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經常能看到消息說某個明星的粉絲很瘋狂,為了給偶像打榜,省吃儉用半個月,都要餓暈了。其實,追星這件事,自古以來就有,並且古人追星,一點也不比今天的人差,就像詩聖杜甫,他就是詩仙李白的頭號小迷弟。再說唐太宗李世民,他身為大唐帝王,卻是書聖王羲之的鐵粉,他為了得到王羲之的真跡,竟不惜用不光彩的手段得到,甚至最後還要帶入陵墓中。真是應了那句話,追星的人是瘋狂的。
杜甫對待偶像李白:縱然你顧不上我,我卻一直追尋著你
唐玄宗天寶三年,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就在這一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遇了,後世人認為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令人心跳的相遇,四十三歲的詩仙和三十二歲的詩聖產生了交集。
杜甫早就對李白欽慕已久,這一次終於見到了,十分高興,從那之後後,杜甫沒事就寫詩懷念李白。冬天、春天會想起李白,看到別人喝酒會想起李白,送別友人還會想起李白。單是可考證的就有十五首,比如《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等等。
然而李白提到杜甫的詩卻只有三四首,著實有些讓人傷心了。不過也是,李白天生洒脫,來去自由,從不把世俗之事放在心上,這樣想就好多了。
李世民對待偶像王羲之:縱然真跡難求,我也會千方百計拿到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他卻非常愛好書法,是王羲之的鐵桿粉絲。他為了得到偶像王羲之的字帖,竟把市面上出現的王羲之的作品全部買回來,就說你怕不怕。市面上是沒有了,但是還有人收藏偶像的字帖怎麼辦?李世民就動起了歪腦筋,當他聽說《蘭亭序》在辯才和尚手中時,便派人喬裝打扮,誘騙加豪奪,最終把《蘭亭序》拿到手中,據說,在李世民駕崩後,《蘭亭序》也陪葬了。
不僅如此,為了提高偶像王羲之在書法界的地位,他親自寫文章,把歷代書法家部貶低了一番。可以說王羲之能夠獲得「書聖」的地位,第一的確有本事,第二就是因為有李世民的追捧。
更過分的是,李世民每次得到王羲之的字帖時,便下令諸位王爺臨摹500遍,這可真是要人命啊。就相當於你父親的偶像每次出演一部影視作品時,逼迫你看500遍,還得仔細看。在這裡,為唐朝諸王默哀三分鐘。
所以說,追星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人也追星,甚至還要比現代人很厲害。當然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追星可以,但要理性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