dcd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