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設計師又一神作!魔都「1000棵樹」空中花園即將竣工

2020-01-13   抖創意

說起建築界的「空中花園」,

我們首先會想起米蘭的兩座「樹塔」

——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



這兩棟住宅樓是將建築和自然元素相結合的一個典範——5,000株大大小小的樹以及灌木和小草,全都覆蓋在向上延伸的這兩棟大樓之中,令人嘆為觀止的同時,更讓人無限神往哇~



其實此項目的想法,本質上出於建築師對森林世界的一種迷戀。而整個設計也都可以被視作是一場實驗,最終產生了獨一無二的成果。



無獨有偶,就在最近,小編聽說咱們國內也出了一個「空中花園」!


攝影@Qingyan Zhu



這個」空中花園「遠看好似一座綿延的大山,它是一個有著 1000 顆樹的項目,綠綠茵茵的色調和獨特的造型在周圍的常規建築中脫穎而出~


攝影@Qingyan Zhu



emmmm~在車水馬龍的鬧市中,這樣一幢滿是綠色的建築簡直就是現實中的世外桃源哇~~


攝影@Qingyan Zhu


這個項目叫「天安陽光廣場」,還有個很美的名字叫「天安千樹」。


攝影@Qingyan Zhu


它位於上海蘇州河畔,M50藝術區的附近。


攝影@Qingyan Zhu


不久前,這個項目的腳手架已被拆除,建築部分即將完工,預計會在年後開放。


攝影@Qingyan Zhu



說到到這個建築的歷史,其前身曾是阜豐福新麵粉廠,河對岸就是上海火車站。


項目所在區域,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項目建成之後,它將成為蘇州河畔的最大景觀~


衛星圖



包括地下停車庫及設備用房在內,天安陽光廣場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78,500平方米。



它分為東西兩個地塊和兩主體建築,由於地塊沿街面較長,所以考量兩地塊間商業空間及停車庫的機動及便捷性,設計師分別在地上二層、三層及地下一層到三層設置連通空間。


平面規劃圖,東西二區,動態相聯



初期為了打造蘇州河畔最有特色的建築,設計師規劃了多個高度不一的楔形構築物,其建築整體設計為「山峰型」。



1000 Trees模型,演變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在建設的初期,整個主題的形狀看上去像「石頭樹」和「亂石堆」。


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而隨著建築逐漸建成,天安陽光廣場的獨特氣質越來越凸顯出來~


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設計師說,

「在最初的構想中,山地花園不是作為一個建築,而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被提出來的。整個設計的雛形是兩座覆蓋著綠色植被的山脈,因此,我們用了將近1000座樓體對其進行組合填充。」


項目模型,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鳥瞰的角度顯示出強烈的幾何構造。項目摒棄了大型建築普遍慣用的形態, 由上至下而狹長的場地上,形態由400級台階形成的露台和1000根結構柱形成的樹狀柱台組成。


平面圖


建築的外觀如兩座山峰,其內設計有零售、辦公、餐飲、畫廊與等公共空間。正立面的角度顯示出模擬森林樹木自然生長的狀態,人的流線設計也仿照了叢林遊走的高低錯落,是一個地形學建築的大膽實踐。


立面情景圖


設計師跳脫出「建築僅僅是建築」的局限,打造出逐層升高的「立體綠化」不僅消除了建築與景觀的界限,同時也豐富了蘇州河沿岸的城市景觀。


1000 Trees航拍圖,攝影@Qingyan Zhu


而天安千樹採用的階梯設計,大大有效的降低了與周邊住宅和自然景觀之間的密度,提升了周圍環境的舒適度。


1000 Trees實景圖,攝影@Qingyan Zhu


沿階梯而上栽種樹木和灌木,完全實現了景觀的擴展延伸,讓整個天安千樹看上去充滿層次與生命力。



被樹林覆蓋的山形建築,不僅能夠緩解溫室效應,減少噪音、灰塵和有害空氣,還可以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維持碳氧平衡,節約能源,達到城市綠肺功能。


