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14億人始終站在同一面旗幟下」

2024-10-0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2日報道 阿根廷《號角報》網站9月30日報道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首先要強調的是,今天的中國與當年那個在戰爭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共和國已不可同日而語。

報道指出,中國成功地克服了各種困難,成為經濟、軍事和技術上的超級大國。

如今,中國成為在電信、機器人、人工智慧、電動汽車等戰略領域擁有世界最先進技術的國家。中國提供最好的產品質量、最優惠的價格和似乎無限的生產能力。

另一方面,中國在40年里令近8億人擺脫貧困,這是令人矚目的成就,得到了世界銀行的認可。這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社會革命。

報道稱,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顯然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制度有利於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中國共產黨還培育和塑造了一種全國團結一心的精神,這種精神跨越了社會階層、民族、宗教信仰、年齡以及其他任何範疇。中國14億人始終站在同一面旗幟下。

另據多米尼加《每日文摘》網站9月29日報道,改革開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年歷史進程中令人矚目的里程碑之一。從1979年到2023年,中國在不斷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也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巨大貢獻。這些成就的取得,源於這個亞洲國家制定並實現了一系列目標,走出了一條方向明確、以人為本、恪守原則的改革之路。

中國的改革開放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專家指出,儘管中國在引入市場機制階段借鑑了一些西方經驗,但從未偏離社會主義道路。事實上,中國創造性地發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利用了市場的力量,又保留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點。

報道稱,中國認識到市場經濟沒有單一的模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道路,因此中國改革的每一步都立足本國國情、歷史背景和現實需求。中國走上了一條不斷探索和適應的道路,而不是盲目照搬西方的發展模式。

專家指出,中國改革的目的是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最終目的是促使中國更加富強、社會更加公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編譯/田策 劉麗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11f037e299f7de9b01066c6d9efe80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