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到底誰還在花錢?我一度以為所有人都已經累麻了,兜里掏空了。
直到我看到我的同事小T,一個極度擅長安排日程表的J人,給自己拉了「每個直播間精確到幾分幾秒開搶」的表格。
平時沒見她像往年一樣忙著拉人組隊、賺金幣、攢消費券什麼的,今年花錢倒好,一花一個不吱聲。
再仔細看她的消費清單,確實都是不得不買的東西:
北方冬天必備的厚羽絨服,給家裡貓主子囤的貓糧,給父母家換新的泡腳桶和電熱毯,給自己和老公換新的睡衣……
沒有一樣會讓人吐槽「又上頭亂花錢」。
觀察今年的雙十一動向,小T這樣的超級實用主義者不在少數。
和往年相比,多了些沉默的盤算,少了些上頭的衝動,因為大家實在是要對自己手裡這點兒錢負責。
現在要花出去的錢,那都是真的非花不可了。
01
還在參與雙11的人,
徹底拋棄「花里胡哨」了
前兩年人們對雙十一的調侃可能還是「嘴上抱怨,身體老實」——一邊吐槽,一邊每天辛辛苦苦地打卡、做任務、攢消費券。
沉沒成本在那兒擺著了,到最後這些優惠不用都覺得虧,錢不花出去倒好像顯得自己傻了。
再加上全網左一個驚爆價、右一個必買清單,意志不堅定的年輕人上網每刷兩屏就要被種草一個新玩意兒。
說著一分不花,最後一個月戰線過去,實際消費三千八。
但觀察今年的消費者,看起來真的主打一個「冷血」。
過於繁複的活動規則,他們已經疲於給眼神,不想再把自己變成一個無情的打卡機器;
也終於學會不再盲目囤貨,畢竟連續幾年用不完的美妝小樣、快要放到過期的護膚品早已讓人發出尖銳爆鳴。
認真審視了自己的需求後,很多非剛需消費都被從購物車中清理出去,剩下要買的都是實打實的必買。
比如今年性價比拉爆的衝鋒衣、家裡打掃衛生的日化用品、獨居打工人斟酌了好久才想下單的家電大件。
不少商品論單件價格都算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所以更要把算盤打明白,直奔真正的低價,拒絕無謂的花銷。
在全員冷靜的購物氛圍里,出圈的反而是今年我見過的最「簡陋」、最「草台班子」的直播間:
在前段時間和頭部主播發生糾紛後,由京東采銷緊急開播的直播間。
開播後,一度因為看起來實在很像「發瘋」而衝上熱搜。
在這條已經卷無可卷、任何環節都無比細緻和專業的賽道上,你很難想像在雙十一這麼關鍵的節點上,竟然還有主播是0基礎、8小時內就「趕鴨子上架」的基層員工;
直播間布景,是花了半個小時找個會議室現搭的;直播話術,甚至都是現學的,學習成果是讓熱搜幾十萬網友笑翻的一幕:
熱情得快要衝出螢幕的直男主播,對著直播間裡的女觀眾一口一個大喊「兄弟們」。
雖然這份工作算得上是突然襲擊的加班,但參與其中的基層員工倒是幹勁十足,隨後京東家電家居生活、3C數碼、大時尚、大商超、汽車等各個事業部的采銷也統統加入了直播隊伍。
除了要出鏡的主力,其他人也連軸轉地準備著選品、定價等準備工作,團隊參與度幾乎達到100%。
畢竟,打工人能有幾個機會圍在一起,看同事上演恨不得當場掏空老闆錢包的「精神不穩定」:
「沒有人管得了我了,真的已經乾上頭了!」
「老闆剛說了,加貨、補預算,無上限打5折!」
「大家不用看怎麼計算啊,就5折」。
即便如此,苦購物節PUA久矣的網友冷不丁看到這樣的直播間是「三無」——無佣金費,無坑位費,無複雜滿贈套路——還會懷疑是不是真的。
在直播帶貨已經卷到極致的時代,打工人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看到另一群打工人,在這麼粗糙的場景里吆喝著帶貨。
更意想不到的是,確實是真正的低價體驗讓這「趕鴨子上架」的直播間爆了。
02
看似全網最簡單粗暴的直播間,
其實全是乾貨
在直播中,京東采銷曾經「上頭」地說道:「老闆發話了,補預算,無上限打五折!」
看似是直播中常用的「向老闆要福利」套路,實際上卻是不摻水分的低價——
有網友在小紅書曬出自己在京東采銷直播間用五折價格搶到了原價3000多塊的戴森,價格只要「1」開頭;
更多網友曬出在京東采銷直播間購買的小米空氣凈化器、智能泡腳桶等居家用品,也普遍比日常價格低了二、三百元。
據其他媒體報道,京東采銷直播間能做到真正的低價,除了官方補貼,還因為建立了全新的「BOSS作戰機制」。
各團隊需要自負盈虧,但也因此有更多的費用權限,所以會在直播間時不時看到「自己掏錢加送100台電視」、「領導打電話通知預算無上限、放開干」的稀奇場面。
所謂的「采銷」工作,既要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採買、向品牌方爭取到儘量優惠的價格,又要負責制定售賣的最優策略。
這次被「趕鴨子上架」進直播間的基層員工,看似是「強人所難」,其實卻意外地適配這份工作——
不同於流量型的主播,他們或許沒有專業的直播帶貨知識,卻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是所有直播間裡對正在售賣的品類最熟悉的人。
提起這次意外的帶貨,這些「業餘主播」一開始基本都很緊張,但很快就熟練上手,甚至有同事爭著想出鏡。
不是為了出名,而是「自己負責的品類肯定是自己講的最好,所以很積極。」
做運動采銷9年之久、主要負責耐克品牌的的兵哥,在今年的京東采銷直播間裡,不僅能自如地講解鞋的穿著場景、材質、科技含量,說到興頭上,某款球鞋在整個系列裡的地位、在NBA文化里的意義都信手拈來。
