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納達爾!網球史上最偉大的鬥士終於將停下征戰的步伐

2024-10-11     文匯報

網球史上最偉大的鬥士,也無法抵擋時間的流逝與傷病的侵蝕。「我在這裡告訴你們,我將退出職業網壇。」昨日,納達爾宣布將於下月戴維斯杯後為自己輝煌的職業生涯畫上句號。

14次舉起「火槍手杯」,納達爾是當之無愧的「紅土之王」,更憑藉獨特的打球風格推動網球運動的發展;他也曾無數次遭遇傷病,卻又奇蹟般地一次次以更堅韌的姿態重返賽場。而這正是納達爾留給網球世界的最大遺產。

不止是紅土之王

「人的一生中,萬事皆有始有終。我認為現在是結束漫長職業生涯的最佳時機,這段職業生涯比我想像的要成功得多。」納達爾在告別視頻中如此說道。縱觀其廿餘年的職業生涯,納達爾無愧於「成功」這個定義。他是男子網球史上第七位單打全滿貫得主,也是第二位單打金滿貫得主;共贏得包括22個大滿貫、36個大師賽在內的92座單打冠軍,五座戴維斯杯冠軍,奧運會男單與男雙金牌,以及209周男單世界第一。

當時光回到二十年前,還是淳樸馬略卡少年的納達爾留著長發、身著無袖上衣與及膝短褲,首次參加法網就擊敗普埃爾塔,首奪大滿貫冠軍。從那時起的十八載中,納達爾在羅蘭·加洛斯拿下14座單打冠軍獎盃,鑄就了一段令人嘆為觀止的紅土傳奇。

納達爾的輝煌遠不止於紅土賽場,他以一種全面而獨特的比賽風格,重塑了網球運動的格局。《衛報》認為,納達爾的打球風格推動了網球運動的發展。他打出的強烈上旋球勢不可當,前所未見。憑藉開創性的正手擊球、卓越的體能與出色的球商,納達爾確立了自己不斷進取的球員形象,也構建了全面的比賽風格,使他最終贏得2008年那場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對決」的溫網決賽,奪得紅土場外的首座大滿貫冠軍。

納達爾與費德勒、德約科維奇開創了前無古人的「三巨頭」時代。起初,納達爾憑藉左手持拍的獨特優勢和強力上旋的擊球風格,不斷挑戰費德勒的霸主地位。他倆之間的對決因截然不同的打球風格和比賽策略而引人注目,重新點燃了全球對網球運動的熱情,併合力創造出男子網壇的黃金時代。《華盛頓郵報》指出,隨著德約科維奇也躋身頂尖行列,「三巨頭」攜手通過無數次激烈的對抗,將網球運動推向了新的極限。在公開賽時代,納達爾與德約科維奇的正面交鋒是最頻繁也是最激烈的男單對決,兩人交手60次,德約科維奇以31勝29負稍占上風。

鬥士精神超越輝煌戰績

然而,納達爾無與倫比的鬥士精神,超越了自己的輝煌成績——竭盡全力、永遠奔跑、永不言棄、每球必爭——這是他留給網球運動的最珍貴「遺產」。

納達爾的叔叔托尼曾說過:「比起職業網球手的身份,納達爾更像是一個受傷之人在打著網球。」在追求榮耀的征途中,傷病成為納達爾的榮耀象徵。據西班牙媒體統計,納達爾全身有22處新舊傷痕,遍布手腕、胳膊、肩膀、腰部、頸椎、大腿、膝蓋和腳趾等各個部位。

2005年罹患穆勒·魏斯綜合徵,2006年復出;2012年遭遇膝關節肌腱炎持續性復發,2013年重返賽場;穿越2015年與2016年的職業生涯低谷,2017年又斬獲兩座大滿貫獎盃;2021年全年受穆勒·魏斯綜合徵困擾,2022年又重返澳網和法網之巔,成就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復出賽季。只要有一絲可能,納達爾從未放棄過回歸的決心。納達爾所經歷的這一連串起伏,與他永不妥協地同傷痛作戰,比他贏得的22座大滿貫更能深刻描繪出其職業軌跡。

早在19歲初次大傷時,納達爾就被外界質疑是否還能繼續職業生涯。25歲時,他暗自期許能打到30歲。而當30歲來臨,他依然屹立在網球場上,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於是又將目標延伸至35歲。在歷經無數次的跌倒與爬起後,38歲的納達爾終於意識到,是時候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幾年非常艱難,尤其是過去兩年。我認為自己無法不受限制地參加比賽。這促使我做出了這個決定。」西班牙人如此說道。

如今,網球史上最偉大的鬥士,終於緩緩停下了征戰的步伐。11月19日至27日在西班牙舉行的戴維斯杯總決賽,是納達爾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舞,也將是他向全世界的公開告別。

作者:吳雨倫

文:本報記者/吳雨倫 圖:視覺中國 編輯:穀苗 責任編輯:沈雷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f9b79448ab3e8770a40e045d20b08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