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寶釵、黛玉優劣之爭為何從未平息?

2022-06-26     快推正能量

原標題:《紅樓夢》問世二百多年,寶釵、黛玉優劣之爭為何從未平息?

文|曾揚華

詩曰:

一夢紅樓二百秋,紛紜眾說迄未休。

最是奇觀釵黛辯,磨完嘴皮動拳頭。

這幾句打油詩的意思是說,《紅樓夢》問世至今二百多年來,在眾口一詞給予了最高讚譽的同時,又幾乎在所有的問題上都存在著種種不同的意見和紛爭。而在這些紛紜眾說之中,對薛寶釵與林黛玉的爭論,不但從古至今從未停息過,甚至可以算是最為激烈的一種爭論。說它最為激烈,不僅因為有的論者言辭激烈,如有人說「全部《紅樓夢》第一可殺者即林黛玉」,有的論者甚至為爭釵、黛之好壞優劣差點揮拳動武。據同治、光緒年間鄒弢的《三借廬筆談》記載,鄒與許伯謙是老朋友,經常談論《紅樓夢》。鄒是尊奉林黛玉的,而伯謙「尊薛而抑林」,因此二人的意見分歧頗大,書中寫道:

己卯春,余與伯謙論此書,一言不合,遂相齟齬,幾揮老拳,而毓仙排解之,於是兩人誓不共談《紅樓》。秋試同舟,伯謙謂余曰:「君何為泥而不化耶?」余曰:「子亦何為窒而不通耶?」一笑而罷。嗣後放談,終不及此。

在中國古代小說批評史上,對小說人物的爭論激烈到如此程度,實屬少見。

《釵黛之辨》

曾揚華 著

領讀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其實,釵、黛之爭,不僅是激烈的,而且把它分辨清晰還是十分重要的,這至少有下面幾點理由:

第一,《紅樓夢》是一部長篇巨著,書中主要人物也不止一人,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可說是書中的四根大梁,缺一不可。因此,當這四人中有兩個存在尖銳紛爭的情況,我們就十分有必要對其作出辨析了。

第二,林黛玉與薛寶釵這兩個人物應如何評價,這不僅僅是她倆本身的問題,還牽涉對其他許多跟她們有著緊密關聯的人和事的認識。如果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得不到最起碼和最基本的解決,那就更不用說對《紅樓夢》全書能有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認識了。

第三,《紅樓夢》中有許多與其他作品不同的特別筆法,不弄明白它們,要真正讀懂《紅樓夢》就很難。「紅學」中的許多爭議,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不懂它的筆法,所以弄不懂、會錯意,從而去和別人瞎爭一氣。在釵、黛之爭中,更是大量存在這種情況。因此辨明這個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是解讀《紅樓夢》特別寫作筆法的過程。它不但能使我們真正認識這兩個人物,而且也能夠幫助我們弄懂曹雪芹的種種特殊寫作筆法,進而觸類旁通地去解讀《紅樓夢》中的其他一些內容。在塑造釵、黛這兩個重要人物時,對薛寶釵運用的特別筆法尤其多。

基於以上原因,於是便有了寫此「辨」的意願。這裡要「辨」的內容有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對釵、黛二人本身的評價;二是她們的婚姻、愛情悲劇以及與之相關的人和事。

文章來源於:齊魯壹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3f9810b7861f9401a9ca31667eb5f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