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獸 (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是一種不尋常的哺乳動物。事實上,當它的發現在 1798 年首次被報道時,英國科學家認為這種生物是通過將其他動物的部分縫合在一起製成的騙局。鴨嘴獸有蹼足,喙像鴨子,產卵,雄性有毒刺。
「鴨嘴獸」的複數形式存在爭議。科學家通常使用「鴨嘴獸」或「鴨嘴獸」。許多人使用「platypi」。從技術上講,正確的希臘複數形式是「platypodes」。
速覽:鴨嘴獸
- 科學名稱
- : 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 俗名:鴨嘴獸、鴨嘴獸
- 基本動物群:哺乳動物
- 尺寸:17-20 英寸
- 重量:1.5-5.3 磅
- 壽命:17年
- 飲食:肉食動物
- 棲息地:澳大利亞東部,包括塔斯馬尼亞
- 人口: ~50,000
- 保護狀態:近危
描述
鴨嘴獸有角蛋白喙,寬而扁平的尾巴和蹼足。它濃密、防水的毛皮呈深棕色,眼睛周圍和腹部變得更蒼白。雄性每條後肢有一個毒刺。
雄性比雌性大,但體型和體重因個體而異。男性的平均長度為 20 英寸,而女性的平均長度約為 17 英寸。成年人的體重在 1.5 到 5.3 磅之間。
雄性鴨嘴獸的後肢有一個毒刺。
棲息地和分布
鴨嘴獸生活在澳大利亞 東部的溪流和河流中,包括塔斯馬尼亞。除了袋鼠島的引進種群外,它在南澳大利亞已經滅絕。鴨嘴獸生活在不同的氣候中,從熱帶雨林到寒冷的山脈。
鴨嘴獸分布(紅色:原生;黃色:引入)
飲食和行為
鴨嘴獸是食肉動物。他們在黎明、黃昏和夜晚捕食蠕蟲、蝦、昆蟲幼蟲和小龍蝦。鴨嘴獸在潛水時會閉上眼睛、耳朵和鼻子,並左右移動它的喙,就像錘頭鯊一樣。它依靠其帳單中的機械傳感器和電傳感器的組合來繪製其周圍環境。機械傳感器檢測觸摸和運動,而電傳感器檢測生物體肌肉收縮釋放的微小電荷。唯一使用電接收來尋找獵物的其他哺乳動物是一種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