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兄弟」沒落史:16年後境遇懸殊,一個身價過億一個銷聲匿跡

2023-06-26     置身事內

原標題:「筷子兄弟」沒落史:16年後境遇懸殊,一個身價過億一個銷聲匿跡

16歲那年,復讀了兩年的河北少年肖央,終於考上了心心念念的「中央美院附中」。

結果等到高中畢業,他卻放棄了自己多年以來的繪畫夢想,轉身考到了「北電」的廣告導演專業。

「北電」的學費不低,19歲的肖央要想生活過得好點,就得在學習之餘干點能撈錢的活兒。

心思活泛的肖央精力很充沛,從美術家教到劇組常務,倒也幫他賺了不少外快。

但畢竟是小錢,吃吃喝喝就沒了,賺錢嘛,總是沒個盡頭,肖央也覺得這些「小活兒」改善伙食是夠了,但不足以改善生活。

於是他印了盒名片,上面寫著的頭銜,赫然印著「導演」兩字,主營的業務就是拍廣告片。

名片發出去後,不知怎麼就輾轉到了一個叫王太利的北漂男人手中。

王太利是山東人,北漂是為了追求他的音樂夢,只不過他已經27歲,如果這次還失敗,王太利就決定回老家接父親的班。

在北京混了幾年,王太利的音樂夢想沒實現,反而是他開的一家小廣告公司有點起色了,幾年下來賺了點錢,娶了老婆後還租了一間三居室,生活辦公都在裡面。

他之所以找到肖央,是因為這次他接了一個「大單」,甲方給出了20萬的報酬,要求他拍條某品牌的西服宣傳片。

王太利很重視,他覺得光靠自己的半吊子水平,完全不能勝任,於是幾經周折,他拿到了肖央的聯繫方式。

之所以找肖央,主要是既有導演頭銜又要價便宜的人選,實在是不多。

隨後,兩人就在王太利的公司見了面。

當時肖央讀大四,為了促成這次合作,肖央故作老成,自以為拿捏得很穩。

而混跡社會多年的王太利,也是看破沒說破。

兩人認真地自吹自擂一番後,大概都清楚了對方的底細,但都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

那個年代做這種「賺差價」的生意,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

兩人都沒想到,甲方的能耐很大,為了給品牌宣傳,甚至請來了當時很紅的演員王剛做代言。

於是,王剛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片中的主角。

多年以後談及這段神奇的經歷,肖央和王太利都還是一副異常激動的神情。

這次合作的成功,讓肖央和王太利不但成了合作夥伴,兩人還做起了朋友。

幾年時間中,肖央負責拍片,王太利去拉業務,兩人掙了點錢,勉強能在北京落住腳跟了。

2007年,是肖央和王太利的成名「元年」。

當時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擠進彩鈴市場。

畢竟他們眼看著2000年時,楊臣剛靠一首口水歌《老鼠愛大米》走紅,並通過彩鈴賺得盆滿缽滿。

王太利甚至都創作出了一首風格與《兩隻蝴蝶》相近的名為《祝福你親愛的》的歌曲,準備殺入這片「紅海」。

還有一條路,是搞「微電影」。

這一年「微電影」的概念剛提出不久,網際網路正在國內蓬勃發展,肖央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不但競爭者少,而且還順應潮流。

別看王太利比肖央大了11歲,但在拿主意定方向這方面,肖央的意見很重要。

隨後,兩人一起搞出了一部名為《男藝伎回憶錄》的微電影。

當時章子怡的《藝伎回憶錄》在第78屆奧斯卡中獲得了多項大獎,風頭正勁,這波熱度不蹭白不蹭。

《男藝伎回憶錄》主打一個搞笑無厘頭,王太利的角色反串,讓很多網友感到新奇,該片在網上獲得了不錯的點擊量,肖央和王太利迅速成為網紅。

找到了發展方向,兩人一合計,就用「筷子兄弟」為名,正式「出道」了。

出道兩年後,「筷子兄弟」除了那部《男藝伎回憶錄》外,也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微電影」作品。

2009年6月25日,全球知名的歌手麥可·傑克遜去世,讓無數歌迷感到萬分痛心,其中也包括肖央和王太利。

王太利的音樂夢,就因麥可·傑克遜而起,如今突聞噩耗,讓這個41歲的中年男人痛哭流涕。

哭著哭著突然心生感慨:我來北漂不是追求音樂夢想的嗎?怎麼如今一直在跑業務?

