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江蘇省長,在江蘇工作20年,是人民心中的父母官,如今77歲

2022-09-08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他是原江蘇省長,在江蘇工作20年,是人民心中的父母官,如今77歲

相信對於很多公職人員而言,為人民服務就是他們心中永遠都不會改變的原則,為國做出貢獻,推動國家發展是亘古不變的定理,有很多公職人員,踏踏實實,勤勞肯干,從基層一步一步做起,深得民心。

原江蘇省省長季允石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自小成績優異,有著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在踏入工作的征程後,他為國家,為江蘇人民做出了很多貢獻,成為了江蘇人民心中的父母官,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大家對他更是誇獎不斷。

說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感到非常好奇,季允石到底為江蘇省做出了哪些貢獻,才會讓江蘇的老百姓稱他為父母官,他現如今的生活又是怎麼樣呢?

少年時期,學習成績優異

那是在1945年9月,在江蘇省海門市的一個小村莊裡,季允石來到了這個新奇的世界。當時家中的經濟情況不是非常的優越,只能勉強填飽肚子,更別提上學讀書這件事情了。

當時小小的季允石總是會趴在自家的窗戶上,看著那些背著書包去上學的人,眼中滿是羨慕。但幸運的是,後來新中國成立,國家百廢待興,教育也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就這樣季允石得到了去學校學習的機會。

對於此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季允石非常珍惜,每天在學習里就是埋頭苦學,回家後也很少跟著同齡人去玩耍,而是在完成家庭作業之後,就回去看一些對自己的有用的課外書。

當然季允石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因為他的成績自入校以來就一直都是位居榜首,從未到過第二名,因此,季允石也就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季允石之所以會這麼努力,是因為他看到了很多人都在過著貧苦的生活,他想通過讀書,考大學這種方式,去改變現狀。

最終,季允石做到了,他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山東大學的物理系,到了大學的他,沒有一絲一毫的鬆懈,依舊堅持著初心。每天認真學習自己的專業課,還堅持鍛鍊身體,最終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離開了大學,踏上了自己的工作征程。

認真謹慎,成為當地父母官

本以為大學畢業後的他,不會回到自己的家鄉,而是會選擇留在山東繼續工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找到了一份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留在了蘇州。

進入職場的他,打算從基層一步一步干起,但是在那個年代,能有季允石這種學歷的人,都不願意從基礎開始,因此,季允石的這個選擇,深深的打動了這些工人,大家對這位遠道而來的山東大學生非常歡迎。

面對大家對自己的誇獎與歡迎,他沒有因為自己的高學歷而驕傲,反而每天都會向這些基層員工請教問題,非常謙虛,同時他也將自己的工作也完成了非常出色。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季允石的種種努力被上級領導發現,就將他調到了蘇州輕工機電廠工作。

在此之後,季允石更是一路提升,很快,他就成為了廠長。雖說成為了廠長,但是他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變得驕傲自大,而是不論在任何一個決策上,他都會先聽工人們的意見。

就這樣,季允石用自己的努力與付出為蘇州地區的輕工業發展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就在這時處於巔峰的季允石選擇轉戰商圈,成為了蘇州第二輕工業局副局長。

不得不說,季允石的確非常的優秀,即使轉戰商圈也能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在他任職期間,他將蘇州的輕工業帶到了中國的發展前沿。

之後,他又憑藉著豐富的經驗,成為了連雲港市的市委書記,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當地的經濟在他的帶動下也越來越繁榮。在1989年的時候,季允石憑藉過往的優秀功績成為了江蘇省省長,上任以後的他,從各個方面入手,大力發展江蘇省的經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首先,他引進外資,擴大就業,為江蘇人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忘對古建築文化的保護事宜,以此來發展旅遊產業。在季允石任職省長期間,他沒有辜負大家對他的期望,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當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評,甚至大家都將季允石稱之為父母官。

調往河北,人民依依不捨

就這樣,季允石如一頭辛勤耕作的老黃牛一樣,在江蘇這片土地上,勤勤懇懇地工作了20年之久,便被調到了河北擔任省長一職。當時,在離開江蘇前往河北的時候,有很多老百姓都前來送他,甚至有的老百姓還傷心落淚。

到了河北的他,依舊不忘初心,凡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僅僅提高了河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推動了國家的發展,令人非常佩服。

後來,季允石被調回了中央,在人事部工作。一年後,他就選擇了退休,離開了政圈。當時得知此事的老百姓們還給季允石寫了一封信,特地告訴季允石,他們的現狀,以及問候了季允石的身體,拿到信的他,早已經淚流滿面。

結語

現如今,他已經77歲,進入了花甲之年,但是他的身體依舊非常硬朗,雖然已經退休,但是他每天都會堅持看看報紙和新聞,以此來了解國家的大事。

不可否認,季允石堅持初心,秉持著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從基層崗位一步一步地干起,為江蘇,為河北做出了很多貢獻,也推動了國家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因此,人民是不會忘記這位兢兢業業的父母官的,我們也要

想這些在背後默默無聞付出的公職人員學習,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507bb387d28f3d727cb6d2c5ed974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