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董宇輝到孟羽童,這一屆打工人真的難
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有能力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怎麼看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文 | 極 耳
最近,東方甄選主播董宇輝的「小作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直接導致其股價連續暴跌,抖音關注持續掉粉。當時有評論認為,俞敏洪面臨CEO孫東旭和超級主播董宇輝二選一的抉擇。
昨天,12月15日晚間,東方甄選主播天權在直播時模仿CEO孫東旭摔手機,並且言語中疑似挑釁粉絲。直接導致直播4個小時,東方甄選掉粉70萬。
據網友「東方小編」稱,天權下播後已提交辭職申請,公司正在研判事情事件可行性。
凌晨,東方甄選官方抖音帳號更新簡介,宣布當天暫時停播,閉門思過。今天中午,東方甄選公告稱免去孫東旭CEO職務。
下午,東方甄選董事長、CEO俞敏洪通過東方甄選抖音號發道歉信,表示拉黑的網友朋友已經被全部解除。至此,「小作文」事件應該是暫告一段落了。
其實,這個選擇題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一方是職業經理人,一方是公司不可替代的超級主播,而在考驗危機公關能力的這兩天,孫東旭和董宇輝給出的反應可以說都是教科書級別的——只不過,孫東旭的是一份差生標準答卷,而董宇輝則是優等生標準答卷。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件事的起因。
12月6日,東方甄選小編在「吉林之行」視頻下置頂的一條評論,稱「每一次小作文製作,都是主播在鏡頭前,背後是文案創作團隊、拍攝團隊、剪輯團隊的小夥伴們,大家協作,才有了一篇篇專場小作文」。
「小作文」是東方甄選頭部主播董宇輝出圈的原因之一,東方甄選小編的上述表述被一些網友認為是「背刺」了董宇輝。
此後,「小作文」事件不斷發酵。
有業內人士認為,東方小孫應該立馬開除小編,而俞敏洪也應該立馬開除東方小孫。在他看來,小編的這個行為,實際上是秘書和領導搶功的內訌,作為CEO的東方小孫,有管理不善的失職。
但孫東旭對於小編團隊高高提起,輕輕放下,只是提到小編團隊工作有情緒,而又提到董宇輝年薪不止幾千萬元,這些言論再次引爆網友的情緒。
後來,孫東旭還在直播間平台怒摔手機,給網友們開大會......這些情緒化的表現對東方甄選這個品牌不僅沒有半分意義,還直接導致掉粉超過百萬,更讓觀眾認為這個東方小孫是一個志大才疏、想擠走董宇輝的沒有格局的高管。
與此同時,董宇輝在這場風波中,先是回應「小作文」創作內情,此外表達了對飯圈文化的抵制態度。而當全網都鼓勵他跳槽單幹的時候,他只是回應表示:「不屬實,目前沒有接觸任何公司」。
「小作文」事件發酵期間,羅永浩曾就董宇輝、網紅流量、個人IP等發表評論。他建議董宇輝不要跳槽,而是直接創業,但強調要找一個非常可靠的法務。羅永浩還直言,「直播電商所有人都懂宇輝的價值,只有他們公司的高管不懂」。還表示在直播電商行業,像董宇輝這樣的主播是不可複製的。
而在京東想挖董宇輝的傳言甚囂塵上之際,董宇輝的一句「目前沒有接觸任何公司」,無疑是給他的支持者一個態度,就是他還沒有離開東方甄選,只要東方甄選願意留他,他就願意繼續待在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媒體發現董宇輝抖音主頁的簽名從「曾經是老師,現在是售貨員」改為了「勿意,勿必,勿固,勿我」,這句話出自《論語·子罕篇》,意思是: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和不自以為是。
