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務實、堅毅、勇敢,在我市與疫情「搏鬥」的戰場中,時常會看到一抹青春的亮色——他們就是新時代的共青團員。
年輕的我們,勇敢站出來
「不辱使命、不負韶華」,是「90後」女孩曹晨曦的座右銘。她是福建醫科大學在讀研究生。「我是醫學專業的,請讓我在防控一線發揮作用。」在參加建甌團市委組織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曹晨曦主動申請,並被選派到建甌西站青年志願服務點。面對春運期間的旅客往返高峰,曹晨曦從未表現出害怕。「作為一名醫學生,在疫情面前,我們更應該勇敢地站出來,給社會以信心,用自己的切身行動,告訴大家,疫情是可防可控的。」
像小曹這樣的共青團員不在少數。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建甌團市委第一時間向全市團員青年發出《志願者招募通告》,組織青年志願者在建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下有序地參與到該市疫情防控工作中。
「雖然也害怕,但就是想去。」邱俐倩是邵武市總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1月26日下午4時,按照省衛健委統一部署,邵武市總醫院首批援助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隊2名隊員整裝出征,邱俐倩就是其中一位。1996年出生的邱俐倩靦腆地說:「想著自己有能力可以為國家做一份貢獻,感到很自豪。」在父母眼中,她是一個會躺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孩子,可一轉身,她就是堅強、勇敢的「白衣天使」。
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武夷山公立總醫院黨委積極響應號召,發出《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全院員工積極響應,主動請纓,放棄春節假期,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戰爭中。
出生於1989年的ICU護理人員周雷和出生於1995年的青年團員彭祖勤得知需緊急支援武漢重症專科護士時,第一時間積極踴躍報名加入到馳援武漢醫療隊。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醫務人員聯名寫下自願加入防控診療行列,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請戰書」;17區全體醫護人員自願申請與感染科同事共同分擔發熱門診及後續工作的「請願書」,他們的名字和紅色的手印都閃爍著醫者的赤誠之心!1997年出生的護士傅榕雪也主動向醫院遞交志願加入武漢醫療隊的「請戰書」;1999年出生的急診科護士曾圓,在醫院急缺人手的時候放棄休假時間參與到一線工作……
青春的力量,在一線閃光
「國難當頭,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的力量。只要村民有需要,只要還能進到貨,我們都免費派送。」1月28日上午,經營農村淘寶店的浦城縣臨江鎮寨下村青年王巧文,通過自己的渠道進貨2000隻口罩,並在店鋪里開展了一場口罩無償派發及防疫知識宣傳行動。
這段時間,對於延平區太平中學團委書記王蕤而言,最牽掛的,是那群天真活潑的孩子。王蕤是教研組長,初三英語老師,考慮到在疫情期間初三的孩子無法到校進行正常的集中授課,學生在家易養成惰性,她通過網絡直播課堂講課、輔導學生學習。從1月30日起,學生群里起床打卡不睡懶覺,老師每天在直播間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同時也線上跟蹤,宣傳疫情知識,「小手拉大手」攜手家長共同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不隨意聽謠傳謠。王蕤還製作了課表,一天一節課。
作為一名基層團屬新媒體工作者,疫情發生以來,南平團市委新媒體編輯高藝松,攜運營團隊積極發揮青年作用,他們始終堅守工作崗位,利用新媒體加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兩微一端」、抖音短視頻,全面及時宣傳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知識和深入報道政府防控疫情的有力舉措、進展成效。「原本想春節期間好好休息一下,沒想到從大年二十八到正月十五,一直都在忙碌。」高藝松說,雖然犧牲了個人的休息時間,但卻很充實。
疫情期間,南平團市委「兩微一端」發布疫情動態信息、推送疫情防控網絡產品共計123個,總閱讀量突破100萬人次。全面展示南平各界團員青年、青年突擊隊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最新進展,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提供了有力輿論支持。
有一種堅守,叫同舟共濟
「國有戰,召必應,征必勝。」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團員的身影。
陳紅英是福建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南平市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南平市團市委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特聘諮詢師。當前疫情牽動所有人的心,一些人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會對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陳紅英積極響應團市委的號召,組建團市委應急疏導心理疏導志願服務隊,志願服務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團市委、延平團區委、光澤團縣委、邵武團市委、林職院團委陸續開設心理疏導熱線電話,同時利用微信公眾號解答青年留言諮詢,為普通市民、學生、隔離人員及家屬、醫護人員、一線幹部等提供免費心理疏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李強是順昌縣團委書記,農曆正月初三,接到命令後,他帶領團縣委機關幹部、社工、大學生志願者承擔起全縣應急物資調配工作。在順昌,李強通過微信公眾號、村級團干工作群積極發動全縣130個村、居成立青年突擊隊;招募卡口志願者52人次參與一線防控宣傳、測量體溫等服務,志願服務時長超300小時;發動順昌縣青年企業家商會籌備組籌措資金物資合計20餘萬元用於購買物品慰問一線防控工作人員。在他的帶領下,廣大順昌團員青年深入到村、居一線,採取「五長共治、十戶聯防」的方式參與到戰「疫」一線,展現了共青團積極響應「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