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控制飲食,應科學、精準、有效

2023-10-27     保健時報

原標題:糖友控制飲食,應科學、精準、有效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飲食對血糖平穩控制很重要,但如何科學、精準、有效地控制飲食,卻知之甚少。科學飲食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控制血糖,以控制總能量為前提,遵循平衡膳食原則,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那麼2型糖尿病的糖友應怎樣才能做到科學飲食呢?

能量攝入須恰到好處

建議糖友學會把每天吃的、喝的等都換算成能量,能量的攝入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既要合理控制體重,又要滿足營養需求。每個人的總能量攝入與自己的身高、體重、性別、年齡、活動度等均相關,推薦根據圖1中的方法計算自己可以攝入的總能量。

圖1 每日能量總攝入量計算流程圖

食物儘量多樣化與合理搭配

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幾種成分,每種成分的攝入量要做到合理均衡。

1.碳水化合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主要有糖類、穀物(如水稻、小麥等)、水果(如甘蔗、西瓜等)、乾果類、干豆類、根莖蔬菜類(如胡蘿蔔、番薯等)。糖友們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比宜為45%~60%。推薦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物。全穀類、雜豆類應占主食的三分之一,少吃精加工穀類。成人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應大於14克/1000千卡。推薦餐餐有蔬菜,攝入量不少於500克/天,深色蔬菜應占1/2以上。對於控糖達標、近期血糖穩定的糖友,應適當吃些血糖生成指數低的水果,果汁和水果罐頭不可替代新鮮水果,可選擇兩餐中間或運動前、後進食,每次食用量不宜過多,同時需監測血糖。

2.脂肪糖友們可以依據自身血糖監測情況來選擇自己的每日脂肪供能比,每餐根據脂肪攝入後血糖的變化調整食用量。一般認為,每日膳食總脂肪供能比為20%~35%。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超過總能量的12%,反式脂肪酸不超過2%,膽固醇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天,適當增加單不飽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部分堅果和種子)攝入。建議使用植物油烹調,每日烹調油使用量宜控制在30克以內。

3.蛋白質腎功能正常的糖友推薦每日蛋白質供能比為15%~20%,應保證優質蛋白占總蛋白一半以上,有顯性蛋白尿或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糖友,蛋白質攝入應控制在每日0.8克/千克(體重)。

魚、禽、畜肉、蛋、奶、大豆類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魚、禽肉類脂肪含量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占比較高,是糖友較理想的食物;而畜肉類含較多飽和脂肪酸,應適量攝入;加工肉類製品應限制攝入。雞蛋推薦每天不超過一個。大豆及豆製品幾乎不含膽固醇,富含膳食纖維,且其蛋白質屬於植物性蛋白質,適宜糖友食用。對於奶類及奶製品,推薦每日攝入300毫升液態奶或相當量奶製品,尤其低糖低脂奶製品。

4.鹽食鹽攝入量限制在5克/天以內,合併高血壓者可進一步限制攝入量。同時應限制攝入味精、醬油、調味醬等含鹽高的食物。

5.微量營養素糖友們應基於營養評估結果適量補充微量營養素,無微量營養素缺乏的糖友無需長期大量補充。

定時定量很重要,速度順序有講究

糖友應定時定量進餐,少食多餐,餐次應綜合病情、運動情況等進行個體化安排。建議按照蔬菜—肉類—主食順序進餐,細嚼慢咽,減慢進餐速度。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內分泌科 梁瀚丹,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委、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后德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3c78c27caf853187c8d80b4c10cf5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