1000 Trees實景圖,攝影@Qingyan Zhu


設計師希望建成後的建築能與周邊原本的公園形成既合理延續、又出乎意料的關係。而山形傾斜的角度是對城市中心原本建築生態的一種地形學創新,也希望人們在這座多功能建築中能達成在城市中心遊山玩水的樂趣。



另外在設計時,設計師決定暴露空間結構,並使之成為主導:既然柱子是如此重要的建築結構組成部分,那不妨將其顯露出來,使它成為最大的特點。


1000 Trees實景圖,攝影@Qingyan Zhu


於是柱子頂端伸出了天花板,仿佛從室內破牆而出的樹幹。柱子頂部會有三種不同尺寸的「花盆」,這些「花盆」在建成後主要用於栽培單種或多種綠植。


花盆柱細部圖紙


這些綠植共有46種、約25000株植物,包括灌木、多年生植物、攀援植物等。


1000 Trees實景圖,攝影@Qingyan Zhu



近千根清水混凝土「花盆柱」如巨型金針菇一般在原本平常的住宅環境中脫穎而出,引路人駐足。


近千根清水混凝土花盆柱從幾百個平台中伸出,且為圓角柱,表面呈不規則的多曲面紋理,攝影@Qingyan Zhu


花盆柱為圓角柱,柱子表面採用起伏的波紋式設計。



環形的凹凸面相互交錯融合,在柱子與花壇整體上重複設置,創造出一個變化的、看上去帶有隨機性的表面,水平條紋被強調出來,讓人聯想到多層次的沉積岩。


柱體模具,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與「山」北側像素化的形態不同,建築南立面相對平坦多了~


攝影@Qingyan Zhu


其實,建築南側的路上原本有一堵很長的塗鴉牆,而建築師想以某種方式保留這個歷史和藝術特徵。


原有建築南側路上塗鴉牆,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於是他就委託塗鴉藝術家和曾在這裡作畫的人為立面創作原創藝術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1000棵樹健康成林,項目還配備了先進的固定自動滴灌、雨水感應一體的現代種植系統。其中自動滴灌系統在易控制、精確施水和深節水的同時,還能有效濕潤作物根部附近土壤,避免了傳統綠化澆水養護造成的土壤沖刷和板結等諸多不利。


建築材料及肌理研究樣本,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建築材料樣本,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在項目施工現場,近千根清水混凝土花盆柱從幾百個平台中伸出。


花盆柱搭建,現場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這些表面呈不規則的多曲面紋理的花盆柱都為圓角柱。


花盆柱細節,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施工過程中,建築師對於豎向模板拼縫有著近乎苛刻的零拼縫要求。



如此高的施工難度,也致使建造工期緩慢。



據悉,第二座「山」將更大、設計更多元化,並通過閉合的橋樑、隧道等與第一座「山」連接。


1000 Trees效果圖,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開發的第二階段還將涉及更多的景觀美化工程,包括900米長的濱江公共空間和12000平方米的景觀公園。其中將包括慢跑路、雕塑花園和一系列戶外活動空間。


1000 Trees效果圖,圖片來源@heatherwick官網


這個酷炫的綠色梯狀建築,猶如傳說的古巴比倫空中花園,還未建成就已紅遍全球設計圈。



如今它也成為了打卡聖地,emmm~ 也真的很羨慕這附近的居民的說~


攝影@Qingyan Zhu


你一定很好奇,它的作者究竟是誰呢?



告訴你吧,他就是由英國當今設計界的中流砥柱、英國著名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


鬼才設計師又一神作!魔都「1000棵樹」空中花園即將竣工

Thomas Heatherwick


從世博會的種子教堂到紐約新地標景觀Pier 55 人工島, Thomas 的作品常常燃爆設計界~他也總以天馬行空的作品與充滿創造力的設計抓住世界各國人們的眼球。



這一次,Thomas 用一個「外來者」的眼光審視中國文化,用打造藝術品的「工匠精神」建造了這個令人感到驚艷的「空中花園」。



相信這個別具一格的建築在建成和開放之後,勢必又將為魔都增添幾分撩人的「魔性」氣息!



怎麼樣?

是不是有點迫不及待想去體驗一番了?



你對這個建築到底怎麼看呢?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