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有了新身份,從《新聞聯播》到博士生導師,海霞的人生太精彩

2024-01-17     李洪伙

原標題:海霞有了新身份,從《新聞聯播》到博士生導師,海霞的人生太精彩

在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中,細心的網友發現在播音主持藝術實踐與理論、媒體語言學、國家通用語言推廣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竟然是海霞。

是那個《新聞聯播》的海霞嗎?一時間,大家產生了疑問。

沒錯,就是那個《新聞聯播》的國臉海霞。從央視主持到中國傳媒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海霞到底經歷了什麼?

1972年,海霞出生於河南鄭州,從小就展現出了很強的語言天賦,父母都是教師,一直鼓勵海霞好好學習,不斷進步。

在父母的鼓勵下,7歲海霞便奪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與播音相關的獎盃,從此興趣也成了學習的動力,高中畢業後,順利考入中國傳媒大學。

進入到理想的學府後,海霞迷茫了,如果說考入理想的大學是她之前的目標,那此時她的目標又是什麼呢?又該朝著哪裡去努力呢?

海霞是幸運的,正當她迷惑時,遇到了她人生的第一盞明燈——「敬一丹」。

眾所周知,敬一丹也是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來主持《焦點訪談》等節目被大家所熟知。

有一次,敬一丹回母校做講座,海霞不僅參加了,還有幸能向敬大姐提問,問她:怎麼才能進入到央視?她都做了些什麼?敬一丹只回復了「努力和自信」五個字。

一語點醒夢中人,海霞找到了未來的方向。

當別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她已經開始練聲了,錄音教室里如果管理員不趕,她會一直在裡面學習。憑藉這樣的勁頭,海霞堅持了四年,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如願進入到央視。

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海霞再次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和自信」這五個字不光在大學四年給了海霞力量,到了工作崗位,海霞仍舊是這樣做的。

央視改版,《晚間新聞》由錄播改成直播,海霞便是第一任主持人,沒有經驗可循,自己只能一步步探索著走,播報零失誤,全程把控節奏,《晚間新聞》一檔時事新聞類的,竟讓海霞主持得有了溫度。

能者多勞,1999年,海霞又被委任為《現 在播報》的主持人。一句「這裡是新聞直播室,海霞現在為您播報」成了觀眾熟悉的新聞開場白,此檔節目也成了收視率節目。

帶著「努力和自信」,海霞繼續前行,2007年開始與羅京搭檔主持《新聞聯播》,十多年間播報零失誤,特別是2020年疫情期間,一段3000字的極稿,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12分鐘完美演繹,海霞一戰封神。

如果說播音是她的興趣,那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就成了她的責任。

海霞還是「石榴籽計劃」的發起人,她希望可以讓更多的孩子共享教育資源,讓不發達地區的孩子也能普及國家通用語言。

用海霞自己的話說:「在公益推普的路上,她收穫了很多很多,她也願意從「海霞姐姐」,做到「海霞阿姨」,再到「海霞奶奶」。

憑藉著出色的工作表現,2000年海霞還擔任了春晚的主持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海霞就是靠著對播音的執著,對事業的堅守,才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就。

如今海霞已經年過半百,家庭幸福,事業成功,海霞的老公羅永章,是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雙料博士後,目前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的教授。

吃穿不愁,有錢有閒的海霞本來可以退休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沒有,她還在發光發熱。

早在出任中國傳媒大學博導之前,海霞就已經參與了國內多所高校的播音生招生和培養工作,還擔任了中央戲劇學院碩士生導師的工作。

如今,海霞更是回到母校,在播音主持藝術實踐與理論、媒體語言學、國家通用語言推廣領域進行研究,為培養更多的播音主持人才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成為中國傳媒大學的博導,背後的付出只有海霞自己知道。始於興趣,貴在堅持,努力和自信下成就了今天的海霞。不管身份怎麼變化,海霞還是那個對播音無限熱愛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31521de07af74a60db1ce8d94162d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