這些專業知識早已在多年工作中被他內化,應用到新的工作中後,消費者立即有積極的反饋:「沒想到主播這麼懂。」
在京東采銷深耕汽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等相關產品六七年的玲姐,在采銷直播間主推電動車用戶的剛需頭盔和應季產品擋風被時,自信地表示:
「在選品過程中去線下工廠驗過貨」。
她曾去考察工廠的實驗室是否在持續運轉測試安全性能,看生產線上的安檢員是否到位,檢查不符合品質要求的產品是否會回流等等。這是她能在直播間裡為觀眾講解產品賣點和特性的底氣。
另一方面,品牌十分樂見京東采銷這一次「轉行」。因為一般的代播主播可能只是按照備好的文案照本宣科地講解,或是為了增加噱頭而誇大其詞。
但京東采銷卻能一一有理有據地介紹:頭盔的安全性能經過什麼測試,擋風被的材質好不好……因為這是他們在線下常常接觸真實的生產線,對行業水平也足夠了解。
正是因為對自己采銷的領域足夠自信和負責,因此采銷直播間反而不會刻意去追求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的低價和噱頭。
玲姐在直播中,曾經被彈幕中好奇的網友問過「怎麼不賣9.9元的電動車頭盔」?不難想到,是因為同款商品曾憑藉超低價在其他渠道賣得火熱。
玲姐理解消費者對低價的渴望,但也會耐心解釋,所謂的9.9、怎麼摔都摔不爛看似很安全的頭盔,實際上根本沒有緩衝層,而且所採用的外殼材料可能在危險發生時造成二次傷害;
相反,她在合作品牌的工廠親自拆解過產品的內部構造,知道已經有32年經驗的國產老牌子產品質量過硬。
在這個基礎上把價格壓到近乎成本價,儘管比所謂的9.9要貴上幾十塊,卻是京東采銷能給消費者的最負責的選擇。
03
真正的實惠,
底氣源於日常的深耕
當消費者無比渴望真正的實惠時,京東采銷直播間今年的爆火,雖令人意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在捲入這條競爭激烈的賽道之前,京東采銷本就已經通過集約化採購等優勢,積累了非常成熟的議價能力。
例如據兵哥介紹,「京東自營在採購規模上比一些小店或小經銷商有優勢,可以針對幾款比較好的商品進行大量采貨,議價能力是比較強的。」
或是在日常采銷工作中,因為對行業成本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和小眾、新興品牌議價時有更豐富的策略。
即便是到了11.11這樣競爭激烈的戰場上,依然能夠守住價格優勢。
這次的采銷直播間,還更加大膽地主打「三無」:無佣金費,無坑位費,無複雜滿減套路。
在這些環節節省的大量成本,結果便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大的讓利空間。
看似和直播帶貨毫不相干的基層采銷,這次殺入紅海,最終利好的依舊是想要實惠體驗的消費者。
除了價格上的實惠,這次意外的碰撞其實也給京東采銷帶來不少啟發。
深入接觸某一品類多年,他們本身就能很敏銳地洞察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有怎樣的變化趨勢。
例如羽絨服品類,從疫情前比較單一的「保暖」需求,進化到了現在對戶外運動功能的看重;再比如電腦配件消費者,近些年愈發重視產品的個性化定製。
這次在直播間和消費者面對面,通過一種更立體的方式去展示商品,京東采銷反而也對消費者的需求有了新的認知。
兵哥和團隊本來不太看好一款平時銷量一般的紫色運動托特包,商討要不要繼續壓低價格,但考慮到99元的價格已經壓到極限,他們只好在上播時特別賣力地講解背包的使用場景,還特意讓女生展示了一身和紫色相配的穿搭。
沒想到180個庫存飛快售罄,也給兵哥的團隊對於「消費者想要什麼」的認知帶來不小的顛覆。
京東3C數碼的采銷小李也在直播中,發現人體工學滑鼠以往因為功能太垂直而不會在貨架式網頁中向大眾用戶力推,這次反而因為在直播中得到了被詳細講解的機會,戳中了很多打工人隱秘的痛點,大受歡迎。
采銷直面商品售賣前端,反而也有機會反哺到他們日常的工作,推動他們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商品選擇。
京東采銷直播上熱搜出圈後,不少商家也反響熱烈,紛紛主動聯繫京東采銷「爭取下次上直播的機會」,希望推動更多的合作。
意外跨行的基層員工對這份新工作,用他們自己的話講,是「充滿激情」,即便是不直接參與出鏡的同事,也會在幕後忙碌地選品。
今年11.11期間,京東采銷直播仍在繼續,據多位采銷介紹,他們不同品類的直播日程都已經排得滿滿當當,同時還在根據之前直播的表現進行復盤、積極調整直播策略。雖然辛苦,但大家看到京東采銷直播受到消費者歡迎,都十分振奮。
而且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這次偶然的直播嘗試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固定的常態,京東直播與京東采銷的強強結合,未來或許還會帶給消費者更多真誠、實惠的體驗。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真正的實惠值得一火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