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數據:一年期LPR為3.7%,與上月持平;五年期以上LPR為4.45%,較上月下調15個基點。
早在5月15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LPR下調20個基點,首套房貸款利率下調至4.4%。疊加兩次下調,首套房利率最低降至4.25%。
一名中國農業銀行湖南某支行信貸經理向《商學院》記者表示,隨著LPR下調,房貸利率下調是必然的現象,因為執行利率與LPR掛鉤,LPR降了執行利率隨之也會下調。
舉例來說,以100萬元貸款本金、30年等額本息的償還方式進行計算,若房貸利率從4.6%下調至4.25%,其月供額將從5126.44元變為4919.4元,減少了207.04元。
某大型不動產基金宏觀研究副總監岳翔宇認為,5年期LPR下調20個基點對居民決策買房的意願的直接影響很小。比如100萬元貸款本金,30年等額本息的償還方式,僅能每年節省2000元利息支出,對購房者決策影響不大。但降息本身反映出中央部委層面積極推動樓市發展的態度和決心,意味著樓市寬鬆不再局限於地方政府層面的政策騰挪,對於穩定居民和房企信心有很大幫助,為各地房貸利率打開空間。
部分城市下調利率
5月23日,據《商學院》記者從北京、上海多家銀行獲悉,北京、上海住房利率已經全面下調。
北京地區銀行房貸利率已普遍按照新的5年期LPR報價降低15個基點,首套房貸利率由此前的5.15%降至5%;二套利率由此前的5.65%降至5.5%。上海地區部分銀行的房貸利率已按照最新5年期以上LPR下調15個基點,首套、二套利率分別為4.8%、5.5%,此前為4.95%、5.65%。
招商銀行北京某支行信貸經理向《商學院》記者表示,「對於已經辦理住房貸款的客戶,房貸利率也會發生變化,銀行每年都會調整利率,此次老客戶的貸款利率也會在調整的時候,執行當期最新的貸款利率。」
然而,根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發布的《全國百城住宅成交監測報告》,5月份預計北京新房成交面積將下跌14%,上海則將下跌96%。
基於上述數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北京和上海兩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的壓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擾,會使得市場成交面臨不確定的影響。當前全國各地紛紛調低利率,客觀上也要求此類城市跟著下調。
嚴躍進向《商學院》表示,北京、上海兩個城市下調的動作基本上一致,且幅度一致,即下調了15個基點。同時,首套房和二套房均有下調,利好改善型購房需求購房成本的降低。
對於北京和上海房貸利率下調的意義,嚴躍進認為,此次下調很大程度上有助於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對於購房成本的降低等都有作用。若是後續市場壓力還是比較大,不排除房貸利率繼續下調的可能。
在5月15日央行公布各地差別化信貸政策之後,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已有20個城市首套房最低房貸利率降至4.4%,其中不乏一些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如廣州、天津、蘇州、濟南、重慶、瀋陽、昆明等。
對此,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向《商學院》記者表示,整體而言,央行、銀保監會聯合下調房貸利率下限的舉措較具一定的權威性,同時也為地方樓市政策的適度調整進一步打開閘門,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給予房地產市場恢復較慢的部分城市開通多維紓困途徑。因此,預計接下來或仍將有部分樓市修復進程緩慢的城市跟進執行下限利率,調整幅度因城而異,但也有城市保持不動或適度上調,切實遵循「因城施策」的信貸原則。
疫情後市場會復甦
5月15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對於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20個基點。這意味著,按照目前5年期以上LPR4.6%,首套普通自住房貸款利率可以低至4.4%。
對此,金融系統業內人士武忠言認為,從宏觀層面看,此次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以及近期多地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正是從房地產需求端切入,促進房地產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具體舉措。房地產行業鏈條長、帶動效應強,對於我國穩產業鏈保供應鏈暢通,加快構建國內市場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從微觀層面看,在「堅持房住不炒」總基調下,從需求端入手,因城施策適度放寬購房政策,於房企而言,有利於加快存量新房出清和房企資金回籠,緩解房企現金流壓力,暢通房企開發銷售順暢運轉,進而利於房企加快支持租賃、保障性住房供給保障;於民眾而言,首套房貸利率下調、首付比例降低、貸款額度增加、貸款條件放寬等諸多購房門檻降低,購房者「居者有其屋」「有屋可優居」將更容易實現,特別是對於新市民、青年大學生「安居樂業」紮根一地發展具有現實意義與積極作用。
2022年5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70個大中城市中,一、二、三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呈降勢、同比繼續走低。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分別有47個和50個,比上月分別增加9個和5個。和上個月相比,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略漲,二三線城市下降。
然而,在多地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調疊加房價下跌的情況下,居民的購房意願仍不強。據興業銀行南通某支行的信貸經理向《商學院》記者表示,目前進行住房貸款的居民比較少。
據克而瑞地產研究數據,2022年5月2日-5月8日,北京、深圳、杭州、成都、佛山、南京、蘇州、廈門、青島、東莞等10個重點監測城市二手房成交59.6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降47%和49%。鑒於該周存在3天「五一」假期,從環比降幅來看「五一」假期成交寡淡,同比也不及2021年同期。
具體到城市,重點監測的各級城市2022年5月2日-5月8日期間同、環比普降,除東莞同比保持正增,北京、南京、蘇州、廈門、青島、東莞和杭州環比降幅超50%,南京、青島和杭州同比降幅超70%。
北京建築大學副教授、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土地政策專家蔡宗翰認為,目前市場消費者信心略有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消費、投資意願下滑。蔡宗翰預計,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的1-2個月,市場會明顯復甦。
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央行、銀保監會下調全國首套房貸利率是為了減輕購房者利息負擔,促進購房者入市和刺激樓市儘快復甦與行業回暖的,以穩經濟、保就業和化解金融風險。這對刺激入市購房是利好影響,但是在居民負債較高的整體情況下效果有限,影響力可能遠遠不夠,還需要其他方面的綜合施策。
對於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趨勢,關榮雪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發展進程相對緩慢,但前期以及當前的多項舉措為未來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走勢奠定的基礎卻是優質的、堅實的。「三條紅線」出台後,多數房企自覺去槓桿、降負債,營造健康良性的行業環境。房地產市場政策端的表現可佳,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各地不斷完善房地產市場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多城樓市表現偏弱的情況下,適當調整政策以提升購買力、促進樓市回穩,未來房地產市場全方面的發展趨勢將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健康良性的特徵將愈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