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這六人主動放棄大將軍銜,但後來的成就卻很高

2022-04-04   球球房產

原標題:1955年,這六人主動放棄大將軍銜,但後來的成就卻很高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軍委為了使我國的軍隊發展得更加規範化、制度化,決定在全國上下實行軍銜制,這也是在經過毛主席等人的商討之下施行的。於是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中央軍委決定對為我國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將領頒發軍銜,當時中央軍委共向一千餘位將領授予軍銜。

其中10位將領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可是清楚歷史的都知道,為我國做出突出貢獻的絕不僅僅只有這十人。其中的原因就在於有些將領已經被調離了軍隊系統,所以無法用軍銜來衡量他的職位,在我國就有六位這樣的將領放棄軍銜,但是無論他們是在中央還是在地方工作成就都非常高。

第一位是譚震林,曾經跟隨毛主席南征北戰,後來因為國民黨對紅軍實行圍剿,紅軍隊伍不得不進行戰略性轉移。在紅軍長征期間譚震林擔任敵後戰場的總指揮,帶領著隊伍將國民黨部隊抵擋在紅軍隊伍之後,為我軍贏得了大量的轉移時間,除此之外在抗日戰爭期間譚震林帶領游擊隊伍對日軍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多次將日軍的掃蕩計劃扼殺在搖籃之中。

在解放戰爭時期譚震林成為三野的副政委,在他的指揮之下解放軍隊伍收復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到新中國成立之後譚震林又被任命為浙江省委書記,在職期間他將浙江省的農業、教育業、醫療進行了重新的整頓,為浙江省的安居樂業也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在1955年國家舉行授勳儀式時因為譚震林已經不在軍隊系統中,所以沒有在授勳名單之上。

第二位是李先念,在十七歲時就參加革命,曾經參加過家鄉的農民起義,雖然年幼但是李先念在當時的軍隊中也具有較高的威望。後來又來到延安的抗日大學學習,之後解放戰爭爆發李先念被派往前線作戰。

他高超的指揮能力使得當時部隊在他的帶領之下打了許多次勝仗,在抗戰勝利之後毛主席任命李先念為湖北省委書記,因為突出的政績又被任命為國務院總理,在1955年授勳儀式時按照李先念的功績,原本能授予大將軍銜,但是李先念卻主動放棄了授勳。

第三位是鄧子恢,鄧子恢在革命期間主要負責敵後戰場的後勤工作,戰爭期間鄧子恢為我國軍隊徵集了大量的糧草和資金,為我軍的後勤提供了強大的保障。在解放戰爭時期鄧子恢依舊負責後勤工作,為我國的國防事業提供了堅固的銅牆鐵壁,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鄧子恢被分配至農業部門工作,在1955年授勳儀式時因為已經不在軍隊系統而錯過授勳儀式。

第四位是張鼎丞,曾經在紅軍長征時期帶領著隊伍打了四年的游擊戰,在面對著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張鼎丞始終遵循著毛主席的游擊策略,對敵軍造成了巨大的創傷。後來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張鼎丞擔任福建省委書記,還曾經擔任過我國最高檢檢察長一職,因此也同樣錯過了授勳儀式。

第五位是滕代遠,曾經與彭德懷共同發起平江起義,在抗日戰爭期間曾經是左權將軍的部下,後來左權將軍因為戰爭不幸犧牲,於是滕代遠接替左權將軍的職位。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滕代遠出任新中國第一任鐵道部部長,他在任期間將中國的鐵路運轉效率發揮到極致,極大的帶動了我國境內的鐵路運送工作。

最後一位是程子華,曾經在黃埔軍校進修,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將領,在紅軍長征時期所有隊伍都從蘇區撤離出來,程子華則繼續留在蘇區開展革命工作。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程子華被任命為山西省委書記,因為出色的政績在人民代表大會上被選舉為商業部部長,在職期間他將中國的商業進行了合理的布局,極大的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結語:上面提到的六位將領都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參與到授勳儀式當中,但是按照他們的功績至少都能評上大將軍銜。雖然後來都脫離軍隊系統,但是之後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取得的很大的成就,他們都是新中國成立的功臣,將自己的一生中最輝煌最燦爛的時光奉獻給自己的國家。