而肖央也被這幾年跑業務的生活搞得精疲力盡,他的夢想是拍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兩人邊喝邊聊後達成一個共識——不能再這麼混下去了。

隨後,王太利照貓畫虎,用日本歌手大橋卓彌《謝謝你》的旋律,重新填了中文歌詞,創作了新歌《青春》。

歌中的那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是兩人對這幾年生活的總結,也是他們新生的開始。

肖央覺得要以「青春」為主題,拍一部微電影,以紀念他們逝去的年華。

雖然王太利已經41歲,但他完全同意肖央的提議。

兩人決定,這部微電影的名字,叫《老男孩》。

為了完成這個項目,兩人是下了「血本」。

肖央拿出了自己的10萬塊全部家當,王太利也冒著和老婆翻臉的風險,強行申請了10萬元的資金。

結果20萬砸下去,影片只拍了一個開頭。

兩人只好四處借錢,最後《老男孩》的投資成本,達到了80萬元,肖央和王太利也背了一屁股債。

這期間,王太利患癌的父親已到了彌留之際。

在病床上,老爺子對王太利說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你哪怕是賣油條,也比現在乾的這些要強啊,以後我不在了,你要腳踏實地干實事啊。

老爺子的這番話,給王太利心裡,種下了一顆名為「退意」的種子。

肖央不知道王太利的深層想法,他當時的心愿只盼著《老男孩》能快點剪完,能讓老爺子看到他兒子乾的事情並不是一條歪路。

但老爺子還是沒能看到《老男孩》上線的那一刻。

事實證明,肖央和王太利,準確地抓住了那時候年輕人們心中的痛點。

《老男孩》上線後,很快引起年輕人的共情,這部只有42分鐘的微電影,讓無數人在電腦面前抱頭痛哭。

隨著點擊量蹭蹭往上漲,「筷子兄弟」也一舉成名。

片中的主題曲,正是王太利填詞的那首《青春》,這首歌隨著《老男孩》的熱播,也傳遍了大街小巷。

隨後,兩人趁熱打鐵,又創作了催淚大作《父親》,這次資金充足,他們還請來了知名演員霍思燕做該片的女主角。

王太利則為該片創作了歌曲《父親》。

這首歌旋律好聽歌詞動人,表達的情感又太戳心,成為很多年輕人聽了無數遍但又不敢輕易唱出口的歌曲。

此時的筷子兄弟,已經從網紅選手,成功躋身娛樂圈了。

2014年,兩人又拍了商業片《老男孩之猛龍過江》,這部投資不高的影片,賣了2.1億的票房。

肖央和王太利終於體會到了「暴富」的感覺。

除了票房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小蘋果》,成了風靡大街小巷的「神曲」。

該歌曲的走紅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電影本身。

兩人也頗具商業頭腦,看到這首歌這麼紅,便找來了《江南style》的編舞,又請來了「舞蹈天后」斐澀琪,專門為該曲拍攝了MV。

憑藉這部MV,「筷子兄弟」還受邀參加了AMA全美音樂獎。

這是「筷子兄弟」成立以來的高光時刻,也是肖央和王太利「相向而行」的起點。

兩人之所以「分道揚鑣」,和利益分配的關係並不大,主要是兩人的理念和精力不同。

王太利比肖央大了11歲,「筷子兄弟」最紅時,王太利已經即將50歲了,當年他父親去世時所說的那番話,也始終縈繞在他腦海,再加上還有妻女要照顧,他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娛樂圈。

肖央就不同了。

當紅時正值壯年,不但精力十足,還滿腔熱血,對於「筷子兄弟」走紅,他感覺這只是自己事業的開端。

也確實如此,在執導完《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後,肖央就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15年胡歌陳思誠合作,出演了《唐人街探案》,正式轉型為演員。

不得不說,肖央的長相和表演天賦,確實能引起觀眾的喜歡。

就演了幾部戲,肖央就在電影《誤殺》中獨自挑起大梁,靠著紮實的表演,一個人撐起了整部戲。

此時的肖央,身價已經上億了。

而王太利則選擇了退居幕後。

他照顧家庭之餘,他把精力放在音樂上面,性格內斂的他很不願出現在鏡頭面前,哪怕是搭檔肖央拉著他參加綜藝,王太利在鏡頭中的表現也很消極。

久而久之,這對理念不同的搭檔,同框的次數越來越少。

2019年,肖央和劉德華合作,一起主演了電影《人潮洶湧》,還提名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事業之路走到了新的高度。

王太利則傳出因為做音樂入不敷出,欠下累累外債的消息。

很長一段時間,關於王太利的消息很少,引起大家熱議的,還是他的女兒參加一檔真人秀節目時,透露了自己是王太利女兒的時候。

儘管2019年就盛傳「筷子兄弟」解散的消息,但退居幕後的王太利,還是和自己的老搭檔肖央同台獻唱了《人潮洶湧》的宣傳曲。

2020年,在做客魯豫訪談節目時,肖央對著鏡頭表示:筷子兄弟工作室,已經註銷了。

至於「筷子兄弟」組合有沒有解散,肖央並沒有給出答案。

其實關注這個組合是否解散,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某種程度上來說,肖央和王太利,都過上了自己當初曾追求的生活,他們是成功的。

即便「筷子兄弟」沒了,但兩人這些年的奮鬥過程和喜怒哀樂,將會永遠刻在他們心中。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5a45e90e70da6f0a1a5ec81d23c90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