或許董宇輝在這一場風波中,心態也發生了改變,但從他的行動上來看,他依然沒有放棄東方甄選,對於新東方感情仍在。
還記得新東方從教培公司轉型直播帶貨,一開始直播數據十分難看,只有個位數。去年6月,董宇輝憑藉一種新奇的帶貨手法帶紅了東方甄選,收穫了一批粉絲,讓東方甄選一躍成為頭部直播間。
當時羅永浩的誇獎。
超級網紅對於每一個公司都是稀缺的,然而,當一個個體走紅後,對於公司的組織架構必然是一次考驗。金融專家盤和林就認為,這種流量聚集的馬太效應是雙刃劍。「不管東方甄選內部人員服不服,現階段東方甄選就要圍繞董宇輝來經營,就像李佳琦的運營模式那樣,有餘力了再扶持多個IP。其次,董宇輝不可替代,俞敏洪自己嘗試過帶貨,並不能賣出去東西,這說明董宇輝的成功有能力和運氣的雙重因素,換句話就是消費者的眼緣好。」
而羅永浩也直言,如果手底下有一個人比老闆強,這種場面是最好處理的,比如說你是老闆,員工樣樣都比你強,這時真正難處理的其實不是老闆,是員工,「員工就覺得我是做了一些貢獻,得了一些回報,但我是不是要稍稍克制一下,免得同事們覺得我膨脹,或者江湖上認為我功高震主之類的。一個有格局的領導,人前人後就誇他,這時候所有人都覺得這個老闆太牛了」。
他還表示,董宇輝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他到今天都沒有出來說一句難聽的話,「我在他的年紀是絕對做不到的,自己對這個年輕人非常佩服」。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最近也破費網友口水的董明珠批孟羽童事件了。
最近,董明珠在新員工大會上痛斥了一個年輕人,雖然沒有點名,但大家都知道是前不久離職的孟羽童。
董明珠稱當時在實習生節目中是看中孟羽童勤奮,選來做秘書,但是一個文都寫不出來。稱孟羽童只想著用格力平台自己當網紅,在公司中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她表示一個只為賺錢的人就是行屍走肉。
這已經是董明珠第二次在公開場合批評自己的這位前秘書,但這次網友風評普遍認為,董小姐格局小了。
從董小姐的角度來看,我招了一個綜藝里出來的小姑娘,看著挺能吃苦的,給她流量炒作她,培養培養做帶貨主播,賣格力的貨。結果小姑娘蹭到了格力的流量做起了網紅,打的廣告卻全部都跟格力無關,還開始曠工,叔可忍嬸嬸也不可忍,於是辭退了她。
但從孟羽童的角度來看,懷著畢業生對職場生活的憧憬,頂著老闆給的「接班人」光環,每天乾得累死累活的,就一萬塊錢的工資,何不如趁著時代的風口做一個網紅,借格力的名氣打造個人IP,落袋為安,實現人生理想呢?
畢竟,格力是董明珠的格力,不是她孟羽童的格力呀。
而且還有很致命的一點,就是孟羽童帶貨確實不行。在當時董明珠給她開的帳號「明珠羽童精選」中,即便小姑娘已經很賣力了,但最高銷售額也才六七十萬元,這還是和董明珠一起直播的數據,單人直播的業績更慘。可見,想做帶貨主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而當長久看不見希望時,對於想換個賽道重新嘗試的年輕人,大可不必那麼苛責,揮揮手一別兩寬,各自歡喜,難道不是最好的分手嗎?
董宇輝和孟羽童的案例,在某種程度上,邏輯是一樣的,有網友總結反思:能力不足就是「孟羽童」,離職了還要被老闆反覆訓斥;能力強就是「董宇輝」,要低著頭接受排擠。而這歸根結底,來自於企業面對董和孟這樣的明星員工,總會有一種「整頓」的衝動。
但是,如光明網所評論的,這是已經是超出企業控制能力的「勢」,是一種技術進步與產業演進帶來的副產品,公司結構對個人命運的掌控已經被解構了。傳統的「出任CEO、走上人生巔峰」的路徑已經沒有太大說服力了。
而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有能力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怎麼看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