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上班厭倦?厭食?工作效率低?出現這些狀況你要調理身體了!

2022-02-09     GiHOME

原標題:節後上班厭倦?厭食?工作效率低?出現這些狀況你要調理身體了!

春節過後,大家是不是已經正常復工了呢?剛回到工作崗位工作,是不是有一些小夥伴會感到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是噁心焦慮?你還在把這歸為剛開始上班的正常現象嗎?這其實被稱為「節後綜合徵」。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節後綜合徵是人們在大假之後出現的(特別是春節黃金周和國慶黃金周)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

節後綜合徵也叫富貴症。長假期間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睡眠規律、飲食規律一旦被打亂,便秘、長痘、油脂分泌過多很正常,而腹瀉在過節中更是常見。

節日心理失調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對一些平時在高度緊張狀態下工作的人而言,整整幾天不用上班,未必是件舒心的事,尤其是平時常要輪值夜班的基層民警、加班熬夜的領導或負責文字材料的"筆桿子",突然閒下來無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現失落、焦躁不安、抑鬱等不良情緒反應。

這種心理失調,其實也是一種提示信號,平日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並不利於身心健康,長此以往,很可能因工作緊張、壓力過大而引發各類身心疾病,甚至導致"職業倦怠"等不良心理反應。

節後抑鬱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與上述節日心理失調相對應的是節後抑鬱。有些人會因從節日的玩樂中突然回到平靜而出現失眠、胸悶、心中空空如也、失落、抑鬱等現象。通俗地說,這是因為人們不能"收心",無法學會自我調節以適應原有的平靜狀態。要預防這種現象,就要注意心理的平穩過渡,節後及時"找事干",避免突然"急剎車"。如果條件允許,採用想像放鬆法也可達到較好的調適效果。

主要症狀表現為睡眠紊亂、恐懼上班、神經性厭食和退潮憂鬱症等。

調整治療

1.補充睡眠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合理安排起居,讓自己的生活有規律,常言說"早睡早起身體好"還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老年人,肌體調節功能減退,節日期間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

2. 及時清理腸胃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過年吃得豐富,長假後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也不要吃得過於油膩,以免對腸胃造成更大的負擔。定時飲食,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稀飯、麵條湯、疙瘩湯、鹹菜等"清火"食品,還可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儘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得到休息。

3.調整自己的狀態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假期的最後一天在家好好休息,上班前夕不去參加聚會等容易讓人興奮的活動。可以給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上班後要儘早收心,加強自我調節。

4.睡前泡腳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侵刪

睡前用熱水洗腳,按摩腳心足趾對疏通經絡、調整臟腑、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有重要醫療效能,尤其是對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症均有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我是GiHOME,你身邊的健康管家,關注我獲取更多健康生活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0ec888eff4190fbdc191c72ee9c2b2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